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倪梅君
淺析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慣用語教學方法
文/倪梅君
在對外漢語的教學工作中,許多的外國學生都抱怨?jié)h語難學,這不僅僅因為漢語的許多詞語發(fā)音相近而意思卻完全不同,還因為在漢語中存在著大量的慣用語。本文主要就漢語慣用語的特性、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慣用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慣用語教學實施方法三個方面展開論述。
特性;問題;策略
隨著近些年來中國改革的深入和對外交流的加深,許多的外國人對于中國的文化具有濃厚的興趣。其中,有許多人把說漢語和用漢語作為了一個重要的課程來學習,對外漢語教學于是成為了一個熱門的工作。但是,許多的外國學生在漢語的學習中出現(xiàn)了不少的問題,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對于漢語慣用語的難以掌握。在漢語的日常使用中,特別是在成人漢語的日常使用中,慣用語往往達到80%以上,所以想要成為一個真正的漢語使用者必須得學好慣用語。
2.1 具有明顯的口語性
首先,漢語慣用語具有明顯的口語性特征。原因是慣用語的來源非常的廣泛,比如歷史文化典籍、神話寓言、方言、成語、歇后語、諺語、專業(yè)的行業(yè)用語等都是慣用語的來源。所以想要學好以慣用語為一個重要內(nèi)容的漢語,不僅需要對于中國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具有非常多的了解,還得對于中國的一些行業(yè)有一些了解。
2.2 具有固定性和靈活性的統(tǒng)一
其次,漢語慣用語具有固定性和靈活性相統(tǒng)一的特性。在漢語慣用語中有許多的詞語是具有固定性的,同時也有許多的詞語具有靈活性的特性。比如:開夜車,既可以指在夜間進行開車,又可以指進行夜間的長時間學習或者工作。穿小鞋既可以指穿了一雙小號的鞋擠腳,又可以指被人故意刁難。
2.3 語意表達的形象性
最后,漢語慣用語具有語意表達的形象性特點。所謂形象性是指把語意的表達進行了生活化的描述和比喻,把一些行為描述得非常貼切、輕松、幽默、含蓄。
3.1 對外漢語教師教學方式的過于簡單化
首先,在對外漢語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是對外漢語教師教學方法的過于簡單化。在許多教師的對外漢語教學中,他們只是帶領外國的學生進行書本知識的簡單學習,比如:朗誦、學習漢語文字、簡單的漢語對話等等。這些方式其實是根本不可能從根本上讓這些外國學生理解漢語慣用語的。
3.2 外國學生對于中國歷史文化的不了解
其次,在對外漢語教學工作中的另一個存在的問題是許多的外國學生對于中國歷史文化的不了解,使得他們無法從根本上對于他們所接觸的慣用語進行深刻地理解。比如:我們在不如意時就會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對于這句來說,外國的學生想要完全弄明白并且在日常的交流中進行運用,首先他就得了解這句話的出處是《史記》中陳勝所說的一句話,然后他得對于中國的歷史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王侯將相都是什么意思,最后才能對于這句話有深刻的理解。
4.1 先聽后說學習漢字
首先,在教學工作中先要外國的學生仔細地對于慣用語進行聽的練習、然后進行說的練習、最后進行寫的聯(lián)系,全面提高其漢語慣用語運用能力。比如:妻管嚴、吃閉門羹、炒魷魚、露馬腳、馬后炮、走后門、打一巴掌揉三揉、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頭等,這些文字既有日常用語、又有歇后語,其中有些文字還比較難寫,更可以讓外國的學生在聽、說、讀、寫、用全面的教學工作中對于慣用語進行全面的學習。
4.2 進行專門的慣用語培訓學習
其次,進行專門的慣用語培訓學習。因為慣用語在日??谡Z交流中的使用非常頻繁,所以要進行專門的培訓學習,特別是進行情景化的慣用語語言模擬訓練。比如:教師可以讓兩個外國的學生在早晨見面中運用慣用語進行問好和交流。比如:一個叫湯姆的學生說:“杰克,我聽別人對我說你昨天又跟女朋友吵架了,用不用我?guī)湍銊駝瘛?。杰克說:“你不用在這馬后炮,我的那個女朋友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頭了?!睖氛f:“你不用這么傷心,好好的與女朋友談談,不要老是吵架,要知道打一巴掌還得揉三揉”。杰克說:“我明白、可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這回她是鐵了心的要與我分開,浪跡天涯了”。湯姆說:“好吧,我非常的明白你現(xiàn)在的心情。這真是應了那句古話了,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啊”。
4.3 閱讀專業(yè)的慣用語書籍并在生活中經(jīng)常應用
最后,加強慣用語專業(yè)書籍的閱讀教學工作,并且在生活中進行經(jīng)常性的使用。比如:《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中就收錄了非常多的慣用語,非常有利于對外漢語中慣用語的教學閱讀工作。比如:出難題、有兩下子、傷腦筋、走彎路、大鍋飯、鐵飯碗等等,通過這些詞匯的閱讀與學習,并且在生活中經(jīng)常運用,就可以讓這些外國學生對于中國的文化與歷史發(fā)展具有一定的了解,幫助其更好地進行漢語的學習并開闊眼界。比如:大鍋飯、鐵飯碗這類的詞匯就具有濃厚的歷史發(fā)展傳統(tǒng)浸潤其中。大鍋飯專門指在過去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困難時期,許多人都在國營單位進行工作,大家一起進行勞動、掙差不多的工資,專指在分配中存在的平均主義現(xiàn)象。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對慣用語在教學中的方法進行認真的研究,不僅可以使教學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還可以使更多的外國學生對于中國的歷史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1] 秦杰茹.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慣用語教學淺論[J].文教資料,2010(25).
[2] 車曉庚. 慣用語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難點與應對策略[J].語言文字應用,2006(S2).
[3] 李亞樓.對外漢語慣用語教學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3.
[4] 項琨.對外漢語慣用語教學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
[5] 黨清心,習覓哲.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漢語慣用語教學策略[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11).
倪梅君(1974-),上海人,華東師范大學講師,研究方向:對外漢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