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教師是一個贏得尊重和敬仰的職業(yè),活躍在青島市教育界的教師隊伍人數(shù)甚眾,他們用愛和敬業(yè)精神譜寫了一曲曲的動人的育人頌歌。
在青島交通職業(yè)學校,有這樣一群普普通通的老師,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承擔起人類靈魂塑造者的光榮,因為愛而執(zhí)著,因為愛而敬業(yè),他們以無私奉獻贏得了學生們的愛,成為教育戰(zhàn)線上永遠年輕靚麗的風景線。
曹立新:我愛我的學生們
曹立新是青島市十佳班主任之一,她帶過的八屆班級都是青島市優(yōu)秀班集體。讓孩子們成為好學生、讓班級成為優(yōu)秀班集體的門道,在曹立新看來再簡單不過,那就是:我愛我的學生!曾經(jīng)一個被很多人看作“亂班”的班,在曹立新獨特的愛學生的方式的感應下,逐步從一個落后班一躍成為學校先進班級,并被評為青島市先進班集體。
姜玉紅:讓學生在觀察動手中學會
姜玉紅從事教育教學工作35年了,每當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她收到走上職場和高校的畢業(yè)生以及班級同學們的祝福總是特別的多。在教學中她所采用的“實踐-觀察-總結(jié)”的教學步驟,鼓勵學生“大膽肯定自己”,師生互動,共同觀察并動手,營造融洽的課堂氣氛,也為學生拓展一個“觀察動手”的平臺,引起學生對學習發(fā)生興趣,進而轉(zhuǎn)化為學生繼續(xù)去創(chuàng)新的一種動力。
王麗華:就憑著一顆認真的心
交通學校有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老師,成績驕人卻極為謙虛——擔任教研組長23年,王麗華先后獲得過市教學能手、拔尖人才、優(yōu)秀體育課評選一等獎,論文多次獲獎,指導學生參加市級健美操、廣播操比賽均取得優(yōu)異成績,對于此,王麗華總是一句話:“我什么都沒有,就憑著一顆認真的心”。
王萍:學生心里慈母般的老師
王萍每學期都送給學生一本師生溝通的周記,看到“我真有福,有一位慈母般的老師”等周記,都會讓她感動。在她心里,每個學生都是她的孩子。每當過節(jié)的時候,她都留在學生宿舍陪著她的學生一起過節(jié)。從小到大,她沒有參加過一次自己女兒的家長會,她對女兒解釋道,“每次在同樣的時間,媽媽也在給其他的孩子開家長會。你是一個孩子,可他們是一個班的孩子?。 ?。
張金福:細微小事也要堅持做好
張金福說,從事教育工作,自己時刻記著四個字,為人師表。在張金??磥恚鰧W生的良師益友,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平等對待每個學生,用心關愛每個學生,孩子們收獲的不僅僅是學業(yè)上的成長,也收到了健全人格和全面素質(zhì)的提升。在教學中張金??偸遣粩嗵剿餍罗k法,把較難的問題簡單化,全面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孫玉義:比年輕人還新潮的老教師
孫玉義年過半百,但活力不輸年輕老師,QQ、微博、微信沒有不熟練的,新型教學儀器沒有孫老師不會用的。身為專業(yè)課老師,在教授自己所教的科目外,還輔導學生基礎課和其他專業(yè)課,成為了一專多能的老師。她能把技能節(jié)全部比賽項目進行一番學習,親自上陣給學生指導。
姜耀華: 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
姜耀華是青島交通職業(yè)學校的英語教師,從教22年,她參與研究的課題《聽唱奧斯卡電影歌曲對提高中職生英語學習效果的研究》獲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姜耀華說,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唯有對學生投入真摯的感情和深深的關愛,才會取得學生們的根本信任。
王玉蘭: 教育是人格心靈的“喚醒”
王玉蘭用“愛”贏取學生信任和尊重。從普校到職校已有五年,王玉蘭從一個職校入門者成為了權威者,在她手里,再“特殊”的學生都能被“喚醒”。教育決非是單純的文化傳遞,而是人格心靈的“喚醒”,王玉蘭說,職業(yè)教育有一個偉大的使命,那就是糾正應試教育的偏差,使教育回歸教育。
李雁:比學生還好學的“門門通”
李雁靠著知識魅力和學生“打成一片”。“我的英語是數(shù)學老師教的”,這本是一句調(diào)侃話,在李雁的學生看來這卻是一句形容自己老師的贊美話,“我們老師是全才,號稱‘門門通?!北粚W生們?nèi)绱俗院涝u價的正是教師李雁。
任頤: 親力親為和學生們一起努力
凡是學校的活動必能看到任頤的身影,從出點子、寫方案,到練隊形、打比賽,“我樂于參與其中,雖然這些活動會占用時間,但和學生們一起努力,取得成績,凝聚了班級精神,收獲頗豐?!比晤U表示,深入學生不是做一個事事都管的“老保姆”,而是抓大放小,有所為有所不為。
呂靜: 用正能量培養(yǎng)學生情操
呂靜說,班主任要用形象影響學生,但班主任的形象魅力是由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高尚的情操、廣博的知識、豐富的閱歷等組成,擁有這樣形象魅力的老師,就像磁石一樣緊緊吸引著學生,消除學生的對抗心理使之轉(zhuǎn)變?yōu)闇蕚浣邮芑蚱诖绊懙男睦頎顟B(tài)。
李玉霞:班級文化不是“面子工程”
“文化意味著時間的積淀,是一個長期滲透卻釋放緩慢的過程,從主題擬定到活動開展,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準確定位。”李玉霞說,班級文化其實是一種潛移默化卻又傳染性極強的力量,如果它確立得當,利用得當,就有色有香有生命,一定不是“面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