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妍 國網(wǎng)嘉興供電公司
一種輸電線路特殊接線方式對線路距離保護影響研究
徐 妍 國網(wǎng)嘉興供電公司
本文建立了同桿雙回輸電線路串接入單回輸電線路的數(shù)學模型,并就這一接線方式對線路距離保護的影響進行了深入研究,希望這一研究能夠為我國單回線中間串入雙回線的輸電線路接線方式完善帶來一定幫助。
同桿雙回輸電線路;單回輸電線路;線路距離保護
之所以會出現(xiàn)單回線中間串入雙回線的輸電線路接線方式,主要是為了在不增加相應斷路器前提下,增加輸電線路的輸送能力。雖然這種新的接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資金的消耗,但其本身對線路距離保護性能造成的影響,卻必須引起我們重視。
在雙回線串接入單回線的結構中,線路中的變電站同時也將作為線路保護安裝處,而想要確定具體的雙回線串接入單回線的節(jié)點,我們就必須根據(jù)實際雙回線的具體電氣位置決定。在這類雙回線串接入單回線的接線結構中,單回線部分故障、雙回線部分的單回線故障和雙回線部分的跨線故障是這一接線結構主要的三種故障形式,這幾種故障形式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1]。
想要較好的完成本文就單回線中間串入雙回線的輸電線路接線方式對線路距離保護影響所展開的研究,我們就可以從測量阻抗的角度出發(fā),以此分析單回線中間串入雙回線的輸電線路接線方式對線路距離保護造成的影響。
2.1 單回線部分故障
上文中筆者曾提到雙回線串接入單回線結構存在著三種典型的故障形式,而單回線部分故障就是其中之一,這一故障一旦發(fā)生,我們就需要考慮雙,回線零序互感的影響,此外該故障與常規(guī)單回線故障分析完全一致,故此本文不對這一故障進行詳細敘述。
2.2 雙回線部分的單回線故障
除了單回線部分故障外,雙回線部分的單回線故障也是雙回線串接入單回線結構存在著三種典型的故障形式之一,為了能夠較好的對這一故障進行測量阻抗分析,筆者以某雙回線部分的單回線故障呈現(xiàn)的三相故障、相間和單相故障為例進行故障分析說明。在這一故障分析中,筆者首先設兩側的系統(tǒng)電源為與,將系統(tǒng)阻抗設為與,當這一接線出現(xiàn)三相故障時,我們就能夠得到方程,這一方程中的K指的是故障點位置系數(shù),而結合這一方程,我們對三相故障進行的分析能夠清楚的發(fā)現(xiàn)這一故障與單回線基本一致,只是增加了相鄰線路的分支影響??偟膩碚f,雙回線部分單回線出現(xiàn)故障問題時,故障點位置、線路之間的零序互感以及負荷情況都可能是引起這一故障的原因[2]。
2.3 雙回線部分的跨線故障
除了上述兩方面的故障外,雙回線部分的跨線故障也是回線故障也是雙回線串接入單回線結構存在著三種典型的故障形式之一,為了對這一故障進行較好的測量阻抗分析,我們可以先在這一線路的雙回線部分采用六序分量法,這樣就能夠較好的得到線路中的保護測量電壓和電流。而在六序分量法的具體應用中,我們能夠清楚的發(fā)現(xiàn),當線路結構確定后,測量阻抗主要與故障點位置和系統(tǒng)方式有關。
3.1 測量阻抗軌跡計算
結合上文所進行的研究,我們了解到測量阻抗的誤差與負荷情況、系統(tǒng)方式以及故障點位置有關,雖然這一關聯(lián)與線路結構確定有著較強的聯(lián)系,但多維度參數(shù)決定故障點確實毋庸置疑的,所以在具體的測量阻抗軌跡計算中,我們就可以通過編制計算沿線故障測量阻抗軌跡的軟件,完成這一計算。
3.2 距離保護受到的影響
結合上文中筆者進行的相關論述,我們能夠清楚發(fā)現(xiàn),之所以單回線中間串入雙回線的輸電線路接線方式很容易出現(xiàn)各類故障,主要是由于線路的均勻性被破壞所致。在欠范圍距離保護中,將雙回線部分等值為單回線,就能夠較好的保證其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雙回線部分故障很容易引發(fā)欠范圍距離保護靈敏度降低;而在超范圍距離保護中,雙回線部分故障很容易引發(fā)本線故障,這是由于超范圍距離保護主要強調其靈敏性所致[3]。
本文就單回線中間串入雙回線的輸電線路接線方式對線路距離保護造成的影響進行了具體研究,這一研究中筆者對距離保護受到的影響進行了詳細論述,而為了解決這一影響所引發(fā)的問題,筆者建議應用定值整定優(yōu)化方案或是保護改造方案的方式,這樣就能夠較好的解決單回線中間串入雙回線的輸電線路接線方式對線路距離保護造成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本文雖然提出了這類接線方式影響的解決辦法,但規(guī)劃時應盡量避免這類接線方式出現(xiàn)。
[1]趙青春,李志宏,謝華,吳懿雯,李園園,朱曉彤,劉奎.一種輸電線路特殊接線方式對線路距離保護影響研究[J].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2015,08:115-123.
[2]曾耿暉,蔡澤祥,劉為雄,陳橋平.同塔線路接地距離保護測量阻抗特性分析[J].廣東電力,2010,10:24-28+79.
[3]劉宏君, 左金泉,岳蔚,等.同桿并架帶弱饋線路保護問題分析[J].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2010,38(10):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