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討論式教學法,體現(xiàn)了新課標所倡導的“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人,在當今的教育教學中,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和應用。以高中化學為例,對討論式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一番具體的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討論式教學法;高中化學;具體問題;整體實驗操作;課后習題
討論式教學法,即通過提出問題、提供資料、與學生討論和一起活動等設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社會實踐及與他人進行交流和合作的一種教學方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這一教學方法,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課堂氣氛也能變得更加輕松活躍,學生覺得學習不再是一種壓抑的活動,而是十分快樂和愉悅的。下面,筆者就從自身教學實際經(jīng)驗出發(fā),對討論式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做一些個人意見和觀點的闡述。
一、對化學內容中的具體問題進行討論,增強學生對化學內容的理解和認識
傳統(tǒng)的高中化學教學,一節(jié)課都是教師在講臺上侃侃而談,學生以被動的狀態(tài)參與課程學習,即教師講什么、學生聽什么,而且?guī)熒g沒有互動,學生自始至終都是猶如機器人般對化學知識進行學習和吸收。鑒于此,作為高中化學教師,在講授化學知識點的過程中,應該針對具體的內容,向學生提出富有啟發(fā)意義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如此便能打破傳統(tǒng)由教師為主體的“一言堂”的教學局面,并且增強學生對化學內容的理解與認識。
比如,在教授《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時,對于“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這一知識點,在結合例題得出有關反應速率的概念和計算特點后,我向學生提出了如下問題:反應速率是瞬時速率還是平均速率?同一化學反應,用不同的物質表示其反應速率時,數(shù)值相同嗎?意義相同嗎?同一化學反應,不同表示的反應速率之比與什么有關?然后讓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交流、討論,之后闡釋所得出的結論。這樣,我通過組織學生對化學內容中的具體問題進行討論,促進了學生對化學學習活動的主體參與,同時也能有效增強對化學反應速率這一知識點的認識和理解。
二、對化學整體實驗操作過程進行討論,提高學生對整個實驗的認知程度
實驗是化學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傳統(tǒng)的高中化學實驗,演示講授型模式是廣大教師經(jīng)常采用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對于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探索能力有著很大的局限性,同時也無法使學生對實驗過程、實驗結論等有完整的認識。鑒于此,我們便應使學生對整個實驗操作過程進行討論,如實驗方案、實驗步驟、實驗過程、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果,等等,這樣能提高學生對整個實驗的認知程度,并促進每一位學生對實驗的積極參與。
比如,對于“酸堿中和滴定實驗”,我們便可組織學生對整個實驗操作過程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還可依據(jù)討論進程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中和滴定的原理是什么?中和滴定用到什么儀器?兩種滴定管有什么差別?如何使用?中和滴定操作流程是怎樣的?怎樣處理中和滴定數(shù)據(jù)?使用指示劑有什么要求?怎樣分析誤差?酸堿中和后溶液一定中性嗎?讓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這樣,我們便能讓學生對這一實驗中的重要知識點和微小部分都把握得準確、清晰,進而提高學生對整個實驗的認知程度,對于實驗教學效果的提升,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對化學課后習題進行討論,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管是教授課,還是復習課,習題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對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學習效率的提高,都有著現(xiàn)實的意義。但是,傳統(tǒng)的習題教學方式,都是教師按照教學內容給學生布置,學生在課堂上或者課后完成,之后由教師進行講解。這種按部就班的習題教學方式,或許在某種意義上可以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點的理解,但是在對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yǎng)上,卻是毫無益處的。所以,這就要求化學教師,在布置了課后習題之后,還要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有發(fā)表個人見解的機會,以此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有的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布置了習題之后,直接給學生講解,這樣的行為實際上相當于直接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權利,學生的思維始終被教師牽引著走,正確的做法是,讓學生對習題進行思考后,將其中重點問題部分找出來,然后進行討論,讓學生去對疑難問題進行交流并解決,這樣的做法更適合學生的理解,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我們不應再一味使用傳統(tǒng)滿堂灌得教學模式,而是通過適時的傳授和指引,組織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討論,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感覺化學學習并非一件壓抑的事情,而是充滿了愉悅和樂趣。
參考文獻:
[1]齊洋.高中化學課堂小組討論教學法探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2]李巍.綜合高中化學課討論法教學效果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