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英,于秀杰,蘇建明 (.遼寧省大連市金州新區(qū)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遼寧大連 6000;.遼寧省林業(yè)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遼寧沈陽 0804;.大連市林業(yè)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遼寧大連 60)
?
遼寧地區(qū)林業(yè)有害生物雙條杉天牛風險分析
王鳳英1,于秀杰2,蘇建明3(1.遼寧省大連市金州新區(qū)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遼寧大連 116000;2.遼寧省林業(yè)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遼寧沈陽 110804;3.大連市林業(yè)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遼寧大連 116021)
摘要對遼寧地區(qū)林業(yè)有害生物雙條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Motschulsky )]進行定性和定量風險分析。結果表明,雙條杉天牛在遼寧地區(qū)危害影響農林生產,其風險評估值(R)為2.10,屬于重度危險性林業(yè)有害生物,建議將其列為遼寧省補充林業(yè)檢疫性有害生物。
關鍵詞林業(yè)有害生物;檢疫性;雙條杉天牛
Risk Analysis of Forest PestSemanotusbifasciatus(Motschulsky) in Liaoning District
WANG Feng-ying1, YU Xiu-jie2, SU Jian-ming3
(1. Forest Pest Quarantine Station in Jinzhou New Area, Dalian, Liaoning 116000; 2. Preven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of Liaoning Forest Pest, Shengyang, Liaoning 110804; 3. Preven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of Dalian Forest Pest, Dalian, Liaoning 116021)
Abstract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isk analysis of forest pestSemanotusbifasciatus(Motschulsky) was carried out in Liaoning District. Result showed thatS.bifasciatusaffected the agro-forestry production in Liaoning District. And its risk assessment value wasR=2.10. Therefore,S.bifasciatusbelonged to forest pest with severe risk. It was suggested thatS.bifasciatusshould be listed as the supplement forestry quarantine pest in Liaoning Province.
Key wordsForest pest; Quarantine;Semanotusbifasciatus(Motschulsky)
雙條杉天牛屬鞘翅目天??铺炫喛?,寄主為松柏類植物。該蟲在北方地區(qū)主要為害柏類樹木,是松柏科植物的一種毀滅性蛀干害蟲。幼蟲主要為害直徑超過4 cm的苗木及林木,主要有檜柏、龍柏、側柏。近年觀察發(fā)現該蟲也為害爬地柏,并且還為害直徑小于4 cm的苗木枝條,致使樹勢衰弱,針葉逐漸枯黃,常造成樹干枝條風折,直至整株枯死。該蟲危害部位多在2 m以下,略偏集中在根部和根頸部,嚴重時樹冠全部枝條均受害。雙條杉天牛多是隱藏在樹干中危害,初孵幼蟲在木栓層危害,之后進入木質部表面,形成彎曲不規(guī)則的扁平蟲道,前蛀后填,蟲道內布滿黃白色木屑和蟲糞,被害處僅排出極少量木屑,樹干表面沒有排糞孔,不易發(fā)現,所以防治困難。該蟲危害具有暴發(fā)性和毀滅性,是危害柏類的毀滅性蛀干害蟲,一旦發(fā)生,危害十分嚴重,傳播擴散速度快,可使數十年生的檜柏樹在較短時間內死亡[1-4]。該蟲在遼寧省以1年發(fā)生1代為主,成蟲在樹干木質部蛹室內越冬,少數2年1代,以幼蟲態(tài)滯育于木質部邊材蟲道內越冬[1-6],危害十分嚴重。鑒于此,筆者對遼寧省雙條杉天牛進行了定性和定量風險分析,以期為相關部門開展雙條杉天牛防治工作提供參考。
1風險評估
1.1分布和管理
1.1.1國內分布情況。該蟲在國內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安徽、山東、湖南、江蘇、廣東、福建、北京、天津薊縣、內蒙包頭等地,2004年吉林長春雕塑公園檜柏在外來調運苗木發(fā)現了該蟲。1986年在遼寧大連首次發(fā)現該蟲,之后相繼在錦州、鞍山撫順、阜新和朝陽喀左有發(fā)現,主要寄主是苗圃內外地引進的檜柏、龍柏、側柏、爬地柏[1-3,5-6]。
1.1.2控制措施。
1.1.2.1加強檢疫。雙條杉天牛通過成蟲飛行進行局部擴散,傳播距離有限,但其成蟲、卵、幼蟲、蛹可通過苗木、木材運輸進行遠距離擴散,故應加強檢疫[7-9]。
1.1.2.2防治方法。
(1)涂白預防。越冬成蟲外出前,用涂白劑涂刷2 m以下樹干,預防成蟲產卵(涂白劑制作:生石灰、硫磺粉、食鹽、水按照比例1∶1∶0.05∶4煮制而成)。成蟲產卵后可在樹干上涂抹50%的1605乳劑1 000倍稀釋液,有一定殺卵效果[9-10]。
(2)餌木誘殺。餌木誘殺成蟲。2月上中旬初伐除樹勢衰弱寄主樹(檜柏等)枝干,月底將徑粗超過3 cm的枝干截成70 cm左右的木段,3月中旬當日最高溫度達14 ℃以上時,將木段用25%溴氰菊酯100倍稀釋液浸泡后放在樹勢較弱和新植檜柏、龍柏等寄主樹林間及其周圍誘殺。林間設餌木引誘成蟲可使受害率降低3.4%。利用雙條杉天牛引誘劑能夠引誘部分成蟲,對古樹起到一定保護作用,但大面積應用成本較高,并且受氣象因素影響較大[3,6,10-12]。
(3)刮皮涂藥或注空灌藥防治。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幼蟲期可采用刮皮涂藥毒殺法,用刀在天牛幼蟲危害的樹干基部不同方位剖開10~15 cm長的刀口2~3處,深達木質部,然后用棉簽等蘸藥原液3~4 mL,夾在切口處。藥劑可選用氯胺磷、50%甲基氧化樂果乳劑,或在樹干基部不同平面3點注孔1~2 cm,灌入3~5倍氧化樂果,外用泥漿封口[9-10,13]。
(4)噴藥防治。對圃地初孵幼蟲或幼齡幼蟲采取樹干噴藥。此時幼蟲以為害樹皮為主,可采用50%甲基氧化樂果、20%殺死菊酯、20%甲氰菊酯、2.5%溴氰菊酯1 000~1 500倍稀釋液,噴射樹干,或重點噴射流脂處至樹皮濕透為止,殺蟲效果良好。
成蟲羽化期樹干噴灑1%綠色威雷Ⅱ號200倍稀釋液殺滅成蟲,有蟲株率、蟲口密度和受害死亡率較對照分別降低18.5%、2.5頭/株和7.4%[10,13]。
(5)清除感蟲植株。及時清除并處理感蟲植株和枯死樹木,以減少蟲源。進行疏伐,伐除衰弱木、頻死樹木,減少成蟲產卵場所。伐樁力求降到最低,最好連根清除。所有清理樹木枝條要及時運出林地并做銷毀處理[9]。
1.2擴散蔓延的可能性雙條杉天牛遠距自然傳播幾率不太大,但通過人為引種可遠距離傳播。遼寧地區(qū)及吉林長春發(fā)現的雙條杉天牛絕大部分是外引苗木,所以要嚴把檢疫關,切斷人為傳播。
1.2.1寄主植物及其分布。雙條杉天牛在北方地區(qū)寄主植物為檜柏、龍柏、側柏、爬地柏等柏類植物[2,4-5,12-13]。
1.2.2在全國的適生性、抗逆性和適應性分析。雙條杉天牛適應性、抗逆性均較強。遼寧省于1986年在大連首次發(fā)現該蟲,主要發(fā)生在苗圃地從外地引進的檜柏、龍柏等柏類植物上,遼寧省滿足其生存繁殖所需條件。
1.2.3傳播渠道。
1.2.3.1自然傳播。雙條杉天牛成蟲具有飛翔能力,但飛翔能力不強,遠距離自然傳播可能性不大[14]。
1.2.3.2人為傳播。雙條杉天牛遠距離傳播是通過人為傳播。特別是近些年隨著綠化工作的開展,一些城市大量引進柏類樹種,加快了其傳播速度[10,15]。
1.3目前我國天敵分布情況及制約能力雙條杉天牛天敵主要有啄木鳥,以及腫腿蜂科和繭蜂科天敵昆蟲。病原真菌有蟲霉屬病菌。有記載安徽地區(qū)分布偏多,其他地區(qū)記載較少[16]。
1.4對經濟和非經濟方面的影響
1.4.1在國內的危害情況。1986年在遼寧大連首次發(fā)現,主要發(fā)生在苗圃地從外地引進的檜柏、龍柏、側柏、爬地柏上。2008年天津的津薊高速公路綠化帶新栽植的檜柏有蟲株率達85%,死亡率達70%。2004年吉林長春雕塑公園的624株檜柏上發(fā)現雙條杉天牛,受害397株,受害株率達63.6%[10,13]。
1.4.2潛在的經濟影響。一旦傳入,將造成原有柏類樹木逐漸感蟲直至全部死亡。
1.4.3非經濟方面的潛在影響。雙條杉天牛危害柏類樹木直接影響景觀美化,將會造成一系列不良的社會和生態(tài)效應。
1.5檢疫和鏟除的難度加強檢疫,防止蟲源流入。蟲源一旦傳入,根治困難。銷毀感蟲植株是目前徹底鏟除的唯一途徑[7-8,13]。
1.6定量評估遼寧省林業(yè)危險性有害生物風險分析指標體系及權重值見表1。
表1 遼寧省林業(yè)危險性有害生物風險分析指標體系
接下表
準則層的量化計算:
P1= 0.3×P11+0.7×P12=1.60
P3=0.4×P31+0.4×P32+0.2×P33=2.20
P4=Max(P41,P42,P43)=2.20
P5=(P51+P52+P53)/3=1.97
目標層的量化計算:
2風險管理
加強檢疫,防止蟲源傳入。一旦發(fā)現傳入,及時銷毀感蟲植株,最好連根清除。
3結論
通過風險分析,雙條杉天牛的風險綜合評價值為2.10,屬于重度危險性林業(yè)有害生物,建議將其列為遼寧省補充林業(yè)檢疫性有害生物。
參考文獻
[1] 王小軍.雙條杉天牛預測預報的研究[J].中國森林病蟲,2008(1):15-17.
[2] 姚玉領.側柏生態(tài)防護林雙條杉天牛生物學特性觀察及防治對策研究[J].河北林業(yè)科技,2007(3):27-28.
[3] 周經玉,李承德,楊耀長.雙條杉天牛發(fā)生規(guī)律及綜合防治技術研究[J].山東林業(yè)科技, 2012(4):38-42.
[4] 于賀艷.遼西地區(qū)檜柏雙條杉天牛防治實驗[J].遼寧林業(yè)科技,2013(2):27-28.
[5] 劉仲仁,賀偉生,潘華,等.包頭地區(qū)雙條杉天牛生物學特性初步研究[J].內蒙古林業(yè)科技,1997(2):43-45.
[6] 顧玲.側柏雙條杉天牛發(fā)生規(guī)律調查及防控技術[J].河北林業(yè)科技,2013(3):32-34.
[7] 牛廣瀑.雙條杉天??臻g分布規(guī)律及防治技術[J].中國森林病蟲,2008(4):15-17.
[8] 郭斌.雙條杉天牛檢疫檢驗與除害處理技術[J].中國林副特產,2008(4):66.
[9] 李富學,孫新杰,魏文昌,等.雙條杉天牛生物學特性及綜合治理[J].森林病蟲通訊,1999(2):27-28.
[10] 張闖令,王鳳英,崔娜.雙條杉天牛生物學特性及綜合防治[J].遼寧農業(yè)科學,2008(4):58-59.
[11] 陶萬強,郭一妹,禹菊香,等.雙條杉天牛引誘劑林間引誘效果研究[J].中國森林病蟲,2009(1):39-41.
[12] 何邦令,牛廣瀑,顧克鎖,等.雙條杉天牛的研究[J].山東林業(yè)科技,2002(3):10-13.
[13] 張紹青,王志海,張艷紅,等.雙條杉天牛在薊縣的發(fā)生與防治[J].天津農業(yè)科技,2009(4):33-34.
[14] 胡長效.我國雙條杉天牛研究概況[J].河北果樹研究,2003(4):389-394.
[15] 高蘇嵐,許志春,弓獻詞.雙條杉天牛研究進展[J].中國森林病蟲,2007(3):19-22.
[16] 徐光余,方先安,梁修山,等.雙條杉天牛種群數量消長規(guī)律的研究[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2000,27(4):368-373.
中圖分類號S 7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16)06-134-03
收稿日期2016-02-14
作者簡介王鳳英(1964- ),女,遼寧大連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從事林業(yè)有害生物防治檢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