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案與短篇·
用ATB-reader細菌鑒定藥敏分析儀檢出雞葡萄球菌的探討
魏賀璽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北辰中醫(yī)院檢驗科,天津 300400)
本研究應用ATB-reader細菌鑒定藥敏分析儀檢出雞葡萄球菌,現(xiàn)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1.1.1菌株來源雞葡萄球菌菌株來自患者血培養(yǎng)陽性。
1.1.2儀器與試劑ATB-reader自動化微生物分析儀、3D60自動血培養(yǎng)儀,鑒定和藥敏卡以及血培養(yǎng)瓶均由梅里埃公司提供,血平板、凝固酶、觸酶以及革蘭染液由天津金章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提供,金黃色葡萄球菌標準菌株ATCC25923來自天津臨床檢驗中心。
1.2方法
1.2.1雞葡萄球菌培養(yǎng)特性觀察血培養(yǎng)陽性菌株轉(zhuǎn)種于血平板上,經(jīng)35 ℃普通細菌培養(yǎng),并分別于24、48 h分別進行記錄觀察,以金黃色葡萄球菌標準質(zhì)控菌株ATCC25923作陽性對照。并用ATB-reader自動微生物分析儀進行鑒定。
1.2.2常規(guī)鑒定和藥敏取培養(yǎng)24 h菌落分別行革蘭染色、凝固酶試驗、觸酶試驗。采用ATB-reader自動化分析儀進行藥敏試驗。分別對24、48 h培養(yǎng)的雞葡萄球菌行革蘭染色后,用油鏡進行觀察。并以金黃色葡萄球菌標準質(zhì)控菌株ATCC25923作對照。
1.2.3ATB-reader自動化細菌分析儀取培養(yǎng)24 h菌落,用生理鹽水配成2麥氏單位菌懸液,用ATB-reader自動細菌分析儀進行鑒定及藥敏試驗,并同時用ATCC(25923)金黃色葡萄球菌標準質(zhì)控菌株作對照。
2結(jié)果
2.1雞葡萄球菌形態(tài)及生化特性經(jīng)革蘭染色后油鏡鏡檢可見單個圓形、或葡萄串狀排列的革蘭陽性球菌。24 h的菌落形態(tài):在血平板上形成直徑約為1~2 mm、光滑、濕潤、圓形、稍隆起、黃色菌落; 48 h的菌落形態(tài):形成直徑約為3~4 mm、表面粗糙、表面干燥、稍隆起的黃色菌落;菌落周圍還有明顯的透明溶血環(huán)(β溶血) 。雞葡萄球菌凝固酶陰性(-),觸酶陽性(+)。在ATB-reader自動微生物分析儀鑒定結(jié)果見表1。
表1 雞葡萄球菌的生化特性
2.2雞葡萄球菌藥敏結(jié)果雞葡萄球菌對青霉素、克林霉素、米諾環(huán)素、替考拉寧、諾氟沙星、夫西地酸、喹奴普汀-達福普汀、紅霉素、慶大霉素、苯唑西林、利福平、復方磺胺甲噁唑、四環(huán)素、萬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均敏感。
3討論
人畜共患病是指人類與畜禽之間,由同一病原體引起,流行病學上相互關(guān)聯(lián),相互傳播引起的感染疾病。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立克次體、真菌、寄生蟲等??赏ㄟ^直接接觸節(jié)肢動物、嚙齒動物為媒介以及病原污染的空氣、水等傳播,重要者為炭疽、結(jié)核病、布魯菌病、狂犬病、口蹄疫及旋毛蟲病等。人畜共患病就其本身而言是一種傳統(tǒng)的提法,但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范圍新出現(xiàn)傳染病和重新出現(xiàn)傳染病達到60多種,其中半數(shù)以上是人畜共患病,不僅是人類與畜禽之間存在共患疾病風險,并且更有甚者與野生脊椎動物之間也存在多少不等的共患疾病,甚至更為嚴重。本院檢出的雞葡萄球菌是從患者血培養(yǎng)中檢出,該患者居住環(huán)境較差,并且飼養(yǎng)家禽[1]。
雞葡萄球菌首先由Devriese等[2]報道,1986年版的貝氏細菌分類手冊將其列為新種,屬于凝固酶陰性的對新生霉素耐藥的葡萄球菌。最早分離于家禽,以后又從不同動物分離出,如山羊、綿羊、駱駝、豬、牛等脊椎動物的皮膚、呼吸道等部位分離出該菌,雞葡萄球菌目前的致病性和耐藥率較低,對人類的影響有限,引起人類感染至今罕見報道[3]。雞葡萄球菌與金黃色葡萄球菌屬于同一屬,都有β溶血,容易混淆,主要從菌落形態(tài)、凝固酶加以區(qū)別,本菌48 h菌落變得粗糙,然而金黃色葡萄球菌經(jīng)48 h在培養(yǎng)后,菌落仍只是增大,其他變化并不十分明顯,并且前者凝固酶為(-),而金黃色葡萄球菌為(+)。本室檢出的雞葡萄球菌所做藥敏全部敏感,隨著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是否會出現(xiàn)MRSCoN,建議醫(yī)生在用抗菌藥物之前做藥敏試驗。
在臨床微生物醫(yī)學檢驗工作中,微生物檢驗工作的自動化、智能化,采用更加標準、快速、準確的方法,取代繁瑣、費時的手工操作,是一個非常重要發(fā)展趨勢。ATB-reader細菌鑒定藥敏分析儀是一臺在微量生化反應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電腦自動化的儀器,雖然僅僅是一臺半自動細菌分析儀,但在國內(nèi)外已有較為廣泛的應用。根據(jù)細菌表型特征選擇相應的鑒定板條,通過閱讀器自動閱讀測試板條,依據(jù)試條上的生化反應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依據(jù)相似程度(T值)及百分率(ID%)的組合,作出判斷[4],可以得出用ATB-reader細菌鑒定儀提高一些較難或罕見細菌的檢出率和準確率。
總之,作為一名微生物檢驗工作者,必須熟練地掌握微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術(shù)與技能,而且要求準確無誤,從而保證結(jié)果的可靠性。此外,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還要不斷地學習和掌握、運用微生物檢驗的新技術(shù)、新方法,從而改善工作條件,提高工作效率,保證檢驗結(jié)果的準確性,為臨床提供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Kolawole DO,Shittu AO.Unusal recovery of animal staphylo-cocci from septicwounds ofhospitalpatients in Ile-Ife,Nigeria[J].LettAppl Microbiol,1997,24(2):87-90.
[2]Devriese LA,Poutrel B,Kilpper-balz R.Staphylococ cusgallinarum and Staphylococcus caprae,two new species from animals[J].Int J SystBacteriol,1983,33(2):480-486.
[3]余道軍.陳岳明等雞葡萄球菌的生物學特性及快速鑒定[J].微生物學雜志,2008,20(6):122-125.
[4]張榮.ATB Expreession 自動細菌鑒定儀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4,14(6):768.
(收稿日期:2015-12-06)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06.07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4130(2016)06-08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