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徐州 唐晉元
?
淺談老年大學的教師培訓
□江蘇徐州 唐晉元
【內容提要】師資隊伍的素質會直接影響學校的教學質量,影響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和凝聚力,影響學校的生存和發(fā)展。
本文通過對國內30所老年大學的調查研究,分析了教師培訓工作的現(xiàn)狀,用事實說明了老年大學教師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同時指出,老年大學的教師培訓應有別于其它各級各類學校,不僅要幫助教師樹立符合老年教育規(guī)律的課堂教學理念;還要注意培養(yǎng)提高教師適應老年教育的業(yè)務能力;更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師培訓途徑與方法。
【關鍵詞】老年大學 教師 培訓
培訓、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是各級各類學校都十分重視的研究課題。因為師資隊伍的素質會直接影響學校的教學質量,關系到學校的生存和發(fā)展。實踐證明,凡是學校辦得好、教學質量高的學校,無一不重視教師培訓工作。但我們近年來在對全國30所老年大學的教師培訓工作調查研究時卻發(fā)現(xiàn),許多老年大學的教師培訓狀況卻不容樂觀。
在全國老年大學中, 90%以上老年大學的教師都為臨時聘用。這些受聘教師其本專業(yè)的知識水準和專業(yè)能力一般都不會有什么問題。但調查顯示,不是所有被聘用的專業(yè)人才都能適應、勝任老年教育工作,都能成為學員滿意的合格教師。究其原因主要是:
第一,在這30所老年大學教學人員中,原來從事教學工作的,有教育行政部門頒發(fā)教師資格證的,只占教師總數(shù)的32%。這些教師來老年大學時均未受過崗前培訓,他們把普教系統(tǒng)和高校的教法不知不覺地帶到了老年大學。因普教和高校的學生,與老年大學的學員差異太大,各自有不同的教學特點和規(guī)律,把原來的一套原封不動地帶到老年大學,當然行不通。
第二,在這批老年大學教師中,68%的教師沒有從教經驗,沒有系統(tǒng)學過《教育學》《教育心理學》。許多人都是依據(jù)自己上學時感受到的老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經驗,大都沿襲普教系統(tǒng)傳統(tǒng)的一套來施教。而幾乎所有的老年大學,都未對這些教師進行過崗前培訓。所以有些教師短期內不一定能適應、勝任老年教育工作,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調研中還獲悉,少數(shù)老年大學的個別班級師生關系不夠融洽。有的教師強調“師道尊嚴”,有的學校不僅有過學員因受教師訓斥而要求轉班、退學的現(xiàn)象,甚至還發(fā)生過學員集體要求更換老師的事件。
第三,對老年大學教師培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足。有相當多的老年大學沒有將教師培訓工作納入議事日程。調查表明,有15%的老年大學認為,既然聘用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沒有問題,都能正常上課,就用不著培訓。另有70%的老年大學盡管也認為培訓教師、提高教師的素質有必要,但又覺得教師均為臨時聘用,大都是退休人員,許多人還同時在幾個學校任職,學校對其沒有約束力和制約措施,培訓工作會遭遇諸多困難,因此存有畏難情緒,所以也很少或者根本不考慮安排教師培訓。
為提高教師素質,提升教學質量,保障學??茖W、有序、可持續(xù)發(fā)展,老年大學既要高度重視并認真抓好教師培訓工作,又要有別于其它各級各類學校,依據(jù)老年教育的特點和規(guī)律抓住自己的特色。根據(jù)目前教師隊伍的現(xiàn)狀,筆者認為,培訓工作不僅要幫助教師樹立符合老年教育規(guī)律的課堂教學理念;還要注意培養(yǎng)教師適應老年教育,提高教學效果的業(yè)務能力;更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探索有效的培訓途徑與方法。
根據(jù)多年實踐并借鑒許多老年大學成功的經驗,筆者認為老年大學應樹立的課堂教學理念是:以學員為中心;以不需要教為目的;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1.以學員為中心
老年大學是為老年學員而設立的,教師是直接為老年學員服務的。在教與學的關系上,學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老年大學的學員最年輕的五十歲,年長的八九十歲。學員們離、退休前,有的是廳局級干部,有的是縣處級干部,有的是各行業(yè)的骨干、精英。文化程度則大、中、小學都有,有高級職稱的學員也占不小比例。對這樣一個學員群體,能沿襲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嗎?能搞師道尊嚴,要求學員絕對服從嗎?肯定不行。老年大學的教師應盡快使自己在課堂教學中從“獨奏者”變?yōu)椤昂献髡摺?,從“講學者”變?yōu)椤皩W者”, 從“控制者” 變?yōu)椤按龠M者”,牢牢樹立以學員為中心的基本教學理念。
2.以不需要教為目的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提出:“教是為了不需要教”。這不僅適合普通教育,更適合老年教育。不需要教不是不教,“教”是前提,“不需要教”是目的。所謂“不需要教”,就是要求教師指導學員學會自己學習,讓學員懂得如何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掌握獲取知識的工具和方法,學會根據(jù)認識的需要去處理各種信息的方法。就是指導學員掌握、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提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從而真正實現(xiàn)“教是為了不需要教”。使老年學員即使離開老年大學,也能自學自樂、老有所為。這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緩解老年大學“一座難求”的現(xiàn)象。
3.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以學員為中心,并不否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當然,老年大學教師的作用不同于普教。老年大學應強調的不是老師的“主導”作用,而是“引導”作用。華羅庚先生曾經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引導”。“主導”、“引導”,一字之差,卻有質的區(qū)別?!耙越處煘橹鲗А?,教學主動權在教師手里;而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學的主動權在學員手里。只有變“主導”為“引導”, 才符合老年教育的特點和規(guī)律,也才能真正體現(xiàn)老年大學以學員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理念。
主要應從以下五方面抓起:
1.執(zhí)行彈性教學大綱的能力
老年大學和普通教育不同,招生時不問學歷,不問身份,不問個人經歷和職務,只要是健康的老年人,一律照收。這樣就造成了同一班級的學員水平參差不齊,各人的文化基礎、生活環(huán)境、工作經歷、興趣愛好、學習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如果采取剛性較強的教學大綱,制定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規(guī)定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原則,絕對行不通。當然,調整教學大綱和計劃不能隨心所欲,一是要掌握好一個“度”; 二是要依據(jù)學員實際,聽取大部分學員的意見; 三是要及時報教務處備案。
2.遵循科學的課堂教學原則的能力
教學原則有一般教學原則和學科教學原則之分,我們培訓教師,應先從要求其熟悉并遵循一般教學原則入手,因為這是對所有專業(yè)、所有學科的課堂教學都有指導意義的原理和法則。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和不斷探討,筆者認為,老年大學教師應遵循的一般教學原則主要有以下六條:知識性、趣味性、啟發(fā)性相結合的原則;平等交往、積極互動,相互溝通、共同提高的原則;深入淺出、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原則;精講多練、講練結合、不斷鞏固的原則;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課堂教學與課外訓練、校內外展演相結合的原則。
3.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的能力
所謂優(yōu)化教學過程,一方面要求教師不要千篇一律地采用“基本式” 的六個常規(guī)階段機械地教學。教師應因時、因地、因人、因課等條件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變式”??梢愿鶕?jù)情況需要,合并或省略某些階段;各個階段也不一定非要按序進行。比如檢測教學效果不一定只放在最后一個階段,一開始就可以通過檢查已學知識來激發(fā)學員的求知欲。在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時也要及時檢查,以便正確掌握。再如鞏固知識是老年大學課堂教學特別要關注的一個階段。由于生理原因,老年人“好忘”,學得快,忘得也快。所以鞏固知識應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另一方面是教師可以根據(jù)老年教育的特點和規(guī)律,根據(jù)老年教育的教學理念大膽改革,勇于創(chuàng)新,打破傳統(tǒng)教學過程的束縛。
4.精選課堂教學方法的能力
古今中外的教學方法十分豐富,新的教學方法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也不斷地被創(chuàng)造出來。這就要求老年大學的教師應遵循老年教育的特點,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和自身所具備的條件,選取最適當?shù)慕虒W方法。老年大學的教師要學會精心選擇、合理搭配,將各種方法優(yōu)化組合,以達到最佳效果。另一方面要求教師大膽創(chuàng)新,敢于借鑒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如,有的教師把美國的“翻轉課堂”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引進老年大學的課堂,就是值得點贊的嘗試。
5.和學員交往互動的能力
老年大學的教師必須充分考慮到學員的年齡、工作閱歷和生活經驗,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和學員交往、互動。老年大學的教學過程,就是通過交往和互動,達到和學員深層次溝通與合作的過程。溝通與合作是老年大學課堂教學的本質。平等交往,積極互動,不僅是老年大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遵循的教學原則,也是教師必須具備的業(yè)務能力。它對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和諧教學氛圍的營造,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培訓工作制度化
把教師培訓工作列為學校行為,領導重視,常抓不懈,是抓好培訓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許多省市教師培訓工作做得好的主要秘訣。江蘇、湖北、重慶、四川等省市的許多老年大學,教師培訓工作已形成制度化、常規(guī)化,每年寫進工作計劃,納入校長辦公會議事日程,變成校長重點抓的常規(guī)工作。如徐州老年大學在制定“十三五”發(fā)展規(guī)劃時,就把教師培訓工作列為重點。南通、鹽城等老年大學也都對教師培訓工作有布置、有落實、有檢查。
2.培訓內容系統(tǒng)化
許多老年大學科學、系統(tǒng)地安排教師培訓工作。以徐州第二老年大學為例,他們每學期都舉辦一次教學工作會議,在會上既總結教學工作、又交流教學經驗,更重要的是每次都安排專題培訓講座,然后組織教師學習、討論,融會貫通,用以指導教學實踐。該校的教師培訓,不僅有連續(xù)性,更有周密的計劃性和系統(tǒng)性。如在2010年研究老年大學教師應具備的素質時,學校先排出教師素質應包含的具體內容,然后列出了老年大學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教學理念、文化素質、業(yè)務能力、應遵循的課堂教學原則、課堂常用的教學方法等6個專題,用三年時間在6次教學工作會上逐一加以探討。在這6次教學工作會上,分管校長都分別作了專題培訓報告,每次培訓報告的內容,也都摘要刊登在校報上,便于教師學習。
3.培訓主體多元化
目前,我國尚未形成系統(tǒng)、完善的老年大學教師培訓體系。除中國老年大學協(xié)會學術委員會和教學工作委員會組織的教師暑期培訓外,其他各地都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如:湖北省老年大學協(xié)會、四川省老年大學協(xié)會、黑龍江省老年大學協(xié)會、江蘇省徐州市老年大學協(xié)會等,充分發(fā)揮協(xié)會的引領作用,經常組織全省、全市的教師集中培訓,聘請本地或外地的老年教育專家、學者做專題培訓報告。
還有許多老年大學,把培訓主體下放到系、部、教研組,使培訓工作更接地氣。
4.培訓方式多樣化
鑒于各老年大學起步有早晚,規(guī)模有大小,管理體制各不相同,教師水平有差異,所以各地、各校的培訓方式方法也多彩多姿,異彩紛呈。
武漢市和湖北省的做法是“努力建立新聘教師崗前培訓制度、建立教師統(tǒng)一培訓和教學經驗交流會制度、建立規(guī)范的教學觀摩和以老帶新制度,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開展教師培訓”。重慶市老年大學校長鐘旭秋在《老年大學教師與教學管理人員培訓體系研究》課題總報告中介紹了他們的做法:一是以聘任考核帶動培訓;二是以示范教學促進培訓;三是以考察學習推進培訓;四是以專題研修提升培訓;五是以遠程教育普惠培訓;六是以友好交流借鑒培訓;七是以建立制度保障培訓。
齊魯石化老年大學單志華同志總結的企業(yè)老年大學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做法是:舉辦短期培訓班、經驗交流、觀摩教學、專題講座、專題研究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辦法,有條件的還可以選送教師到師范院校進修。這都是可供借鑒的成功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