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金達
年近古稀的陳老先生是我的鄰居。他已經成家的一對兒女的日子都過得很不錯,老伴又十分能干,家里的事里里外外用不著他操半點心。
俗話說:“靜極思動”。那天,陳老先生沿著我家門前的小河散步,看到河邊有一位鶴發(fā)童顏的老者正在專心致志地垂釣,就好奇地站在旁邊看。那位老者一會兒功夫就釣了好幾條活蹦亂跳的河鯽魚。陳老先生佩服得五體投地,兩只手也癢癢起來,他拿出十二分的誠意,懇求那老頭教他如何釣魚。
有道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那老頭終于答應收他為徒,向陳老先生傳授有關垂釣的知識。諸如:如何選擇釣魚的位置、什么魚餌魚最愛吃、怎樣看浮標提魚竿,等等。陳老先生覺得還不太過癮,為了提高自己的垂釣理論水平,他還特地跑到市新華書店買了幾本有關釣魚的書。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攻讀,他的有關釣魚的理論知識可謂突飛猛進,和別人談起垂釣時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儼然是一位垂釣的行家里手。
為了把理論付諸實踐,陳老先生又是一通忙碌:先是買折疊式魚竿、盛魚的塑料桶、一條專門用于釣魚的小板凳,然后又拿了一把小鋤頭到處挖蚯蚓。最后,應該是他閃亮登場的時候了。從此,只要是天氣晴朗,我家門前的那條河邊就能看到陳老先生垂釣的身影。
但理論與實踐之間總有那么一段距離。有一個星期天,陳老先生在我家門前釣魚,我閑著沒事,就站在旁邊看了一會兒。我發(fā)現那些魚好像并不垂青我們這位“垂釣理論家”,有好幾次陳老先生自信滿滿地提起魚竿,釣到的魚卻只有我的小指頭那么粗。終于有一次,浮標忽然沉甸甸地直往下沉,他欣喜若狂地提起魚竿,上鉤的竟然是一只破塑料袋!這一結果多少使陳老先生有些沮喪。只聽他不知低聲罵了一聲什么,然后從魚鉤里解下那個塑料袋,又十分細心地重新裝上魚餌……
快中午的時候,我又去看了看他的勞動成果,塑料桶里小指頭那么粗的魚倒有幾十條,除此之外,尚有一條兩寸來長的河鯽魚在那里悠閑地游來游去。那條河鯽魚大概是老天爺被他的執(zhí)著所感動,特地獎勵他的。正在這時,他的老伴來叫他吃飯,也順便看了看那個塑料桶,只聽見她嘟噥了一句:“這魚,喂貓倒差不多?!标惱舷壬缓脤擂蔚亍昂俸佟鄙敌茁暋?/p>
終于有一天傍晚,陳老先生高高興興地拎著那個塑料桶回了家。那天他可以說是滿載而歸,桶里大大小小的河鯽魚足足有兩斤,他老伴笑逐顏開地夸獎他。我看著他得意洋洋的神情,很為他的釣魚技術變得如此精湛而驚訝,心想:“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了!”但幾天后,一個知情人告訴我:那些魚事實上是陳老先生考慮到每天總是忙忙碌碌卻無功而返,在老伴面前面子上總有點過不去,于是向那位教他釣魚的師傅買的。我這才茅塞頓開。
又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早上,陳老先生收拾好他的那幾件釣魚用的寶貝,哼著越劇早早地出門釣魚去了。我望著他漸行漸遠的背影,心想:“其實,晚年的人生所追求的就是那種快樂、恬靜的心境。即使成不了行家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