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十全老人”的乾隆是個極喜歡到處涂鴉的主兒。寫了詩,當然得有人喝彩叫好,否則,一門子地唱“獨角戲”,太無趣味了。山西代巡撫朱石君摸準了乾隆好這口兒,不遺余力地收集乾隆的所有詩作,關起門來細細研究,逐首唱和。乾隆遇知音,大喜過望,不顧九五之尊與他有了翰墨來往。
稍后,朱石君又把乾隆的詩文分門別類,編輯成部函,加上注釋和按語,評論那些詩歌掩過“三曹”、比肩“李杜”。乾隆本來就頗視自己的詩作高妙,經(jīng)不住他三捧兩捧,還以為自己那幾句歪詩真是了得,御筆一揮,得意揚揚地批注道:“以上所語都是紀實,其題跋更為得體恰當,知朕詩文之精奧者,朱愛卿也?!币桓吲d,就把自己的著作欽定為皇子皇孫的補充教材,而朱石君這位“學術權威”就順理成章地被任命為“上書房師傅”,專門為皇十五子琰(即后來的嘉慶帝)傳授學業(yè),成為帝師。
(彩英東薦自《文苑》)
責編: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