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紫砂花貨以其藝術風格獨特且自由、款型巧妙且妙趣橫生而長期受到人們的喜愛,它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實際應用要求,而且還具有較高的欣賞及收藏價值。本篇擬以紫砂“蓮蓬喜子壺”為例,探尋花貨表現(xiàn)出的自然清趣。
關鍵詞 蓮蓬喜子壺;紫砂;清趣
宜興紫砂壺向以造型豐富而著稱,在這其中花貨是其一大類?;ㄘ浿饕ㄟ^提煉自然中花鳥樹木、竹根枝蔓、瓜果魚蟲等物象,輔以豐富多變的裝飾手法,而形成了品種繁多、內容豐富并深受人們喜愛的紫砂壺類。從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花貨可以追溯到北宋中期。 “供春壺”作為歷史上第一把明確記載的紫砂壺,便屬花貨范疇。 “供春壺”以樹癭為壺身,嘴與把以虬曲樹枝狀相接合,凹凸不平的樹皮生動別致、妙趣天成。在宜興紫砂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花貨以其豐富的想象力、精美的藝術裝飾贏得了廣大愛壺人的青睞,也奠定了紫砂壺作為茶器的重要地位。現(xiàn)分析“蓮蓬喜子壺”(見圖1)的造型和藝術內涵,以及探尋自然花貨的清趣。
1 “蓮蓬喜子壺”的特征
“蓮蓬喜子壺”以一片倒掛的荷葉為壺身,壺蓋也形似倒掛的荷葉,并巧妙地將壺鈕設計成荷梗。壺的提梁是由一節(jié)粗壯的荷梗彎曲而來,并一直延至壺嘴,整體上壺把和壺嘴巧妙連為一枝荷梗。壺把與壺身的銜接處有一個飽滿的蓮蓬,粒粒蓮子生動自在而如詩如畫,使觀者不由聯(lián)想萬端,仿佛看到一片湖泊,眺見一望無邊的荷葉。間或綴點幾朵粉紅色的荷花以及婀娜的蓮蓬,風姿綽約、秉性高潔,伴隨蛙聲聲聲入耳,陣陣清香迎面而來,使人心曠神怡。通過實地觀察,將荷葉蓮蓬融入花貨造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此壺境界上巧奪天工,精工制作,形象真實,這些全來源于平時生活中的觀察。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在對自然的提煉過程中起潛移默化的作用。此壺既展示出紫砂工藝的諸多特點,又突出了自然的清趣,自然備受贊賞。
2 “蓮蓬喜子壺”的設計理念
以現(xiàn)代陶瓷工藝制作的茗壺講究造型美,在不規(guī)則中求穩(wěn)重,于變化之中求規(guī)律,充分顯示靈氣,講究返璞歸真的藝術意境?;ㄘ浭菍⒆匀恢械脑鷳B(tài)形象以及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素材加以提煉的一種壺型,在古代尤以“供春壺”、“魚化龍壺”最為出神入化。而現(xiàn)代花貨作品更講究精神、提煉及變化,作者必須有豐富的想象力。好的花貨不但要求造型好、做工好、藝術構思好、實用功能好、燒成效果好,更要求具備引人入勝的內涵。就像此壺以自然中常見的蓮蓬為創(chuàng)作題材,蘊含著得子的喜悅。蓮蓬又名“藕實”、“水芝丹”、“蓮蓬子”、“蓮實”或者“蓬肉”,于荷花凋謝后長出。將蓮子撒入池塘,來年可長出新的荷花。蓮子是“連子”的諧音;蓮蓬內多含蓮子,即寓指“多子多孫、子孫滿堂”。此壺也因此被賦予了“喜子”的涵義。
3 結 語
現(xiàn)代紫砂藝術的創(chuàng)作,從單純對完美工藝的追求,到對藝術美感有了更深刻的希求,絕無止境。多年的藝術實踐證明,不斷進行研究與探索是提高創(chuàng)作設計水平的關鍵。只有勇于大膽出新,精心制作的紫砂壺為更多的雅士和愛壺人了解及欣賞,才能真正顯示出精到技藝。正如此壺采用了傳統(tǒng)的“蓮蓬”題材,以紫砂為載體,表現(xiàn)出蓮蓬造型上的美感,其造型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富于詩情畫意。加之精工制作體現(xiàn)出了深厚的工藝水平,此壺因此成為一件杰作。
參 考 文 獻
[1]蔣曉光.簡述紫砂花貨的藝術特色[J].陶瓷科學與藝術,2011,(11):55
[2]顧建芳.談紫砂壺創(chuàng)作設計理念[J].現(xiàn)代養(yǎng)生,2011,(10X):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