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高考新課標卷的第一大題都是由一篇“一般論述類文本”設置的三個選擇題構成的。三道選擇題的設問方式通常是這樣的:第一題,對某個概念或某些特定段落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第二題,對全文各個部分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第三題,“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三道題中,第一題針對局部發(fā)問,第二題針對全文細節(jié)發(fā)問,第三題針對文章深入理解發(fā)問。而三道題有個共同特征,就是要求考生選擇“非”選項。設置錯誤題支的方法有很多,而利用“例證分析”設置錯誤,幾乎每年都有體現。
2010年第三題C選項:“在唐代,有些無名書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書法其實并不代表當時的最高水平,只是因為它們是皇帝、大官所寫,才為世人所推崇?!鳖}支中“唐人碑版的書法其實并不代表當時的最高水平”有錯誤,原文中只是提到“當時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以及后來的顏真卿、柳公權等都寫碑”而C項說“唐人碑版的書法”,范圍擴大了。此處的錯誤在于例證中對象范圍的分析上,考生有可能只關心語意邏輯忽視例證所指示范圍。
2011年第二題C選項:“子展借用《詩經·鄭風·將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話,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詞令人擔心,請晉侯不要聽信。”原文中子展的意思是晉侯縱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別人看來總是為了一個叛臣。此處的錯誤在于對例證含義的理解上,考生有可能錯誤理解例證所說明的道理。
2012年第二題B選項:“知識通過科技黑箱這一途徑達到最大限度的共享,這是現在計算機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斷出現的根本原因?!痹牡诙伪硎鰹椤叭缃?,計算機天才、黑客的年齡越來越小,神童不斷出現,他們未必理解計算機的制作過程就能編寫軟件、破譯密碼?!薄爸R通過科技黑箱這一途徑達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只是計算機天才、黑客低齡化的一個原因,而非其出現的根本原因。此處的錯誤在于例證分析時強加因果,考生容易混淆原因與理由之間的關系層級。
2013年第三題C選項:“申不害、慎到、韓非都學過黃老之術,他們著作的語句與《黃帝書》也多有相同和相似,可見這三人的引用闡發(fā),與《黃帝書》后來享有崇高地位極有關系?!?題支中“可見這三人的引用闡發(fā),與《黃帝書》后來享有崇高地位極有關系”強加因果,原文舉申不害、慎到、韓非三人例子,只是為了證明《黃帝書》成書的時間,而不是為了證明《黃帝書》的地位??忌菀谆煜C所要證明的道理。
從這幾年的試題上看,分析例證說明的道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兑慕雷帧芬徽n的課后問題就體現了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首先找到本課所有的例子,而后分類總結,明確這些例證所要證明的道理,梳理出圖表。
郭沫若、王若虛、賈島的例子分別從句式、字數、字眼三個方面闡述語言對情感表達的影響,這是從現象層面進行的描述。而“煙”、蘇軾和套語兩組例子,則分別從意義的確定與控制和套板效應兩個方面闡述實踐層面需要注意的方面。
當然,課文的分析相對于高考要簡單很多。這是因為課文的條理更加明晰,中心句、觀點句更容易確定。高考一般論述類文本的閱讀難度就要高很多,因此實際做題會更加困難。
這就要求我們要提醒學生:凡是題支里面涉及例證的,就要多加小心。要從“例證分析闡述”“例證作用”“例證與論點對應關系”“例證中包含的因果關系”等角度對題支中對例證的分析進行全方位的考慮,從而發(fā)現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