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讀書郎
佚 名
童年的樂趣是短暫但也是無限的,那是一生中少有的“放蕩”與自由,完全自我的一種快樂與美好,也是兒童少年成長的一段不可缺少的路程。
凡是讀書郎,早上趕學(xué)很匆促,在校上課也緊張,最值得向往同時也感到放松的就是放學(xué)路上:一天的課業(yè)終于結(jié)束了,一路上有同學(xué)相伴,一路慢慢走慢慢聊,買點小零食吃吃,搞點小情趣鬧鬧,是多么愜意的一件事?。?/p>
然而,如今的讀書郎沒有了放學(xué)路上的自由與情趣。未到放學(xué)時間,校門口早就有了家人的等候,待校門打開時,小人兒們魚貫而出,大人們蜂擁而上。此時孩子們跟隨的要么是父母,要么是爺爺奶奶,甚至是托管的阿姨或老師。上車直奔家門,路上的自由玩耍樂趣全被省略與剝奪了。
“小呀小二郎呀,背著書包上學(xué)堂。不怕太陽曬,也不怕那風(fēng)雨狂……”可如今的讀書郎,特別是生活在城里的他們,書包有人替他背著,出門有車坐著,曬不著太陽淋不著雨,也吹不著風(fēng),大自然的一切都被現(xiàn)代化的生活給代替包攬了。
作為過來人,我突然羨慕起早年那段放學(xué)路上的歷程,回味那段自由自在又充滿零食誘惑還可以打打鬧鬧的放學(xué)路上的情景,覺得那是人生中不可缺失又十分寶貴的一段“歷史”……
放學(xué)路上的學(xué)生就像一群放養(yǎng)的雞鴨,無人護駕,無人接送,可以隨意搭伴,手牽著手,肩擦著肩,邊走邊跳,嘰嘰喳喳,煞是快樂。從學(xué)校走到家門有好長一段路,但那時沒有這么多的車,很安全。盡管都是小路小巷,但不存在擁堵的可能。路邊是一條小河,我們隨時可以停下來觀看那些用網(wǎng)捕魚的人,一看好半天。如果能看到魚網(wǎng)里有幾條活蹦亂跳的魚,我們會一起歡呼。河邊沿岸有很多的雜草與野花,隨手拔起一些弄著玩,也很開心。
走到小巷的店鋪里,掏出兜兜里的一分兩分硬幣,買一顆硬糖含在嘴里,甜美無比。我還喜歡買2分錢一包的三角形包裝的爆米花,吃完那幾顆爆米花,還可以挖出一個用薄鋁片做的小玩意,如小刀、勺片什么的,多了一分得了寶貝似的驚喜。有時,一把炒蠶豆,會把牙齒咬得嘎嘎響……
有時候走到半途,不直接回家,先到要好的同學(xué)家里玩捉迷藏:門后面,衣柜內(nèi),柴倉里,床底下,甚至有躲到水缸里的……跳皮筋,過家家,扔沙袋,或是隨便在走廊或天井里畫出一些格子,然后玩跳房子,無拘無束地瘋玩,直到暮色降臨,肚子發(fā)出饑餓的信號才想起該回家了。
那時候大家的生活水平相差不大,貧富界限不明顯,反而使同學(xué)之間的友誼很純潔,有一點點好東西都可以分享。記得橘子快成熟的季節(jié),我們會偷偷跳進橘園,偷摘幾個青皮橘子,拿回來大家躲在角落里偷吃,酸得嘴里發(fā)出“嗤嗤”聲;雙手剝了橘皮,那青澀香味好像粘在身上了,走到哪兒就把這青橘子的“味道”傳發(fā)到哪兒?;氐郊依铮赣H一聞那味道就知道我們是偷吃橘子了。“被抓到要罰款的,到時看你拿什么挨罰……”我們又嬉皮笑臉地逃脫……
放學(xué)的路上還可以邊走邊追蝴蝶,撲蜻蜓,與頭頂飛翔的小鳥賽跑,與走在路邊的雞呀鴨呀逗樂,采摘河岸邊的野花野草玩手工,當(dāng)然也免不了互相之間的嬉戲、斗嘴。這一路的小插曲,都是世界給我們的不用花錢的禮物。
怎么說呢,童年的樂趣是短暫但也是無限的,那是一生中少有的“放蕩”與自由,完全自我的一種快樂與美好,也是兒童少年成長的一段不可缺少的路程。沒有了這些,無疑是人生的一種缺失和遺憾!現(xiàn)在的讀書郎,放學(xué)路上,他們還有多少的期盼與值得回憶、珍惜的樂趣呢?他們被父母長輩的“愛”包裹得緊緊的,被“不安全”“不放心”的繩索勒得透不過氣來,更被學(xué)習(xí)的壓力壓得差點窒息,哪里來的自由與童趣啊?從此,我們再也看不到一群孩子像風(fēng)箏一樣在街上路上自由晃蕩的景象了。甚憾!
(責(zé)編 李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