在日常生活中,處處蘊藏著有趣的科學現(xiàn)象,而幼兒總是對這些現(xiàn)象充滿好奇,無論是一顆會飛的蒲公英種子,還是一朵晶瑩剔透的冰花,都會讓幼兒產生極大地好奇心,圍著老師問長問短。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奔热挥變簩@些現(xiàn)象感興趣,教師就要抓住契機,引領幼兒探索生活中的科學知識。根據(j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及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解讀,教師可以通過選擇生活中最常見的現(xiàn)象,透過身邊熟悉的、可以觀察的東西,吸引幼兒的探索興趣以達到科學教育的目標。
環(huán)境資源中萌發(fā)科學興趣
幼兒的成長離不開環(huán)境,環(huán)境對幼兒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古人就曾說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绻茉谟變簳r期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孩子終生受益。本學期,筆者接手的是大班,大班的幼兒已經有了一定的科學知識經驗,在我的班級布置中,筆者就精心挑選了一些與科學知識相關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在種植園地里,筆者選擇了黃豆種子,和孩子們一起種下種子,觀察種子幾天后發(fā)芽,幾天后長出小葉子,直到開出小花朵,結出小豆角,我們用畫畫的形式記錄了黃豆的生長過程。孩子每天都會爭著著去觀察黃豆的生長情況,哪天土干了,哪天有蟲子了都會來及時報告,這樣,孩子們不僅了解了黃豆的生長過程,無形中也讓孩子的責任意識得到培養(yǎng)。
社會資源中體驗科學樂趣
筆者所在幼兒園地理位置處于城區(qū)較繁華地段,周圍小區(qū)以及相應的配套設施齊全,醫(yī)院,市場、銀行一應俱全,這為我們孩子的學習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特別是我們的衣食住行中蘊含了許多科學秘密在里面,我們就會抓住這個有利條件,對幼兒進行科學引導。我們會利用晨間活動時間,讓幼兒觀察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看看車子的顏色,形狀,大小有什么不同,再一起來說說看這些車子各有什么用處,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長期積累下來,孩子們認識了很多車子,還把自己認識的車子介紹給爸爸媽媽聽。在“水果對對碰”的主題活動中,筆者帶領孩子們去參觀水果店,認識了各種當季的水果,買回水果和孩子們一起品嘗,制作有趣的水果拼盤,還去網上一起查找這些水果生長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營養(yǎng)價值。經過了這一系列的活動,使一些平時不愛吃水果的孩子也愛上了吃水果。只要做個生活的有心人,你會發(fā)現(xiàn)社區(qū)中有太多可利用資源,只要我們利好好這些資源,就能拓寬我們的課堂,引領孩子走近科學。
自然資源中盡情探索秘密
教育家陳鶴琴老師曾指出:“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大自然充滿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們的教科書?!贝笞匀恢杏泻芏喱F(xiàn)象是非常奇妙的,就像是一本帶著大大的問號的書,孩子們總愛問這問那,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記得今年春天的時候,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筆者帶著孩子們在園里散步。一個孩子突然叫起來:“有羽毛,有羽毛!”另一個孩子接上去:“在哪里有羽毛???”“在飛呢,我抓住了一根!”“我也抓住一根!”“我也抓住一根!”這時的孩子們沸騰起來。筆者仔細一看,原來是漫天的柳絮在飛呢,這時的筆者并不急于告訴孩子們答案,而是和孩子們開展了一場“羽毛從哪里來”的探索之旅。孩子們很興奮,給出了很多的猜測,最終在不斷地猜測與探索中,終于找到了這個正確的答案。這樣的例子在班級中經常發(fā)生。冬天結冰了,和孩子一起探索冰是如何形成的,夏天打雷了,和孩子們說說雷的形成和打雷時的安全注意點等等。就這樣帶著孩子們走進自然,親近自然,在大自然中去感受,去體驗,去領悟!
同伴資源中學習科學知識
幼兒每天接觸的除了父母和老師,還有很大一部分時間是和自己的同伴在一起。良好的同伴關系在兒童發(fā)展中具有獨特的價值意義,良好的同伴關系能夠讓幼兒和同伴學習不同的經驗體驗,促進幼兒自身能力的發(fā)展。有一陣子,班里悄悄流行起了帶手表,于是,筆者想正好借此機會給孩子們認識一下鐘表,可是就這樣講道理的話孩子們興趣不濃,怎樣激起孩子的學習欲望呢?筆者想到了一個繪本故事《國王的鐘表》,在故事里筆者和孩子們一起認識了各式各樣的鐘表,認識了哪個是時針,哪個是分針,知道了時間的寶貴,很多小朋友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了看時間,家長們也很配合這樣的一個活動,從家里收集了各種各樣的鐘表帶來,供孩子們觀察。我們在教室里布置了一個掛鐘,孩子們自己學會了看時間,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多傾聽孩子的對話,多關注孩子的生活,我們總會找到許多與孩子溝通的話題,引領孩子走進奇妙的科學世界。
結束語
近年來,幼兒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為了讓幼兒得到更全面發(fā)展,幼兒教師應轉變觀念,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徑,解決幼兒教育中遇到的問題,用尊重、滿懷期待的心理正確對待每一位幼兒,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空間去探索、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用寬容之心來對待幼兒“與眾不同”的言行,使幼兒科學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開發(fā)區(qū)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