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筆者接手了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山東省濰坊高新雙語學校。九年來,筆者一直堅持把這所學校建設成師生生命成長的精神家園的教育信念,讓生活在其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得到健康快樂的成長,最大限度的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為此,九年來學校堅持打造了一種文化,并圍繞文化打造了三支隊伍。
一種文化是學樂文化:學樂二字看上去簡單,卻代表著雙語人鍥而不舍的精神追求。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就是這個概念。樂,是一種積極樂觀、豁達快樂,而人最大的快樂是人生價值實現(xiàn)的快樂。因此學校就把引領每一個雙語人過一種學樂人生作為了學校的精神追求。
打造一支素質精良的教師隊伍
古人很早就有“教學相長”的論述,這說明老師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最大的受益是自身持續(xù)不斷的學習與成長。因此,結合時代發(fā)展對教師的新要求,學校認為教師角色應該由春蠶、蠟燭、人梯轉變?yōu)閷W習者、研究者、合作者、影響者。
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終生學習的實踐者,樂學才能善教。當老師由一個教育者重新變成一個學習者時,廣博的學習經(jīng)歷就能大大提高老師們的綜合素養(yǎng),激發(fā)老師自主學習的強烈意愿,幫助老師形成一種強大的學習力。
老師應該是一個研究者。研究教育,享受教育的這一理念,學校努力讓每一個課堂都是實驗室,讓每一名老師都是研究員。在這樣一種狀態(tài)下,老師也就自然而然地用研究的態(tài)度對待每天的每一項工作。
教師還應該是一個合作者。教育過程是一個與人合作的過程。教師與家長的合作,架起的是家校之間溝通的橋梁,教師與教師的合作,使得項目研究、跨界學習、協(xié)同研究等有了強力保障,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也應該是合作的關系,師生共同完成未知領域的探索。
教師還是一個影響者的角色。親其師,信其道,就是例證,教師對孩子的影響不僅在當下,還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為了助力教師四大角色的華麗轉身,學校實施了15234教師成長工程。“1”,就是一個規(guī)劃,要求老師要認真規(guī)劃自己的職業(yè)生涯,做有理想,有信念的教育人?!?”,即取得五張通行證。學校顛覆了傳統(tǒng)培訓的模式,采取了通識培訓的方法,讓老師們像學生一般,從零開始系統(tǒng)地學器樂、學書法、學茶藝、學健體、學攝影,實現(xiàn)教師學習者角色的轉變?!?”擦亮專有課程、領域專家兩張名片,實現(xiàn)教師研究者角色的轉變?!?”搭建三個臺子,助力教師不同緯度、全方位、全領域的發(fā)展?!?”即以學習力、研究力、合作力、影響力四力為指標的層級評價,設立了合格教師、骨干教師、雙語名師、教育家型教師四個層級,引導老師關注自身成長,終生學習、主動發(fā)展。
家校共育,打造學校教育同盟軍
為了引領家長很好地實施好自己的職責,學校要求家長的角色也要進行轉變,由旁觀者,變?yōu)閰⑴c者;由監(jiān)督員,變?yōu)楹献髡?。并提出家校合作的理念為:同一顆心,另一只手。學校和家庭兩只手,分工不同,但任何一只手都不能缺失。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為引導家長不缺席孩子的成長,學校實施了五共工程,即親子共讀書、共運動、共游戲、共游藝、共游歷。五共工程,不僅密切了親子關系,而且在活動中家長很好地發(fā)揮了教育的職責。
家長是孩子的終生教師。為了讓家長勝任好家長教師這一角色,學校開辦家長學校,給家長開設培訓課程,定期征集家庭教育方面的問題,采取辯論會、論壇、專家講座等方式,全力幫助家長提升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水平,形成優(yōu)質家庭教育,實現(xiàn)與優(yōu)質學校教育的齊頭并進。
為引領家長不置身學校教育之外,學校把家長請進來,成為學校的合作者,參與到學校管理中,成為學校教育的有力補充,甚至填補學校教育的空白。
學校積極開發(fā)家長資源,彌補學校教育資源的不足,把家長變成學校教育同盟軍。
培養(yǎng)個性突出的綜合型學生
學校采取了“兩個還給”的戰(zhàn)略,第一個就是把課堂還給孩子,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學校構建了“自主預習、明確目標、小組互助、分享展示、達標檢測、拓展延伸”六環(huán)節(jié)學樂課堂,讓孩子成了學習的主人。
第二個“還給”就是把熱氣騰騰的生活還給孩子。學校秉承“全天生活皆教育”的辦學理念,將教育與生活融為一體,細化在時時刻刻、點點滴滴的生活之中。學校首先是借助家長資源,共同開發(fā)出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課程,讓孩子們置身于大自然,融于社會大教育環(huán)境之中,充分獲得天然知識養(yǎng)分,為他們盡快由一個自然人向社會人過渡奠定了堅實基礎。
其次回歸到校園,學校為孩子們提供了一種豐富多彩、有滋有味的校園生活,孩子們在校的八個月,學校設立了八大節(jié)日,每個都有6-8個活動版塊,近七十個活動,讓他們天天生活在節(jié)日氛圍里。同時為了孩子愛好特長的發(fā)展,學校構建起“生活教育課程、一標多本課程、特色教育課程、民族文化課程、國際文化課程”五大課程版塊,開設了80多門社團課程,讓每個孩子都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和適合的課程,為孩子全面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九年求索,九年發(fā)展,在學校的發(fā)展歷程中,老師、家長、孩子身上都深深地烙印著“成長”“快樂”二字??梢哉f,如今身處高新雙語的每一個人都實現(xiàn)了心靈的成長、能力的提升,最終走上了一條學樂人生的幸福之路。
(作者單位:山東省濰坊高新雙語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