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云
在教授修訂版PEP(三起)四年級下冊Unit 1 My school時,筆者嘗試著開發(fā)和利用了一些教學資源為課堂服務,既節(jié)約了教學時間,又提高了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下面談談我的一些做法。
筆者通過研讀教材、研究學情,了解到本單元要求掌握的句型有:“Where is...?It’s on the first/second floor.The...is next to the...Is this/that...?Yes,it is./No,it isn’t.”圍繞這些教學內容,筆者想到了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學校,利用學校這個鮮活的語言素材來呈現(xiàn)新課,一定能引起學生的共鳴,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于是筆者畫出了學校綜合樓平面圖(如圖一),利用它來呈現(xiàn)和操練本單元A和B部分Let’s talk的重點句型。圖中還有五間房沒做任何標記,教師可以用來繼續(xù)操練本單元的重點句型。課標要求兩節(jié)課掌握的教學內容,筆者用“學?!边@個資源后,一節(jié)課就完成了,而且學習效果很好。
圖一
英語教材是英語課程資源的核心部分,教師要深入了解教材所提供的資源,站在學習者的角度去分析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與特點,讓資源在提高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上發(fā)揮最大效用。
比如本單元教材第四頁下面Look,ask and answer就是這樣安排的(如圖二)。這種問答對于英語基礎好的學生來說,沒有挑戰(zhàn)性,更不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所以在練習時,筆者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適當增加新的內容,并給予口頭表揚。這樣兼顧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語言變得豐富多樣,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得到了有效培養(yǎng)。
圖二
新課程提倡以學定教。在日常教學中關注、發(fā)掘、利用學生資源,不僅有利于以學定教的實施,而且可以以此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本單元新課快結束時,我布置了這樣一項作業(yè):在課外設計自己理想中的學校,在課堂中與班里的好朋友交流。學生非常喜歡這樣的作業(yè),他們發(fā)揮想象力,設計出各式各樣的學校。課堂上,教師利用一學生設計的學校(如圖三),示范展開交流如下:
T:Look at this picture.Whose school?
S1:It’s my school.
T:Can we visit your school?
S1:Sure.Welcometomy school.
T:Wow!Your school is so beautiful.
S1:Thank you.
T:Is this the art room?
S1:No.it isn’t.It’s the music room.
T:Where is your classroom?
S1:Look,it’s here.It’s on the second floor.It’s next to the library.
T:Cool!
圖三
教師示范之后,學生與自己的好朋友談論理想中的學校。學生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他們之間又存在信息差,這種真實的交流能有效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