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生物學和考古學家主流的,也是得到無數(shù)次證實的理論是:人類的搖籃在非洲。“走出非洲”讓人類得以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開始繁衍。
近日,日本京都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發(fā)現(xiàn),人類“走出非洲”的同時,嗅覺功能受損,遠不如以前那般的靈敏。
猩猩與人類有一個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它們的鼻子都特別的塌,或者專業(yè)一點,叫做內(nèi)陷。而人類的鼻子是外凸的。既然人類跟猩猩有著如此多相似的地方,甚至有著很近的血緣關系,那為什么在鼻子上的差距這么大呢?
對此,專家解釋,人類從非洲走出之后,空氣中的濕度和溫度都有了極大的變化,因此直接造成了肺部的損害,同時擾亂了呼吸系統(tǒng)的組織性能。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在于走出非洲之后,鼻子的功能也在下降,反而視力開始受到重視。在這樣的條件下,人類開始向全球遷徙,鼻子也隨著各種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而為了提高生存率,人類進化出了今天的鼻子,能夠增大呼氣量,但敏感度大幅降低。如果人類的嗅覺功能沒有進化,還是像猩猩一般具備強大的嗅覺能力,那么人類可能已經(jīng)命不久矣,因為你無法吸入足量的空氣來滿足身體的需求。
所以鼻子開始“變形”,只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更好的生存下去。(朱佳志薦自《羊城晚報》)
責編: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