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差異,合理分層
心理學的研究結果表明: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存在差異的,尤其是在物理學習能力方面,其存在的差異更大。因此,為了確保分層教學不流于形式,切實實現(xiàn)全面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物理學習成績,我們首先要全面的了解學生,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對學生的分層,我們不能僅僅的限于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包括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掌握基礎知識的程度,學習的態(tài)度等等,進行綜合考慮后,將學生分為A、B、C三個不同的層次。A——優(yōu)等生,B——中等生,C——學習困難生。
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次之前,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分層次的目的,不要讓學生對分層教學產(chǎn)生消極的情緒。當然了,我們對學生的分層不是固定不變的,要定期對學生進行考核,根據(jù)考核的成績,重新劃分層次。這樣也可以形成一種競爭機制,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動力。
二、高中物理的教學目標分層
在高中物理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制定教學目標,使得教學目標的層次與學生層次一一對應,讓每一層次的學生都能夠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并在此過程中樹立學習自信心,體驗物理學習的樂趣,感受到進步與提高.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同一知識點會產(chǎn)生不同的反應,學習好的學生會覺得簡單,而學習差的學生則會覺得很難,所以,教學目標要充分考慮學生各方面的差異,各個目標之間設計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學生逐步逐層地掌握相關物理知識,實現(xiàn)不同層次學生的全部進步.
例如,進行“電場”教學時,為A、B、C三層學生設計相應等級的教學目標,1.全面掌握和理解各物理量和公式的含義;2.掌握各公式的聯(lián)系和綜合應用;3.掌握力學規(guī)律與電學中的應用,能分析清楚物理情景.A層學生的目標是只需全面掌握第一個基礎目標即可;B層次的學生則要在掌握第一個基礎目標的同時,完成第二個目標;而A層次的學生就要完成全部三大目標,特別是第三個拓展性目標.如此一來,不同層次的學生有具體明確的學習目標,他們能夠在順利完成相應目標的過程中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
三、高中物理的教學過程分層
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基礎教學為主,而面向各個層次學生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則以拔高練習為主,推動學生的整體提高,對于C層次的學生而言,他們的物理學習水平較低,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因此需要教師的重點關照和指導.B層次的學生有著較好的學習習慣和較高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只需為他們設計相應的教學目標,引導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即可.而A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很強,只需在完成基礎性學習之后,引導他們進行探究式合作學習,讓他們能夠在互幫互助中實現(xiàn)共同成長與進步.在分層教學中,教師對A層次的學生要設計更高的學習要求,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推動他們向更高水平邁進。
四、高中物理的課后檢測分層
高中物理分層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課后檢測分層的重要性,在課后作業(yè)的設計上,要將作業(yè)分為兩部分,包括基礎部分和拓展部分.基礎部分是針對全體學生的必做題,拓展部分則是針對不同層次學生,對應同一知識點根據(jù)不同要求,設計難度不同。
例如,進行“電場”教學時,我針對不同層次學生制定了針對性較強的課后檢測:
對于C層次的學生:
(一)填空題
1.自然界中存在 電荷,正電荷和負電荷,同種電荷相互,異種電荷相互。
電荷的多少叫做,單位是庫侖,符號是C。所有帶電體的帶電量都是電荷量e= 的整數(shù)倍,電荷量e稱為。
2.點電荷是一種 模型,當帶電體本身 和 對研究的問題影響不大時,可以將帶電體視為點電荷。真正的點電荷是不存在的,這個特點類似于力學中質點的概念。
(二)選擇題
1.真空中有兩個相同的金屬小球A和B,相距為r,帶電量分別是q和2q,但帶何種電荷未知,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為F,有一個跟A、B相同的不帶電的金屬球C,當C跟A、B依次各接觸一次后移開,再將A、B間距離變?yōu)?r,那么A、B間的作用力大小可能是( )
A.5F/64 B.5F/32
C.3F/64 D.3F/16
2.有關電場強度的理解,下述正確的是( )
A.由E=可知,電場強度E跟放入的電荷q所受的電場力成正比
B.當電場中存在試探電荷時,電荷周圍才出現(xiàn)電場這種特殊的物質,才存在電場強度
C.由E=Kq/r2可知,在離點電荷很近,r接近于零,電場強度達無窮大
D.電場強度是反映電場本身特性的物理量,與是否存在試探電荷無關
對于B層次的學生:
(一)填空題
1.一半徑為R的絕緣球殼上均勻地帶有電荷量為Q的正電荷,另一電荷量為q的帶正電的點電荷放在球心O上,由于對稱性,點電荷的受力為零,現(xiàn)在球殼上挖去半徑為r 的小圓孔,則此時置于球心的點電荷所受力的大小為(已知靜電力常量為k),方向
(二)選擇題
1.如圖1所示,絕緣的細線上端固定,下端懸掛一個輕質小球a,a的表面鍍有鋁膜,在a的近旁有一絕緣金屬球b,開始時,a、b都不帶電,如圖所示,現(xiàn)使b帶電則( )
A.a、b間不發(fā)生相互作用
B.b將吸引a,吸住后不放開
C.b立即把a排斥開
D.b先吸引a,接觸后又把a排斥開
2.在x軸上有兩個點電荷,一個帶正電Q1,另一個帶負電-Q2,且Q1=2Q2,用E1和E2分別表示兩個點電荷所產(chǎn)生的場強大小,則在x軸上( )
A.E1=E2之點只有一個,該處的合場強為零
B.E1=E2之點共有兩處,一處合場強為零,另一處合場強為2E2
C.E1=E2之點共有三處,其中兩處合場強為零,另一處合場強為2E2
D.E1=E2之點共有三處,其中一處合場強為零,另兩處合場強為2E2
對于A層次的學生:
(一)選擇題
1.如圖2所示為電場中的一根電場線,在該電場線上有a、b兩點,用Ea、Eb分別表示兩處場強的大小,則( )
A.a、b兩點的場強方向相同
B.因為電場線由a指向b,所以Eagt;Eb
C.因為電場線是直線,所以Ea=Eb
D.因為不知道a、b附近的電場線分布情況,所以不能確定Ea、Eb的大小關系
(二)計算題
1.如圖3所示,初速度為υ的帶電粒子,從A點射入電場,沿虛線運動到B點,判斷:
(1)粒子帶什么電?(2)粒子加速度如何變化?(3)畫出A、B兩點的加速度方向。
這樣,針對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課后練習,在強化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也能不斷的培養(yǎng)并提高他們學習物理的能力。此外,在高中物理分層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從以下兩方面入手,確保分層教學實施的高質量.一方面,教師要靈活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學生進行優(yōu)勢互補,互相學習,互相提高,讓學生在和諧民主、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提高與進步.另一方面,教師一定要將分層教學理念貫徹于教學始末,精心設計教學,科學組織課堂,一定要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實際,為他們創(chuàng)造較大的提升空間.只有做好上述兩方面,才能確保高中物理分層教學的高效性,才能充分發(fā)揮分層教學應有的課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