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詠霞
生活中,不到40歲就挺著“將軍肚”的人比比皆是,高膽固醇、血脂異常的患者越來越多。血脂異常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和高血壓一樣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血脂是血液中脂肪類物質的總稱,包括膽固醇、三酰甘油、磷脂等,在血液中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影響血脂的主要因素有飲食、飲酒、吸煙、肥胖、年齡、性別、情緒及應激、藥物等,當血液中膽固醇或三酰甘油水平過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過低時,即為高脂血癥,包括高膽固醇血癥、高三酰甘油血癥及復合性高脂血癥。
血脂異常最直接的損害是加速全身動脈粥樣硬化,因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動脈供血、供氧,一旦動脈被粥樣斑塊堵塞,就會導致嚴重后果。大量研究資料表明,血脂過高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多個因素中最危險的因素之一,是誘發(fā)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卒中等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早期預防高脂血癥,可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維持良好的身體健康。高脂血癥還可引起高血壓、糖耐量異常,是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血脂異常還可導致脂肪肝、肝硬化、膽石癥、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圍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癥等。
由于血脂異??梢栽谙喈旈L的時間內無癥狀,常不易被人察覺,甚至有的人即使知道自己血脂高也不治療,很多患者直到發(fā)生心肌梗死或腦梗死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有高脂血癥。已患有冠心病或腦卒中、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及吸煙者,有心肌梗死、腦卒中、高血脂家族史者,以及絕經后女性、40歲以上男性為血脂檢查的重點人群,建議每年進行血脂檢查;缺血性心臟病及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高危人群,應每半年至少測一次血脂。三酰甘油偏高與飲食的關系較密切,低脂飲食控制后再復查,血脂多會下降或正常,如果三酰甘油仍明顯增高,應到心血管科就診。
調節(jié)后血脂仍高于正常值,或有冠心病等危險因素者,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不同的人血脂控制的目標值是不同的,這是依據(jù)冠心病患者的危險程度定的,并非常規(guī)體檢時化驗單上顯示的數(shù)據(jù),因此,治療需在正規(guī)醫(yī)院專科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臨床研究表明,選擇他汀類藥物適度調脂,不僅有利于預防血脂異常人群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而且有利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穩(wěn)定或消退,可明顯降低植入冠脈支架術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與病死率。常用的他汀類調脂藥主要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降脂藥還包括貝特類藥物、煙酸類藥物、膽酸螯合劑、膽固醇吸收抑制劑,應針對不同適應證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以達到降低血脂至達標的目的。
目前已發(fā)現(xiàn)有降血脂作用的中藥90余種,中醫(yī)降血脂和西醫(yī)降血脂的機制不一樣,中醫(yī)是從整體上調整陰陽氣血的平衡、臟腑的功能,疏通經絡而達到祛邪扶正、防病治病的目的。中醫(yī)的治療是多方面的,除藥物外,還包括針灸、推拿、熏洗、敷貼、食療等。血脂異常是與生活習慣關系較密切的疾病,其治療是長期的。血脂異常者應該在心血管專科醫(yī)師的指導下采取相應措施,根據(jù)個體差異,適時調整,才能取得確切療效,達到預防、保健、治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