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溧水區(qū)新區(qū)小學 程金燕
善待錯誤:綻放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另一種“精彩”
江蘇省溧水區(qū)新區(qū)小學 程金燕
小學語法知識比較枯燥且煩瑣,學生在學習中難免顧此失彼,練習中的錯誤現(xiàn)象比比皆是。如果對學生的錯誤放任不管,學生水平將難以提高,因此,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利用這些錯誤,善于變“錯”為寶,以“錯”促學。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錯誤
小學英語語法知識比較零碎,系統(tǒng)性不強,再加上學生缺乏管理英語錯題的策略和能力,因此很容易在英語語法學習中出現(xiàn)“屢錯”現(xiàn)象。然而,英語錯題其實是一種有價值的學習資源。學生對錯題如果能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和有效的管理策略,將會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下文筆者將會以具體例子簡述如何變“錯”為“寶”。
以譯林版牛津《英語》六年級下冊第4單元checkout time板塊的內(nèi)容為例。備課時,筆者考慮到該課時內(nèi)容相對簡單,因而在教學時就將其放在練習課上,讓學生仿造例句寫句子。但等到改作業(yè)時,筆者發(fā)現(xiàn)問題相當多。
針對學生的錯誤,筆者總結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1)懶于思考
有幾個學生直接將例句抄寫了兩遍,怕思考、怕動腦筋。
(2)單詞抄寫錯誤
有幾個學生在寫句型的時候,少寫了一個單詞或者某一個字母,或者出現(xiàn)標點符號寫錯、漏寫的情況。
(3)語法錯誤
①分不清所用的是可數(shù)名詞還是不可數(shù)名詞,看到名詞就直接加s。
②弄不清is there、are there的用法,且因為分不清,所以想怎么用就怎么用,隨意性很強。
③對于問句中的“一些”,學生不知道該用some還是any。
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種種錯誤,筆者在課后進行了反思: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看似簡單,實則包含的內(nèi)容很多。學生出現(xiàn)了這么多的錯誤,說明這節(jié)課上得很失敗。對錯誤進行分析后,筆者發(fā)現(xiàn):首先,有些錯誤是可以規(guī)避的,譬如抄寫錯誤,或者因為沒聽清教師指令而造成的錯誤;其次,大部分錯誤為語法錯誤,而這些語法錯誤又包括詞法和句法錯誤。在本課時中,如果要掌握句型,就需要掌握下面幾項內(nèi)容:(1)名詞的單數(shù)與復數(shù);(2)there be句型的一般疑問句的用法以及回答;(3)表示“一些”,一般疑問句中應該用any;(4)在小學階段,語法教學內(nèi)容包括:意義、使用、形式三個方面。小學生學習語言的特點是先關注語言的內(nèi)容、意思,而忽略語法形式。有人提出: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要遵循“意義先行”原則。首先,要給學生大量地輸入語言,使他們感知語言的意義,然后嘗試運用語言,在這個過程中形成對語言形式的認識。在這個過程中不排斥教師對語言規(guī)則的講解,但要遵循意義先行的原則。另外,小學語法教學要少學用法(即語法規(guī)則,usage),多學使用(即use)。
另外在語法教學上,英國專家提倡采用這樣的教學順序:首先,讓學生在一個有意義的情境中(meaningful context)理解所教語法項目的意義;然后,提供足夠的機會讓學生在較真實的語境中進行交際性活動,運用所學的語法項目;最后,在學生理解并會運用的基礎上,教師把其注意力吸引到語法規(guī)則上來,進一步鞏固所學的內(nèi)容。這一提法正好切合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的理念。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的教學設計與教學活動都要符合學生的本能與天性。生動有趣、重在實踐的語法教學方法有助于營造出人性化的教學環(huán)境,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還有利于學生身心、情感的健康發(fā)展。
參照上述觀點,針對本課時的這幾點語法知識,筆者認為在以后的教學中對語法知識的梳理可以是這樣的:
(1)教學形式多樣化
小學生天性喜歡好玩的東西,過于嚴肅機械的練習不能引起他們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應盡可能摒棄直接、機械的練習,多提供機會讓學生在有意義的、生動有趣的情境中練習和運用所學的新語法。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講故事、做游戲的方法來幫助他們了解以及掌握所要學的語法知識。
(2)使用機會多創(chuàng)設
學生不能明確詞句的用法,原因往往在于平時使用少:聽得少、說得少,因而影響到對用法的理解。因此讓學生多說是非常必要的,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交流,所以教師在平時就應該多給學生一些交流的機會。每當學到一項新的語法知識時,就應該用反復操練的形式讓學生進行練習,使其印象深刻。
(3)表現(xiàn)形式多樣化
一個語法知識點學完以后,如若立即進行檢查,通常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可以正確回應,因為小學生的瞬時記憶非常好。那么就此判斷他們已經(jīng)掌握可以嗎?當然是不行的。為了加深鞏固,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進行整合、判斷、鞏固、強化。
(4)互動也會有驚喜
語法知識從學習到掌握是一個比較枯燥的過程,盡管如此,有些學生還是學得比較好。我們可以給學得好的學生提供一些展示的機會,讓他們介紹自己的學習心得和方法。有時候學生之間的溝通會更簡單、直接、直觀。
(5)知識的積累,串聯(lián)很重要
很多語法知識都是原來學過的內(nèi)容。比如本課時中的there be句型、比如一般疑問句中some應該改寫成any等。把語法條目抽出來講的時候,學生們都知道,可一旦放到句子里面,就容易出錯,歸根結底還是由于不夠熟練。我們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語言學習也一樣。如果我們天天說、天天使用語言,那么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犯錯誤,其實也是一種成長的過程,對教師、對學生都不是壞事。對于教師來說,可以從學生的錯誤中看到自己教學上的不足,從而根據(jù)學生的錯誤調整教學;對于學生來說,語法知識的積累,本身就是一個過程,只有不停運用,在錯誤中成長,往后的運用才會越來越順暢。
金玥. 2016. 小學英語錯題本的學習價值與運用[J]. 瘋狂英語(教學版)(2):95-96.
熊偉. 2015. 小學英語習作錯題的原因分析與應對[J]. 吉林教育(26):128.
張未. 2013. 小學生英語學習錯題本的價值與利用[J]. 基礎教育研究(1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