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人的各項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各項素質中,人的品質是關鍵。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必須把德育放在首位,也必須將德育滲透到各學科教育中去。體育也不例外。體育教學不應僅僅是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更應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品質和社會適應能力,從而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體育教學中思想教育有其獨特的特點。
一、思想教育的特點
1、思想教育的實踐性
體育教學中的思想教育有別于其他學科的最大不同,是學生在實踐中得到培養(yǎng)的。體育教學過程是不斷活動的過程,學生始終在進行各項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失敗的苦楚、成功的喜悅、學習的艱辛。所以,體育教學中的思想教育貫穿于活動之中,學生的思想品質培養(yǎng)是在活動之中進行實施,體現(xiàn)體育教學的實踐性特點。
2、思想教育的多樣性
體育教學內容豐富,并且不同內容蘊涵的德育內涵也有所不同。如民體教材著重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田徑項目著重培養(yǎng)不怕困難、不怕艱苦、勇攀高峰的精神;游戲類教材著重培養(yǎng)互幫互助的團隊精神、增強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等等。體育教材的德育內涵豐富,體現(xiàn)了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的多樣性。
3、思想教育的靈活性
在體育教育過程中,根據(jù)不同的情況,思想教育的培養(yǎng)側重也有所不同。如跳短繩的教材主要培養(yǎng)學生不怕苦、刻苦學習的精神,在分組練習中,可以讓學得好的同學去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這培養(yǎng)了互幫互助的團隊精神;球類項目既培養(yǎng)學生集體主義精神,也培養(yǎng)學生不怕困難的刻苦學習精神。根據(jù)實際情況培養(yǎng)的側重點不同,體現(xiàn)了體育教學中思想教育的靈活性。
4、思想教育的及時性
體育教學過程是一個始終活動的過程,過程中,學生的堅忍不拔或害怕困難、富有團隊精神或只顧自己等品質特性都能立刻展現(xiàn)出來,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針對不足之處的加強教育,體現(xiàn)了體育教學中思想教育的及時性。
品德的形成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感悟和行動。制定了恰當?shù)慕虒W目標,還應以有效實現(xiàn)目標為依歸,為學生生活需要服務。品德課教學注重學生生活中的行為指導,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和學習,實現(xiàn)主動探究和解決問題。如此,學生才有更豐富美好的生活,不斷實現(xiàn)道德的自主建構。
因為聯(lián)系了生活,激發(fā)了學生對傳媒的興趣,在交流中發(fā)現(xiàn)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傳媒。像這樣為學生量身特制的教學設計,學生主動愉悅地參與,促進學生生活實踐,并從中受益。生活是品德課教學的出發(fā)點,也是最終歸宿。只有我們走進課堂前,了解學生的真實生活,想想孩子最需要什么;設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并圍繞目標,依托學情開展教學,堅持從生活需要入手,服務于生活,才能真正讓道德教育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引領兒童成長。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實施思想教育的策略
1、采取正確的教學方法,是實現(xiàn)思想教育成功的前提
小學生年齡較小,在良好品質、判斷能力等方面還不成熟,教師應采取合理的方式、得體的方法及高超的技巧進行教學。一味命令式的教學,可能產生暫時的短期效果,但成效不會很大,也缺乏穩(wěn)定性與長期性,長此以往也必定影響師生關系,導致學生在以后教育過程中產生抵觸情緒。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思想教育的成效與采取的方式方法是否科學、載體選擇是否合理有著密切關系。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采取豐富的教學手段,滲透思想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可以結合教材的德育內涵和學生的特點,創(chuàng)設一定的主題或情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好的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根據(jù)教材的德育內涵和學生的特點創(chuàng)設主題或情景,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更是有個性的個體,需要平等與尊重,堅持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是搞好教學的保證。教師要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每個學生接受思想教育的方式都有所不同,有的學生喜歡表揚,有的學生比較內向,有的學生喜歡展現(xiàn)自我,教師只有根據(jù)課的實際情況和每個學生的特點適時、適度的進行思想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所以,教師要以情動人,以理服人,這是幫助學生成功進步的基礎,也是把握學生情緒重點,更是實現(xiàn)思想教育目的的前提。
2、選擇合適的教育時機,是滲透思想教育成敗的根本
體育教學具有實踐性、多樣性、靈活性和及時性等特點,是德育教育的有利因素。但教師必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尋找最佳的德育滲透時機,才是滲透思想教育成敗的根本。因此教師必須根據(jù)教材的內容特點,掌握教材與教學過程中蘊含的德育內涵,選擇最佳的德育滲透時機來實施教學。
教師要熟悉每項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內涵。在體育教學眾多內容中,其體現(xiàn)的德育內涵也有所不同。如長跑項目主要培養(yǎng)學生不怕苦、不怕困難的精神;隊列練習中要求動作一致、整齊,主要培養(yǎng)學生集體主義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短跑和跳躍項目主要培養(yǎng)學生勇于克服困難,不斷超越自我和勇攀高峰的精神。所以教師要了解不同教學內容所蘊含的德育內涵,才能使思想教育有的放矢的滲透在教學中。
3、把握準確的教學重點,是提高思想教育質量的關鍵
體育教學中內容眾多,每一內容思想教育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同時教學中進行思想教育還受到環(huán)境、教學氣氛等因素的制約,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使思想教育條框化、簡單化,把握準確的教學重點,是提高體育教學中思想教育質量的關鍵。
教師要在教學準備和教學過程中,時刻注意和把握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德育內涵和每一個學生特點的不同,在教學中根據(jù)內容和學生特點因材施教。所以,教師應該熟悉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把握準確的教學重點教育好學生,決不能不能照抄照搬、想當然和情緒化地實施教學。
4、營造寬廣的德育環(huán)境,是穩(wěn)固思想教育成效的基礎
思想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社會,讓每一個人為社會貢獻出最大的力量。但是學生不是僅僅生活在學校這一真空的環(huán)境,教學時間以外的空間對學生的所產生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思想教育要將學校與家庭和社會相結合,著力實現(xiàn)濃厚的德育氛圍,營造寬廣的德育環(huán)境,才能穩(wěn)固思想教育的成效。
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各種形式的體驗有了正確的道德認識和豐富的道德情感,還需要各種活動加以鞏固深化,使之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為真理只有在實踐中體現(xiàn)其價值和科學性。品德與生活教學必須向生活開放,向現(xiàn)實開放,向社會開放,讓學生到社會實踐中去實踐品德與生活課上的道德認識。實踐證明,體驗式教學的運用,使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之間的這扇門終于被開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