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顥 王鑒 劉沛 張有為 (首都體育學院,100191)
?
2015年第一屆亞洲大學體育強化培訓班學習報告
成顥 王鑒 劉沛 張有為 (首都體育學院,100191)
2015年12月28日至2016年1月5日,第一屆亞洲大學體育強化培訓班在韓國檀國大學天安市校區(qū)舉行。來自11個國家或地區(qū)的30多名學員參加了此次培訓。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派出由首都體育學院四名教師組成的中國代表團參加了此次培訓。在培訓中,四名教師全程認真參與學習和討論,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和其他國家或地區(qū)的學員在課上課下積極互動交流增進了各國家之間文化和體育的交流理解。
亞洲大學體育強化培訓班每兩年舉辦一次,此次為首屆,旨在通過課程培訓和交流,加強亞洲個國家之間的交流,進一步促進亞洲地區(qū)大學生體育事業(yè)的持續(xù)健康的發(fā)展。
(一)活動概況
本次為第一屆亞洲大學體育強化培訓班,是由亞洲大學生體育聯合會(以下簡稱亞大體聯或AUSF)主辦、韓國大學生體育聯合會(以下簡稱KUSB)承辦。本次培訓主要圍繞體育相關學科展開,包括體育管理、體育外交、運動康復等,同時還安排參觀韓國跆拳道及雪上項目國家訓練基地。同期,亞大體聯還將在這里召開執(zhí)委會會議,主要討論2016年賽事安排及2016年換屆代表大會籌備工作等。
(二)數據分析
1.參會人員構成:各國參與者分別為:中國4人(2男2女)、伊朗2人(男)馬拉西亞2人(1男1女)、臺灣2人(女)、香港2人(女)、韓國8人(6女2男)、菲律賓4人(3男1女)、新加坡3人(女)、孟加拉3人(男)。
2.授課教師分布:此次培訓授課教師來自香港、馬來西亞、韓國、中國和新加坡,共計19名(見下表)
第一屆亞洲大學體育強化培訓班授課教師分布表
本國授課教師占了總人數的大部分為79%,雖然其中一部分韓國授課教師目前在國外執(zhí)教,亦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考慮到亞洲各國比鄰,在思維方式等方面還是會有一些類似之處,培訓者們則會更希望能有更多亞洲以外的授課教授來傳授或交流不一樣的理念,幫助亞洲大學體育工作者開拓視野。
3.標題中關鍵詞詞頻分析
此次培訓共計21門課程,將課程的標題關鍵詞進行簡單的詞頻分析后(見下圖),可以看到:本次培訓課程標題中出現的最高詞頻是體育(運動),其次是大學,隨后的是管理。
培訓課程標題中關鍵詞詞頻分析統計圖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培訓課程多次出現以外交為主題的課程,誠然,體育在外交層面上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成為學者爭相討論的熱點詞匯也是一個趨勢。同時可以看到,本次安排了領導力方面的課程,這與FISU論壇近幾年來的分論壇主題詞是一致的。
(三)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1.赴韓國國家隊Taereung訓練中心參觀:本次全體培訓學員赴韓國國家隊Taereung訓練中心參觀。據中心副主任Yong-Seok Oh 先生介紹,韓國共計有三個國家隊訓練中心,分別為Taereung訓練中心、Jincheon訓練中心和Taebaek訓練中心。其中,Taereung中心更側重于現服役和待發(fā)展的國家隊隊員,同時還有未成年運動員,并進行科學系統的訓練;其工作任務還有:針對國際比賽設立并執(zhí)行完成切實可行的計劃,為國家隊隊員設定訓練計劃,依據運動員訓練情況提供保險、補貼、補助金的管理服務等。
2.跆拳道課程:本次培訓安排了跆拳道的學習課程。所有學員需要換上專門的跆拳道服方可進入場地進行學習。教練在課程伊始時向學員們介紹了跆拳道發(fā)展的歷史和概況。學員們在學習了基本的套路并通過測試后,方可“結業(yè)”。
3.滑雪活動:本次主辦方安排了半天的滑雪活動,主辦方精心安排了男女兩位教練分別進行動作指導和示范。在活動中,參會者在了解并學習到了滑雪的基本技能和技巧的同時,也了解到了冬季體育項目的特點。
第一,部分授課內容略有重復,會略微影響學員學習熱情,主辦方可以在事先布置妥當,以避免此現象出現。
第二,授課課程可以適當擴大領域范疇,可考慮外請國際大體聯或其他洲的教授專家來進行授課,幫助學員擴寬視野。
第三,本次培訓授課形式還是更側重傳統的一對多的集中授課且課程較為密集,給到學員思考和消化的時間較少,可以考慮劃分為更多的工作坊(workshop),以輕松的小組方式來學習討論,可能更有助于對課程的理解。
第四,建議可以增加安排參觀當地大學或人文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