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精神境界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人生的愉樂存在于“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之中。自然界有序地循環(huán),奠定了賞石文化基礎。此Logo采取傳統(tǒng)水墨山水寫意畫風格,利用現(xiàn)代抽象對比,象形符號手段,構成多元素的視覺沖擊效果;黑色上部為兩座比例不等連接成M形狀的山石;由于山石的存在引出了水的延伸,關鍵在于其中一處峰頂做了“人”字形的突破,構成了人與山水的自然關系。兩峰連接暗喻群峰疊嶂,有崇尚自然、寄情于山水、怡然自適、物我兩忘的禪風禪理情趣所在,亦謂山外有山。山峰的上部留有更大空白,充實了天之浩大、空間無限,提供賞石同仁升華探取,天外有天之意。黑色下部三條長度不等、平行底邊呈階梯狀,上與山石相接為路徑,下與邊框開口處匯合成必經(jīng)之路,且拾級登頂引導登峰造極之勢,構成與上部有機結合。黑色部分緊鄰底邊呈厚重穩(wěn)固、承接地氣隱喻。綜上所述,同樣應合了《易經(jīng)》泰卦“ ”順應規(guī)律,永保泰勢至理;將Logo中人與山水及階梯路徑內容分別對應坤“ ”、乾“ ”,得出乾下坤上而形顛氣交,和諧而物通天地之泰卦理。紅色的線條構成刊物的形式,并設開口之處為引領賞石,搭建平臺,服務社會,承啟聯(lián)接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賞石文化功能之道。以上陋見,提出與大家交流,不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