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將盡,廣場、大街上忽然多了一道道風景:各種名目的幼兒、少兒才藝匯演應接不暇。
這大抵是眾多培訓機構(gòu)抓住特殊的時間節(jié)點,為新學期招攬更多生源開展的商業(yè)活動。
可憐天下父母心!
左家孩子進了繪畫班,右家孩子報了舞蹈課,老張家孩子準備學鋼琴,老李家孩子考慮練書法……在各種信息的充斥和催動下,父母們大都已為孩子列出計劃:年齡也差不多了,該開點這樣那樣的“小灶”。
富裕的望子成龍成鳳更心切的父母,一股腦兒為孩子報六七門課程,時間排得滿滿當當。稍次一點的也得為孩子選擇一兩門,否則孩子以后未能“成才”,自己罪莫大焉。
顯然,在多數(shù)家長看來,把孩子托付給學校、名校,找來更多的培訓機構(gòu)、更專業(yè)的老師,似乎就叫盡責了。
專業(yè)人士指出,家長們?nèi)绱诵乃紝崉t已經(jīng)陷入誤區(qū)?,F(xiàn)代教育體系包含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父母們重視了前兩者,而忽視了更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從某種意義上說,家庭教育重要性甚至超過了學校教育。”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兼家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理事長朱永新認為,學校教育乃至培訓教育只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礎上,在“半成品”基礎上對人進行新的“加工”。父母應該給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什么樣的家庭教育就有什么樣的兒童。
無獨有偶。8月24日,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召開貫徹實施《重慶市家庭教育促進條例》座談會,與會人士分析并高度評價了“李云迪現(xiàn)象”。
李云迪是重慶孩子成才的典范,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取得這樣的成就。與會人士指出,“普通的家庭培養(yǎng)出國際級鋼琴大師,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源于良好的家庭教育?!?/p>
眾所周知,家庭教育是中華文化的優(yōu)勢資源,重視家庭教育也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p>
縱覽古今中外名人回憶錄,不難發(fā)現(xiàn)多數(shù)人都言及良好家庭教育帶來的影響。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和終生導師,其潛在的積極、優(yōu)質(zhì)因素對孩子的成長和社會化過程具有至關(guān)重要的價值。
9月1日,在新學年來臨之際,《重慶市家庭教育促進條例》正式實施。這是重慶立法者殫精竭慮、廣納眾智,為彌補我國家庭教育地方立法滯后短板作出的積極努力,送出的大禮包。作為一部促進型、創(chuàng)設型法規(guī),該條例對當前家庭教育存在的諸多誤區(qū)作出了相應規(guī)范和有益探索,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和破冰意義。
“家之興替,在于禮義,不在于富貴貧賤”?!耙患胰?,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古訓告訴我們,孩童是家庭的未來,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只有把“啟蒙扎根教育”做好,把“第一??圩印笨壅?,才能真正做好整個國家的公民道德建設,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源源不斷的有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