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雅音樂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借鑒的,它們共同的目標是教書育人,要讓大學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將高雅音樂切實應用到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yè)能力,還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因此,本文通過對高雅音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現(xiàn)狀和作用的具體闡釋和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雅音樂
高雅音樂在大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熏陶作用,對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著非常關鍵的支撐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高雅音樂本身具有豐富細膩的情感,能夠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引入高雅音樂,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 高雅音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1 完善作用
將高雅音樂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能夠有效解決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還能夠改善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內容和方式等。想要全面實現(xiàn)為社會提供德智體美勞綜合發(fā)展的人才是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所謂德就是指人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養(yǎng),以及心理發(fā)展和個性化等,這是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標,而在高校中培養(yǎng)學生的德,主要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所以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培養(yǎng)人才過程中非常關鍵的部分。而高雅音樂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也只有實現(xiàn)兩者結合,才能提高大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和綜合素質。并且高雅音樂教學促進了高校學生思想品德素養(yǎng)的形成,優(yōu)良品質的高雅音樂,不僅能夠讓大學生享受到美好的音樂,還能夠幫助他們修身養(yǎng)性,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因此,將高雅音樂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能夠讓大學生在享受音樂的熏陶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自身的品德素養(yǎng)。最重要的是高雅音樂能夠感化人性,與大學生產生心理共鳴,在他們情緒低落的時候幫助他們調整心態(tài)。而且高雅音樂能夠將學生的情緒情感表達出來,從而排除不良情緒,保持健康發(fā)展的心理狀態(tài)。
1.2 增效作用
高雅音樂可以有序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過程枯燥乏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不高,這將嚴重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效果。而高雅音樂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和各式各樣的形式,因此,將高雅音樂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能夠豐富教育內容,將抽象的思想政治知識形象化、生動化、充分引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自身的品德素養(yǎng),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以此通過使用高雅音樂的教學形式提升思想政治教學的魅力。不僅如此,高雅音樂還能夠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層次。目前,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終停留在智育和德育階段,嚴重忽視了學生的綜合發(fā)展。而高雅音樂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能夠讓思想政治教育實現(xiàn)教學的最終目標。學生能夠在享受高雅音樂的同時,將自身的品德和精神覺悟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層次,同時心里承受能力也有所提升。高雅音樂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大學生從藝術角度去感受音樂魅力,鍛煉學生的鑒賞和審美等藝術素養(yǎng),最終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綜合素質。高雅音樂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和智育起著非常關鍵的促進作用。因為在學習高雅音樂的同時,能夠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感受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3 拓展作用
高雅音樂不只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還對實現(xiàn)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主要是因為高雅音樂通過寓教于樂和以情感人等優(yōu)勢,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起到了一定的拓展作用。首先高雅音樂拓寬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當前雖然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多種多樣,但是缺乏一定的生動性,太過抽象的知識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從而無法實現(xiàn)教學目標。而高雅音樂教育是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和高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高雅音樂采用的是形象生動的教育方式,在幫助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藝術修養(yǎng),有效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目標。而且,高雅音樂還具有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作用。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灌輸式的,在不斷地變化發(fā)展過程中,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伴隨著社會的變化發(fā)展,學生的需求開始多元化,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對教學方法進行適當地調整。而高雅音樂的形式多種多樣,具有豐富的感染力和影響力,能夠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從而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和綜合素質,實現(xiàn)個性化發(fā)展。
2 高雅音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現(xiàn)狀
近年來,我國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了專業(yè)的音樂藝術類課程,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他們具有較完善的審美意識,廣泛的知識面,良好的鑒賞能力,所以說高校的師生是接受高雅音樂的主要群體。但是,在我國很多高校中,狀況并非如此,高雅音樂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對此,教育部指出,在我國高校中每年都要舉行高雅藝術校園活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學生在高雅音樂的感染下,全面提升了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將高雅音樂置身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實現(xiàn)了高雅音樂和思想政治的融合。
現(xiàn)階段,我國許多高校的大學生對于西方的古典音樂和歌劇等高雅音樂的了解非常少,高雅音樂的傳播與通俗歌曲的傳播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我國很多高校對于高雅音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沒有明確的認識和深入的了解,但是面對流行發(fā)展的通俗音樂的沖擊,必須要清楚地意識到高雅音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起到的關鍵性作用。高校應該在給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上,將高雅音樂作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切實將其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使高雅音樂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能夠全面發(fā)揮出來。
3 高雅音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策略
3.1 增設高雅音樂課程,拓寬思想政治教育途徑
伴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進展,在高校開設高雅音樂課程的意義已經被廣泛認可,增設高雅音樂課程,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勢在必行。高校的高雅音樂教學科目的設置,既要涉及到音樂的知識和音樂能力,還要通過教育的普遍性,將教學內容簡化,多元化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品行。高雅音樂教學的主要特征是普遍,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夠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從而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喜好選擇合適的課程。音樂知識相對豐富的學生可以選擇深層次的音樂課程,而知識相對薄弱的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喜好選擇課程。在此基礎上,這些音樂科目要實現(xiàn)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相配合,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實踐過程是鞏固的過程,不僅能夠陶冶情操,還能夠享受音樂給自己帶來的快樂。高校高雅音樂課程設置,應該切實分為理論課和實踐課兩種不同的體系,以公共選修課為主,專業(yè)選修課為輔,遵循普及和提高相統(tǒng)一的原則。高雅音樂課程還可以分為公共選修和專業(yè)選修,其中公共選修的內容應該主要以音樂基礎知識和理論課為主,而專業(yè)選修課應以技藝課為主。高雅音樂課程改革的最終目標,主要就是讓高校的音樂系列課程為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提供有利的幫助。
3.2 深化高雅音樂內容,擴展思想政治教育內涵
教學目標直接表現(xiàn)在教學課程設置上,目前,我國很多高校仍然對高雅音樂沒有一個全面、明確的認識,因此高校高雅音樂在內容上主要還是圍繞音樂來設定的。這樣使得高雅音樂的內容太過狹窄,難以滿足學生的精神需求和審美要求。而且,在應試教育的嚴重影響下,高校高雅音樂的內容設置,一直停留在音樂技能的教學上。許多高校通過專業(yè)的音樂技能對學生進行高雅音樂教育,導致音樂內容太過專業(yè)化,學生很難學習和掌握,導致學生對其產生了畏懼感。所以說,如果高雅音樂太過專業(yè)性,那么音樂內容就會變得很狹窄,與高雅音樂的普遍性教育的目的出現(xiàn)不良的錯位現(xiàn)象。尤其是,現(xiàn)階段各高校的高雅音樂在課程內容設置上,大多傾向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音樂內容枯燥乏味,并且也沒有將熱愛祖國的意識、人格培養(yǎng)等內容涉獵進去,從而使得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只能鑒別音樂作品的表面形式,而無法深入體會音樂的深刻內涵。這就要求高校在確定高雅音樂的內容課程上,要塑造學生高尚的人格,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滲透到高雅音樂中去。除此之外,還需要不間斷的完善教學理念和教育思維,完善教育內容。從而讓學生學會基礎知識和能力,同時養(yǎng)成學生熱愛國家的習慣。與此同時,高校還應該全面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借助高雅音樂的感染力,讓學生得以全面的提升。所以,將高雅音樂的內容逐漸深化,并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中,這樣不僅能夠提高高雅音樂的層次,還能夠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
3.3 明確高雅音樂地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音樂與教育之間始終是相輔相生、密切相聯(lián)的。高雅音樂是促進人類全面發(fā)展的關鍵要素,它能夠引導學生的思想朝著積極正面的方向發(fā)展。高雅音樂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還具備一定的內在獨特功效。音樂通過自身的內在感染力,以及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漸漸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質,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最終形成超越的審美意識。可以說,高雅音樂獨特的教學功效是很多教育手段都無法代替的。因此,為了讓大學生能夠全面接觸高雅音樂文化,同時提升文化音樂涵養(yǎng),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思想意識,讓學生的情操得以熏陶,個性得以發(fā)展,高校必須增設高雅音樂教程,實現(xiàn)高雅音樂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而且只有明確了高雅音樂的地位,形成高雅音樂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據重要組成部分的意識,才能自覺地將高雅音樂放在重要的位置。而且高效的實施高雅音樂,使高雅音樂實現(xiàn)其實際作用,必須切實將高雅音樂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并且,學校必須要堅持將思想政治教育寓于高雅音樂中,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營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學校還要不斷擴大高雅音樂范圍,讓更多的學生受到高雅音樂的熏陶,使學生在高雅音樂的正面影響和積極引導下,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的。
3.4 創(chuàng)新高雅音樂形式,豐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高雅音樂是生動活潑,寓教于樂的,傳統(tǒng)的高雅音樂形式主要是以灌輸知識為主,課外文化活動為輔,缺乏趣味性。高雅音樂課程雖然很重要,但是過于枯燥乏味的教學形式,根本不能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而且,傳統(tǒng)高雅音樂課外文化活動的形式太過陳舊,無法滿足學生和時代的需求,從而不能沒有真正意義上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難以與學生產生心理共鳴,還會導致學生產生抵觸和厭煩的情緒,進而消除學生對高雅音樂的興趣。所以,想要使高雅音樂實現(xiàn)教學目標,必須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做到寓教予樂。高雅音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思想政治教育要體現(xiàn)出時代性和創(chuàng)造性,就要采取多元化的形式和生動活潑的方式方法。因此,高雅音樂形式的創(chuàng)新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創(chuàng)新。除此之外,高校還可以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舉辦一些音樂節(jié)和校園歌手大賽等活動,將思想政治教育放置在有意義的活動中,才能使學生開闊視野,才能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審美能力,實現(xiàn)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4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組織高雅音樂的教學,能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讓大學生接受更完善的思想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實現(xiàn)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所以高校必須積極實現(xiàn)高雅音樂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應用,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知識的積極性和興趣,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袁美清,何小強.淺談音樂教育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大眾文藝,2011(23).
[2]楊晶.對當代大學生加強高雅音樂教育的必要性思考[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08).
[3]王婷.音樂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探析[J].濰坊學院學報,2011(03).
[4]吳國玲.在高校積極倡導高雅音樂[J].大家,2010(10).
[5]李嬋.淺談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南方論刊,2010(S1).
作者簡介
曾聯(lián)平(1972-),女,湖南省邵陽市人。碩士學位?,F(xiàn)為湖南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美育教研室教師、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大學生公共藝術、音樂教育。
作者單位
湖南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湖南省長沙市 4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