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接到了一個久未謀面的朋友的電話,寒暄之后對方婉轉(zhuǎn)地問我是不是對他有意見。我腦子有點兒發(fā)蒙,想不起他哪兒得罪了我,也記不得我哪兒得罪了他,所以反問為什么這么問?他說,因為頭一天我發(fā)了個朋友圈,他給我評論留言后我沒有回復他的留言,但是我回復了一個我們共同認識的人的留言,他隨即推測我對他有了不滿。我解釋了半天之后掛了電話,誠惶誠恐地去朋友圈翻看了N遍上百條留言后才發(fā)現(xiàn)了他的評論。這以后我對于這個朋友給我的評論都格外關注,逢他必回,生怕怠慢,心有余悸。
前幾日,幾位相熟的朋友有個聚會,我去參加的時候隨口問了一句你怎么沒叫某某啊,她回答:“啊,你不是不喜歡某某嘛?!蔽毅等唬l(fā)誓真心沒有不喜歡人家啊,也從來沒表達過這種情緒,你怎么揣測到的?她說她觀察了我的朋友圈,發(fā)現(xiàn)我不怎么給對方的朋友圈點贊和評論,所以推測我不喜歡這個朋友。我說我微信好友眾多,很難每個人都關注,有時間看看朋友圈,就趕上誰的評論誰的了,真的沒想過這么多。
正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找我訴說了她在社交方面的焦慮。她的一個生活當中很要好的朋友,在微信上從來不評論她的朋友圈和點贊,可是卻和別人聊得熱絡,她感覺很受傷,由此得出了她在她朋友心中沒有其他朋友重要的結論。
微信剛出現(xiàn)的時候我還挺高興,多年不聯(lián)系的同學、朋友都能通過即時社交工具順利聯(lián)系上了,太方便了。但是沒過一段時間我就覺得壓力倍增。原來通訊工具不發(fā)達,沒交集的人,不見面不聯(lián)系也沒什么問題,一切隨緣,俗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嘛。但是有了社交軟件,每天都在疲于應酬眾多人等,擠占了太多自己的時間精力,再遇上前文講的喜歡上綱上線的“玻璃心”,真是還不如不聯(lián)系呢。
我這幾天集中刪除了幾個微信好友,基本都是素未謀面,只在微信上認識還三觀不太合并且總是需要我“關愛”他們的人。我的觀點是,我工作和家庭負擔重,屬于自己的時間已經(jīng)被擠占得所剩無幾,就這點可憐的時間我還不能和要好的朋友八八卦,和淵博的朋友取取經(jīng),和正能量的朋友聊聊天,那我真的是覺得活得太委屈了。
真的朋友豈止可以共同直面慘淡的人生,真的朋友更應該可以直面“不點贊,不評論”的考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線上社交有“毒”,脆弱者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