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波
淺談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程波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使各種教學資源、各個教學要素和教學環(huán)節(jié),經過整理、組合,相互融合,達到整體優(yōu)化,以高效達成課程目標。同時,給教師駕馭課堂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能夠很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由于物理學科自身的特點,中學物理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顯而易見。因此,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多媒體輔助教學更是在物理教學中發(fā)揮著很大的作用。
信息技術;物理教學;作用
以計算機網絡為主的信息技術為教學改革提供了機遇,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是教學的手段和方法。在有關物理的網站上,學生可以查閱古今中外物理學家的生平簡介、他們的故事和趣事、中國和世界物理的發(fā)展史、課堂自學題和趣味題以及學習中的有關問題等,在網上可以自由地涉獵、開闊眼界、豐富知識、掌握許多終身受益的方法。
傳統的教學觀認為教學是教師的工作、教師的職業(yè),突出教師的作用和地位,強調教師的“教”,是以教師為“中心”展開教學活動的?,F代教學觀認為教學是“教”與“學”組成的對立統一體,“學”是教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教”是為了學,“教學”即“教師教學生學”,把學生的“學”放在首位。信息技術的融合,使學生能夠從多方面來了解物理這一門學科,聯系實際生活,打破了傳統課堂上教師為主導的模式,使學生真正作為學習的主體,主動參與到物理的研究探索中,使課堂教學不再沉悶。信息技術的加入,讓學生產生了主動學習物理的興趣與動力。
教育無法孤立地存在于社會中,社會的進步促進教育的發(fā)展。信息技術的使用,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及時了解到當前世界頂級物理學者的信息,也可以了解我國物理研究發(fā)展的趨勢,更可以了解到物理教育領域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再只依靠課本來了解物理,他們所接觸到的物理不再是單純課本中若干年之前的論點,而是緊跟時代發(fā)展腳步的新觀點和理論依據,這也可以將實際與理論相結合,讓學生感到。在實際生活中,物理知識也是必不可少了,將物理從單純書本學科這個狹小空間里脫離出來。
物理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和演示實驗是中學物理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實驗是物理實驗教學的特點,利用實驗課不僅可以讓學生記住某些相關結論、實驗步驟,而更為重要的是能夠使學生透徹理解并且完全掌握產生實驗結論的過程。在物理課堂的演示實驗中,由于受到常規(guī)實驗儀器本身的限制,實驗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過多媒體技術模擬實驗的輔助,模擬一些重要的,但在現實實驗環(huán)境下難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實驗,則可彌補常規(guī)實驗儀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實驗的演示效果。如筆者在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先用常規(guī)儀器按傳統實驗方法進行演示,由于常規(guī)實驗儀器的限制蠟燭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像隨著物距的變化而變化的這一現象不是很明顯,致使學生對凸透鏡成像的特點不甚理解,并產生迷惑。此時,筆者改為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模擬實驗,演示物距從無窮遠至小于焦距的整個實驗過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變化的情況,整個模擬實驗過程流暢、直觀、明了,從而使學生對該實驗有了清晰完整的認識。
提倡主體性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現實需要,也是國際上教育改革的趨勢。主體性教育的過程,是教師引導下的學生獨立學習和自主活動的過程。按照認知學習理論的觀點,必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才能獲得有效的認知。
多媒體課件可以把電視機所具有的視聽合一功能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結合在一起,產生出一種新的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饋。在這種交互式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可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興趣來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的內容,可以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也可以選擇不同教學模式來學習。這種交互方式對教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如果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通過這樣多種感官刺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聽教師講課強得多。如果讓學生既能聽到又能看到,再通過討論、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知識的保持將大大優(yōu)于傳統教學的效果。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使課堂信息量加大,學生易于接受,在愉快的氣氛、交互討論中掌握了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學效果相當明顯。
同時,運用計算機與網絡的功能創(chuàng)設引入概念的情境、創(chuàng)設推導規(guī)律的情境、創(chuàng)設提出能夠逐步深入的問題情景、創(chuàng)設能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外化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在所設置的物理問題情景中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是輔助課堂教學,幫助教師完成“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動機、提出問題、建立圖景、引導討論、畫龍點睛”的極好工具,按照“以能力立意為主”進行教學的基本思想,多媒體課件不僅有利于知識傳授,更重要的是用它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能力培養(yǎng)。
通過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教學的整合,激發(fā)了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參與意識增強,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較理想,尤其是實驗教學,學生的實驗理解能力、動手能力均取得長足的進步。但欣喜之余,我們也應該注意到不能迷信信息技術,不能將過去的“人灌”改為“電灌”,不能將計算機模擬代替學生的自主實驗,將學生的學習過程,思考、獲得知識的過程完全用課件來代替,必須能夠科學合理地安排。只有充分考慮到信息技術和物理學的學科特點,才能夠將信息技術與物理課堂教學真正實現整合,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
(作者單位:貴州省仁懷市第十中學564500)
G633.7
A
1992-7711(2016)11-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