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深入推進,“高效課堂”已成為當前課改關注的焦點。初中思想品德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課堂教學效率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課堂是教師展示自我的最佳舞臺,也是育人的核心陣地,教師要根據(jù)自己教學的實際情況,打造一個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高質(zhì)量的思想品德課堂。那么,如何建設高效的初中思想品德課堂呢?試從以下幾點探究,以求提高其高效性。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課堂;建設;認識
所謂高效課堂,簡單說就是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nèi),教師通過對學生學習活動的有效組織,使師生得到最大化的發(fā)展?!案咝А辈粌H是教師高效的點撥、引導,也指學生高效的發(fā)展,亦指師生在共同參與的學習活動中,參與者的知識、技能、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最大化地提高。
隨著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深入推進,高效課堂已成為當前課改關注的焦點。初中思想品德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課堂教學效率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因此,如何促使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走向高效,對思想品德課執(zhí)教老師來說既是一種挑戰(zhàn),又是一種追求。下面,談談我對構建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課堂的幾點認識。
一、精于學習,讓學習成為構建高效課堂的有效保障
高素質(zhì)的教師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保障,學習是教師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的唯一途徑。《學記》里說:“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薄读x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對課程目標的描述是:引領學生了解社會、參與公共生活、熱愛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基本的善惡、是非觀念,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做對社會、國家、世界有見識和負責任的合格公民。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前提是教師必須具有精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廣博的學科知識,而且對經(jīng)濟、政治、文化、歷史、法律、倫理、社會、生態(tài)文明等相關學科知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方能賦予知識新的生命,杜絕生搬硬套、照本宣科,避免空洞的講解,更好地駕馭課堂、服務學生,完成教書與育人的統(tǒng)一。除此之外,教師精準的課程把握能力、靈活的課堂管理能力、機智的課堂掌控能力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必要條件。高效課堂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實踐感知,這往往會突破課前的預設,生成一些新的問題,這些情況考驗著老師的教育智慧和教學能力,我們只有通過學習新理念、新方法、新知識來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不斷歷練自己的教學內(nèi)功,才能使自己的教學游刃有余,靈活自如。
二、精細備課,讓精細備課成為構建高效課堂的一種常態(tài)
備課是上課的前提,精細備課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礎。精細備課,一是要備知識,在備課前要通讀教材、吃透教材,明確教材設計意圖,把教材內(nèi)容和課標要求相結合,明確每節(jié)課的知識點、知識塊在整個單元、整冊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每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關鍵點都做到心中有數(shù)。結合教學實際,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整合,有些內(nèi)容還要進行深加工,在思想品德課程資源多元化的情況下,還可以將相關的課外材料引入課堂,使現(xiàn)有的課內(nèi)知識與課外材料相互補充,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課堂更加有血有肉、形象生動。二是要備教法,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內(nèi)容確定下來,用怎樣的方法傳授給學生才能保證教學效果的高效,這是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學生群體的不同,確定相應的教學方法。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法的選擇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選定教法時可以根據(jù)教學目標、學生特征、知識特點、時間標準等來選擇。無論哪種教法,都要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切入點,以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為歸宿點,讓學生身心愉悅地去學習,一節(jié)課不能只采用一種方法,而要多法并舉,促進學生最大限度地提高。三要備學生,《學記》中說:“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或失則寡。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心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睂W生是課堂的主體,是備課過程中必須關注的因素。學生的情感世界、思想狀態(tài)、知識水平、能力基礎、學習態(tài)度等都是備課的原點,它決定著教師的教學期許、內(nèi)容的整合、教法的選擇、課堂推進的方式、學習效果的評價,脫離學生實際的備課是紙上談兵,空中樓閣,起不到備課的作用。
三、精心組織教學,讓學生的深度參與成為高效課堂的一道風景
課堂是生命的殿堂,高效的思想品德課堂更應該成為師生交流共享的生命歷程?!读x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是落實思想品德課程標準、達成思想品德課程目標的主要途徑和基本環(huán)節(jié)。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通過調(diào)查、參觀、討論、訪談、項目研究、情景分析等方式,主動探索社會現(xiàn)實與自我成長的問題,在合作和分享中擴展自己的經(jīng)驗,在自主探究和切身體驗的過程中增強道德學習的能力。注重豐富學生的道德體驗,提高學生的道德踐行能力。運用適當方式,引導學生進行道德實踐,通過親身體驗與感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备咝У乃枷肫返抡n堂,首先是“人”的發(fā)展,而不是知識的堆砌,知識的本質(zhì)是為創(chuàng)造性提供基礎。因此,我們的課堂,必須徹底摒棄唯分數(shù)論英雄的片面認識,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灌輸—接受”基本模式,過分強調(diào)死記硬背,讓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這一現(xiàn)狀。取而代之的是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成為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激烈爭論、踴躍發(fā)言的主體,在參與中得到提高,教師要關注的是學生做了沒有、說了沒有、想了沒有、學會了沒有、體驗感悟了沒有等。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學生學習的合作者。這樣的課堂也許有些“凌亂”,也許沒有教師唱獨角戲的那種酣暢淋漓,但能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快樂,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增強學生的自信,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提高合作意識,豐富學生的道德體驗,形成良好的習慣,感悟生命的價值。這樣的課堂,是返璞歸真,真正的高效課堂。
總之,探索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新方法,需要我們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合作和分享中擴展學生的經(jīng)驗,在自主探究和切身體驗的過程中增強道德實踐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構建出高效的思想品德課堂。
參考文獻:
劉茲和.關于構建自主、高效課堂的幾點思考[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2(2).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