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宣陽驛在建國之前地處修武、獲嘉、武陟三縣交界,一村三縣。她是今獲嘉境內(nèi)第一個獲嘉縣城。從漢武帝獲呂嘉首命名獲嘉于新鄉(xiāng)縣新中鄉(xiāng)(張固城后),遷入輝縣共城又遷回宣陽驛作為縣治,存續(xù)數(shù)年后,最后才遷入今縣城。宣陽驛地處位置特殊,在歷史上屬國道,是扼要之地。屬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經(jīng)濟繁華,直至清代,仍是一個大鎮(zhèn),傳統(tǒng)集會吸引了方圓幾十里的商家云集此地。她是一個有歷史根底,有文化積淀的重地。
【關(guān)鍵詞】獲嘉;古村落;宣陽驛
獲嘉縣地處中原,北依太行,南鄰黃河。歷史文化遺存的完整性、全面性和獨特性是獲嘉歷史文化資源的特色。在眾多的文化遺存中,最不可缺少和替代的一個名字,那就是極具神秘感的古村落,獲嘉宣陽驛。
宣陽驛是獲嘉縣轄區(qū)內(nèi)的一個自然村,但在1949年建國以前,它卻屬于修武縣。如果再往前推到晉代以前,這里還是修武縣縣治所在。宣陽驛這個地方,我總覺得它很神秘,也很神奇。在它的周圍,有很多古冢,而且其本身就是一座太過悠久的古城,悠久得讓人覺得歷史是如此之輕,它就在你的身邊;而歷史又是如此之重,幾乎不知從何說起。
宣陽驛東西大街路北有座觀音堂。觀音堂面積不大,如村子里的普通農(nóng)家小院??赡闱f別小看這座小小的寺院,它創(chuàng)建于北魏神?元年(428年),比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的少林寺還要早67年,這在中原地區(qū)任何一個地方,都能稱得上古寺了。這里還有一位道光二十四年修武知縣馮繼照立的古修武城碑,上刻“秦漢間大修武城故址”,并有碑序云:
漢高帝封都尉魏遫為寧侯,駐守大修武城。時高帝命魏豹掛帥,與項羽大戰(zhàn)于滎陽,兵敗,而紀(jì)信用金蟬脫殼計救高帝出城皋,渡河奔大修武城,并宿在此城外東五里小修武城,筑將臺,再聘韓信,封為三齊王,帥兵南渡,用車戰(zhàn),韓信勝楚,直逼霸王中十面埋伏,烏江自刎而死。
其實,宣陽驛的歷史傳說還應(yīng)該更古老。因為它是秦漢古修武城,那么其上接的周代修武城,也就在此,周代修武城由商代寧邑而來。商王在這里修筑城邑,自有原因:古寧一帶是商王朝的西大門,在此筑城具有關(guān)隘和邊塞城堡作用,有這關(guān)防和軍事戌守之功能;三千多年前,這里氣候溫和濕潤,草木豐茂,沼澤遍地,各種飛禽走獸出沒期間,商王到此處狩獵,一為娛樂,二為向西北諸方炫耀,寧邑可提供商王狩獵之余休息場所。可是誰都不會想到,到了紂王時期,這里竟然會成為武王滅商大軍集結(jié)、修整的地方。《韓詩外傳》記載;武王伐紂至于刑邱,楯折為三,天雨三日不休。武王心懼,召太公而問曰:“意者,紂未可罰乎?”太公對曰;“不然,楯折為三,軍當(dāng)可分為三也。天雨三日不休,欲灑吾兵也。”武王曰:“然。何若也?”太公曰:“愛其人及其屋上烏。惡其人者,憎其骨。余咸劉厥敵,靡使有余?!蔽渫踉唬骸坝趹?!天下未定也?!敝芄叾M(jìn)曰:“不然。使各度其宅,而佃其田,無獲舊新。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蔽渫踉唬骸坝趹?!天下已定矣?!蹦诵尬淅毡趯?,更名刑邱曰懷,寧曰修武。
宣陽驛,即古修武城,也即寧邑,在武王伐紂滅商戰(zhàn)爭中,是一個重要關(guān)鍵的地方,武王在這里堅定了伐紂的決心,并對軍隊進(jìn)行休整,休整的內(nèi)容就是“修武勒兵”,“修武”就是操練士兵,排兵布陣,“勒兵”就是修理兵器,并因此而誕生了一個新的地名“修武”。同屬古寧地,在今天宣陽驛的東北三十里的獲嘉縣城城東的同盟山,是武王與各路諸侯及數(shù)萬將士捧土為山,在此會盟,武王在此“左杖黃鉞,右秉白旄”,舉行了震動天下的《牧誓》大典。即對商決戰(zhàn)的戰(zhàn)前總動員,并由此出發(fā),在牧野與商軍開戰(zhàn),一舉滅商。同盟山上建有武王廟,據(jù)說這是目前國內(nèi),規(guī)模及保存最完整有關(guān)紀(jì)念武王的古代建筑群。武王廟內(nèi)現(xiàn)存建筑,時代以明清居多。這段歷史是如此被后人所津津樂道,直到三千多年后的今天,“修武”這個地名一直被 延續(xù)使用下來。
如今,讓人們難以忘記的,具有神奇?zhèn)髡f的,武王伐紂牧誓地—同盟山早已歸入隋初劃修武東部而設(shè)的獲嘉縣境內(nèi)。宣陽驛在建國前雖然一直屬于修武縣,但它早在北齊時東、西修武及山陽三縣合為修武一縣時,即已不在處于縣域政治的中心。后晉石敬瑭時,又廢城改為驛鎮(zhèn),從此有宣陽驛之名。直到清明,這里始終是洛陽通往北京的車馬大道上的一所重要驛站,這也再次證明了武王伐紂所走路線,正是由此而過。但是,1949年的一次區(qū)劃變革中,宣陽驛被劃入了獲嘉縣。至此,修武縣失去了與修武得名有關(guān)的最關(guān)鍵的一塊地方,失去了最璀璨的一段歷史:商周要塞,武王伐紂,漢高祖智奪韓信兵權(quán),等等。我甚至?xí)耄瑳]有了宣陽驛,修武的歷史是不是還完整?修武縣這個地名還有沒有存在的依據(jù)?
論宣陽驛村歷史悠久,僅憑少量文獻(xiàn)資料中的只言片語,無法復(fù)原活生生的歷史。讓當(dāng)今世人心服口服、極具說服力的是至今遺留下來的許多歷史文化遺存。如:韓文公祠、韓氏老宅(清乾隆三十年)、趙氏宗祠、賈氏祠堂遺址等古老建筑。在當(dāng)今豫北地區(qū)村莊內(nèi)擁有古代大規(guī)模墓冢的可謂是少之又少,在宣陽驛村,村東北角有妲己冢、紂王劈妾冢。兩冢相連,至今規(guī)模頗大。村西有呂尚冢、青王冢、雙冢及大小墓冢十多座。盡管經(jīng)過漫長歷史的削切,其規(guī)模仍十分可觀。其中在村西南地,由于當(dāng)時此地建造許多的磚窯廠,人們在取土過程中被破壞的墓葬發(fā)現(xiàn)有規(guī)模較大的兩扇石門,其橫梁有早期圖騰樣蛇形龍。其墓葬可見之古老。
綜合上述所,盡管歷史漫長變化繁雜,通過鑒別足以說明宣陽驛是一個歷史文化積淀豐富,并且具有神秘和傳奇的古老地方。
參考文獻(xiàn)
[1] 王艷麗,張紹成.獲嘉縣五處治所考辨[J].中州古今, 2003(01).
作者簡介:馬永富(1966- ),男,獲嘉縣文物保護管理所所長;于新有(1972- ),男,獲嘉縣文物保護管理所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