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峰 林輝
[摘 要]在實際生產(chǎn)中,按照零件的基本尺寸進行數(shù)控編程和對刀加工,加工出的零件,實際尺寸可能與圖紙不符合,致使零件不合格,采用中限尺寸的方法,編程、對刀加工,可優(yōu)化產(chǎn)品的裝配間隙,獲得合格產(chǎn)品的概率最大。
[關(guān)鍵詞]數(shù)控編程;公差;中限尺寸;中限編程
中圖分類號:TP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05-0297-01
在機械零件圖紙上所有的尺寸都有公差,即使未標注公差也有“未注公差”。習慣稱零件的最大極限尺寸為“上限”,最小極限尺寸為“下限”,(最大極限尺寸+最小極限尺寸)÷2為“中限”。在實際生產(chǎn)加工過程中,零件的實際尺寸受到機床精度、刀具壽命、工件材料硬度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將圍繞著零件的“中限”尺寸上下波動,在上限與下限尺寸之間為合格品,否則不合格,所以,按照零件尺寸“中限”編程、對刀加工,產(chǎn)品合格率是最大的。
當一個零件有多個基本偏差不同的尺寸公差時,運用基本尺寸編程是無法加工出合格產(chǎn)品的。以軸為例,如圖1所示。
不難看出,該零件如果按照基本尺寸編程加工,得不到最終的合格品。將圖1中帶有基本偏差和標準公差的尺寸計算出中限尺寸和js基本偏差。
φ的中限尺寸為:(φ20.015+φ20.002)÷2=φ20.0085;js 基本偏差為:(0.015-0.002)÷2=±0.0065。
φ的中限尺寸為:(φ29.91+φ29.966)÷2=φ29.938;js 基本偏差為:(-0.009+0.034)÷2的對稱值±0.0125。
φ的中限尺寸為:(φ40.029+φ39.99)÷2=φ40.0095;js 基本偏差為:(0.029+0.01)÷2的對稱值±0.0195。
φ的中限尺寸為:(φ50.00+φ49.7)÷2=φ49.85;js 基本偏差為:(0+0.3)÷2的對稱值±0.15。
的中限尺寸為:(20.00+19.90)÷2=19.95;js 基本偏差為:(0+ 0.1)÷2的對稱值±0.05。
的中限尺寸為:(50.10+50.00)÷2=50.05;js 基本偏差為:(0.1-0)÷2的對稱值±0.05。
90±0.175的中限尺寸為:90.00;js 基本偏差為:±0.175。
按計算結(jié)果重新標注后的尺寸如圖2所示。
需要說明的是φ50和90兩個尺寸的未注公差的確定。按公差與配合國家標準《公差等級的應(yīng)用》表:非配合尺寸精度等級為IT12~IT18級,其中IT12級為非配合尺寸的最高公差精度等級。當圖紙上出現(xiàn)未注公差的尺寸時,應(yīng)按照向?qū)嶓w內(nèi)誤差原則,選擇軸類為h12、孔類為H12、非軸非孔類為js12等級的基本偏差。當圖紙的技術(shù)要求中標注有精度等級、基本偏差和線形尺寸的一般公差等級要求時,按圖紙要求和企業(yè)標準執(zhí)行。所以,圖1中φ50和90兩個尺寸的未注公差我們按照以上要求選為h12和js12(±0.175)。
下面,我們來講述一個按中限編程方法優(yōu)化裝配間隙的實例。圖3是梅花聯(lián)軸器主動端的1/4俯視簡化圖。
梅花聯(lián)軸器(圖4)由3個主要零件組成:1.主動端;2.聚氨酯彈性梅花體; 3.從動端。3個零件裝配后,要求不能有徑向間隙。試制的第一批梅花聯(lián)軸器,由于裝配過盈量較大,各零件之間裝配時需要很大的外力壓入。該聯(lián)軸器主要在采煤用刮板機上使用,在煤礦井下維修時拆裝都很困難,所以必須改進、優(yōu)化裝配間隙。3個零件中,聚氨酯彈性梅花體是外購件,尺寸不能改變。經(jīng)過對主動端和從動端零件的檢測,發(fā)現(xiàn)與聚氨酯彈性梅花體配合的主要尺寸12-φ58都處于最小極限尺寸,其數(shù)控銑削加工程序也是按照基本尺寸φ58編寫的,沒有考慮公差帶的影響因素。
首先,按中限編程的方法,對數(shù)控銑削加工程序進行了修改。將φ58尺寸修改為(φ58+φ58.19)÷2=φ58.095。按修改后的程序,加工主動端和從動端各一件與聚氨酯彈性梅花體進行裝配,感覺仍然偏緊,但已經(jīng)可以用手錘敲擊人工拆裝了。
以φ58.095為下限,φ58.19為上限,再次計算其中間值:(φ58.095+φ58.19)÷2=φ58.1425≈行裝配,感覺偏松,但仍有過盈量,可以用木錘敲擊人工拆裝。
最后,以φ58.095為下限,φ58.143為上限,再次計算其中間值:(φ58.095+φ58.143)÷2=φ58.119。按φ58.119修改程序,加工完零件后進行裝配,感覺松緊適度。用此方案編制了梅花聯(lián)軸器系列產(chǎn)品的加工程序,至今產(chǎn)品質(zhì)量穩(wěn)定可靠。
從以上兩個實例可以看出,按照零件尺寸“中限”編程、對刀加工零件,不僅產(chǎn)品的合格率高,也是優(yōu)化產(chǎn)品裝配間隙的最佳方法。
參考文獻
[1] 聞邦椿,機械設(shè)計手冊,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0.1.
[2] GB/T1182-1996,《形狀和位置公差》.
[3] GB/T 1804-2000,《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線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作者簡介
張金峰,女,漢族,1977年出生,山東礦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主要從事數(shù)控編程、機械設(shè)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