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傳龍
高中生物學教材的適切性評估研究
?高傳龍
課程改革的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教材改革,一門課程實施效果的好壞與本門課程教材內容質量的好壞有直接關系。因此對高中生物學教科書的適切性進行評價與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則對高中生物學教科書適切性評價分析。
高中生物學;教科書;適切性
在高中生物學的課程學習中,以供老師和同學們共同學習的知識內容主要來源于以教科書為主體的生物學教材體系,對不同地區(qū)教材的選擇,首先要了解教材的適切性程度,對教材的內容優(yōu)劣有一個基本的辨別,對于老師來說,老師對課程內容的教授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以及課堂所需要的多媒體和模型等輔助性的教學設備的選擇都需要根據(jù)教材內容的質量來決定[1]。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和方式以及能取得的學習效果與教科書的內容也有很大關系。因此,對其進行適切性的評價與探討,對于促進高中生物學的課程發(fā)展與建設有著不可或缺的意義。
1.促進高中生物學教材評價理論的研究和發(fā)展 大多數(shù)對教材的評價研究主要針對的是教材的內容,從課程的實施角度對教材的適切性進行動態(tài)評價與分析的情況則較少[2]。因此,以教材基本內容的選取和編寫出發(f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教學實踐中來判斷高中生物學教科書質量的優(yōu)劣,會為中學階段學科教材的研究提供更加豐富的素材。
2.為教材的鑒別提供實證基礎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老師和學生也對教材的選用有一定的影響,通過對高中生物學教科書適切性的評價與研究,讓學校和老師能夠有一個綜合性的判斷,選擇更加適合學校的和學生發(fā)展的教材,對高中生物學教材的內容與質量有更好的鑒定。
對教材的評價和研究已經(jīng)成為國內外教育學者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向,越來越受到關注。作為學生首先接觸到的學科知識內容,教材為學生的學習方向提供向導性的作用,讓同學們的學習更具規(guī)范化。教科書的編寫都是根據(jù)教育部所下發(fā)的學科課程標準來執(zhí)行的,是老師教授知識、學生獲取知識的直接課程資源。從字面上來理解適切,適是恰好適當?shù)囊馑肌G袆t是切合、符合。從其一般含義上看,適切性是指某事物與其所處環(huán)境中諸多因素的相關程度,通常表現(xiàn)為適當、恰當或適合需要等方面的特征。教科書的適切性主要是指教材的使用過程是否與學生自身的學習特點、老師的教課水準、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大綱指導下的學科標準相適應。
1.與生物學課程標準內容的統(tǒng)一性 教材內容對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生物與環(huán)境、生物圈中的各種分類以及動物的運動行為、生物繁衍的過程、生物的多樣性都有涉及;在內容的設置上較為科學合理,整體上體現(xiàn)了人與生物圈的關系,加強了同學們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的意識,對人們在日常的社會生活和生產實踐中所需的生物學知識進行了介紹,注重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培養(yǎng)了同學們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讓同學們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同時反應了生物科學和技術的成就法發(fā)展趨勢。
2.與學生獲取知識的適切性 教科書不斷對最新的生物學發(fā)展知識進行更新,讓同學們能了解到最新的生物科學知識;教科書的內容在語言的表達上更加準確與清晰,采用圖片與文字結合的方式呈現(xiàn)出教材的內容,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與學生的學習風格相一致;教材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經(jīng)驗和生活環(huán)境制定合理恰當?shù)恼n外實踐活動,讓同學們通過對問題的分析、技能的訓練和構建模型的方式主動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是問題得以解決,這不僅讓同學們接受知識的過程由被動變?yōu)榱酥鲃?,以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去學習,更能有效增強學生的求知欲[3]。
3.與老師教學之間的適切性 教材同時設置了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老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時可以互相穿插,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內容的難易程度較為適當且在編排上比較注重系統(tǒng)性,老師能更好的將課堂教學的安排做到有的放矢;每一節(jié)課程的內容在分量較為適宜有利于老師把握好重難點,做好課程時間的安排。
另外,與所在地區(qū)和學校發(fā)展的適切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內容上與當?shù)氐慕?jīng)濟社會發(fā)展相適應,與當?shù)氐奈幕惋L俗習慣不沖突,書中所涉及課外活動的實踐與開展能夠比較容易實現(xiàn),對教材中的實驗所需要的實驗教材與學校的實際較為符合。
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程改革的發(fā)展對于學科教材的編寫有著直接的影響,生物學的教科書管理者和編寫者在編寫教材時要考慮到不同地區(qū)的區(qū)域性以及當?shù)乩蠋熀蛯W生的發(fā)展特點,編寫適合當?shù)貙W生學習的教材資源,對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修正;由于不同地區(qū)具有差異化的特征,編寫者在編寫時要做到通俗易懂,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與運用,當?shù)卣惨粩嗉哟笤诮逃系馁Y金投入,不斷更新改善教學設備和實驗器材,為學生創(chuàng)造有利的學習條件,培養(yǎng)學生實踐操作的能力。
[1]劉曉靜.普通高中生物學教材適切性評價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3-6.
[2]程群.一項關于英語教科書在農村中學的適切性評價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4:1-2.
[3]薛曉紅.組織學生創(chuàng)編高中生物生活化校本教材的思考與實踐[J].江蘇教育研究,2014,31(7):54-57.
安徽省靈璧中學 23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