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外表焦脆流油、香噴噴冒著熱氣的烤雞,切開一看竟然是生的;一鍋熱氣騰騰翻滾著肉片、蘑菇、青菜等各種食材的火鍋,伸手一摸鍋里卻是冷水;淋著巧克力醬的香草冰淇淋,咬了一口才發(fā)現(xiàn)不是冰的……這些神奇的食品都是沈韻親手制作、專門用來為食品拍攝廣告的道具。麥當勞、肯德基、哈根達斯、康師傅、統(tǒng)一等知名食品企業(yè)都是她的客戶,她的工作就是讓攝影師把客戶的食品拍得更誘人。沈韻說,作為一名食品造型師,這個工作有趣又充滿了挑戰(zhàn)性,她喜歡這個職業(yè)。
為方便面“造型”的美術助理
沈韻是80后,出生于上海,從小喜歡畫畫,從上海應用技術學院的環(huán)境藝術系畢業(yè)后,她進入一家廣告公司做美術助理。這家廣告公司的客戶多是一些食品企業(yè),沈韻經(jīng)常跟著攝影師去拍攝食品廣告,有時候也要幫著對方擺擺食品,想辦法讓這些食品拍出來更好看一些。有時候遇到問題想不出來解決的辦法,就需要利用業(yè)余時間去四處請教或查找資料。時間久了,她積累了不少如何讓食品看上去更漂亮的經(jīng)驗。她漸漸地發(fā)現(xiàn),這在國外是一個專門的職業(yè),被稱作“食品造型師”,而在國內幾乎沒有專業(yè)的人去做。她萌發(fā)了一個念頭: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做一名專業(yè)的食品造型師!
2006年,沈韻的工作室成立了,她的第一位客戶是“康師傅”。如何把一碗牛肉面拍得美味誘人成了沈韻需要攻克的第一道難關。她需要研究怎樣將牛肉顏色做得夠紅夠漂亮,怎樣通過裝置做出面泡好后的熱氣和小氣泡等。
最后她是這樣干的:牛肉塊放入沸水中翻滾幾下立刻撈出,這樣處理過的牛肉可以充分顯出自身的紋理,但又不顯老;胡蘿卜丁要多煮一會兒,否則顏色過于鮮艷會顯得不真實;面條下鍋和撈出時都要小心地攏齊,不然擺不出好看的造型;最后擺放時,讓胡蘿卜在下牛肉在上,湯汁還不能濺到菜和肉上。沈韻說,那時她天天對著方便面做各種研究,到現(xiàn)在看到方便面都想吐。
沒有辦不到,只有想不到
其他一些大家司空見慣的食品,在拍攝時也有許多的困難需要克服。比如冰淇淋,往往是還沒等到拍攝開始就融化了,根本不能使用;供拍攝用的烤雞如果是全熟的,雞身就沒有那么飽滿,拍攝出來就會是松懈和皺巴巴的感覺;而在拍攝火鍋時,現(xiàn)場如果真的是使用裝有開水的火鍋加熱的話,食材很快就會變色,青菜會發(fā)蔫,不斷冒出的熱氣也會讓拍攝無法進行;拍攝飲料、甜品時的問題更多——汽水和沙冰,如何讓做出的冰塊不下沉,還能拍出杯子外的冰鎮(zhèn)水滴?一杯啤酒,如何拍出泡泡豐富并且有氣泡上升的效果?拍攝圣代冰淇淋,又如何控制條紋數(shù)量及果醬流向?這些都是讓人棘手的問題。
為了給客戶交出滿意的圖片,這些問題沈韻都必須想辦法一一解決。通過不斷實驗,她發(fā)現(xiàn)想要解決所有問題,沒有辦不到,只有想不到!
比如,她發(fā)現(xiàn)拍攝烤雞時使用生雞視覺效果最好,為了達到外面焦脆的效果,她用畫筆給生雞“畫”上自制的醬料,并用噴槍加熱生雞的表皮,使其看上去泛著油光;為了表現(xiàn)出剛從烤箱中拿出來熱氣騰騰的感覺,她先用一種藥水涂在雞身上,拍攝時再涂另一種藥水,兩種藥水混合后就可以產(chǎn)生氣體。在拍火鍋時,其中加入的必須是冷水,有一根管子通到火鍋里產(chǎn)生氣泡模仿鍋開的樣子。
再比如拍攝冰淇淋,用冰淇淋本身是不行的,她得找到一種最神似冰淇淋的、不怕融化的材質,很多國外的食品造型師選擇土豆泥,但沈韻覺得做出的效果與真實的冰淇淋還是有差別,她不斷修改配方,最終自己研制出了酷似冰淇淋的材質。然后還要做出與真正的冰淇淋同樣的外觀——每種口味的冰淇淋擠出的圈數(shù)和粗細都不同,于是沈韻用蛋糕上使用的裱花嘴不斷嘗試,這是一項最花費時間的工作。最后沈韻做出的各種效果常常能以假亂真,連拍攝的攝影師都不知道究竟哪些是真的。
在工作中,沈韻拒絕使用不可食用的材質作為替代品,如別人常用的以油漆代替啤酒和牛奶,用塑料代替冰塊等,雖然這樣做加大了工作的難度,但她做出的食品都可以確保最接近于食物本身件狀態(tài),且能呈現(xiàn)出食物的真實面目。
為食品造型是件體力活
直到沈韻被邀請到了湖南衛(wèi)視《天天向上》欄目現(xiàn)場,看著她在臺上的神奇表演,大家才了解到原來還有這樣一種有趣的職業(yè)。沈韻說,別看這個工作好像很好玩,擺弄的又是美食,很輕松就能搞定的樣子,其實是一件辛苦活,拍攝時間通常是從一大早到晚上,熬通宵也是常有的事。
在沈韻工作時,時常攜帶的一只大大的工具包里,有這樣一些工具:各種刀具、鏟子以及廚房用品;各種顏色和型號的膠帶、夾子、膠水;繪畫工具和化妝工具;牙簽、剪刀、鑷子、噴槍,甚至還有電鋸。沈韻說:“外科手術或者是牙醫(yī)用的醫(yī)療器械我們用得很多,像手術刀、手術剪、尖頭筷子等。”
在為食品做造型的過程中,有很精細的手工活,也有重的體力活,做試驗的過程難免會有危險,必須要保護好自己,有時使用的藥水會有刺激性,就需要戴好口罩。而且,這個工作還需要足夠的耐心,不怕失敗——當你實驗了無數(shù)次還是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時,那種精神上的煎熬可是很折磨人的。
食品造型師在國內屬于新興行業(yè),專業(yè)做這個的人非常少,據(jù)說只有五六個人。但這個行業(yè)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行業(yè),有越來越多的國外食品企業(yè)進入中國,他們是龐大的客戶群,而國內也有不少企業(yè)開始有這方面的需求。對那些想進入這個行業(yè)的朋友,沈韻說:“只要你對食品有足夠的興趣,勇于探索和嘗試,善于學習,不怕吃苦,就一定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食品造型師。當然,最重要的是,懷著一顆對食物的敬仰之心,用你的作品來傳遞溫情,讓大家產(chǎn)生共鳴?!?/p>
(吳宇軒薦自《人生與伴侶》)
責編:高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