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澤輝 謝承寶 郭 強 王義亮
(重慶三峽中心醫(yī)院康復科,重慶 萬州 404000)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運用6 min步行試驗的療效
龔澤輝謝承寶郭強王義亮
(重慶三峽中心醫(yī)院康復科,重慶萬州404000)
〔關鍵詞〕6 min步行試驗;6 min步行距離;心率;射血分數(shù);慢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大多數(shù)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也是終末期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運動鍛煉可以逆轉骨骼肌病理改變,提高骨骼肌氧化代謝能力,降低異常肌反射,對于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癥狀有很好的作用〔1〕。已有報道稱6 min步行試驗(6MWT)是一種簡便、安全、無創(chuàng)、重復性良好的次極量運動試驗〔2~4〕。本研究旨在觀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運用6 MWT的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9年12月至2013年2月我院老年病房的108例心力衰竭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初期;早期心肌梗死;伴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或造血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肺部疾患、肢體活動障礙和失調的患者。其中男65例,女43例;年齡58~79〔平均(69.5±9.4)〕歲;按美國紐約心臟學會分級(NYHA),Ⅰ級9例,Ⅱ級44例,Ⅲ級42例,Ⅳ級13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54例。試驗組男33例,女21例;平均年齡(67.8±9.4)歲;心功能Ⅰ級4例,Ⅱ級23例,Ⅲ級20例,Ⅳ級7例。對照組男32例,女22例;平均年齡(68.3±8.6)歲;心功能Ⅰ級5例,Ⅱ級21例,Ⅲ級22例,Ⅳ級6例。兩組一般情況無差異(P>0.05)。
1.2方法兩組入院24 h內做1次6MWT,在進行6MWT前測量患者心率和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進行6MWT后記錄6 min步行距離(6MWD),3 min后做心電圖觀察心率,超聲心動圖檢查LVEF。6MWT具體方法〔5,6〕如下:受試者在安靜、通風長30 m的走廊內來回行走,試驗前向患者解釋試驗目的和方法,讓患者盡可能快地走完6 min,試驗前后測血壓、心率、呼吸,描記心電圖。中間允許在必要時候調整步伐或休息,一旦恢復到可以行走就繼續(xù)行走。試驗中適當給予患者鼓勵,到6 min時喊“?!?,記錄6 min內走過的最長距離(精確到cm)。試驗中監(jiān)測臨床癥狀,如出現(xiàn)惡性心律失常、心絞痛、呼吸困難、昏厥等癥狀即刻終止試驗并記錄。試驗組每天進行2次6MWT,連續(xù)堅持6 w,再次進行入院時的6MWT,同時記錄試驗前后心率及EF。期間對照組不進行6MWT的訓練。其他處理兩組完全相同,如持續(xù)的低流量給氧、糾正心力衰竭、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治療原發(fā)病等綜合治療措施。訓練過程中由康復師訓練指導觀察。
1.3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4.0軟件進行t及χ2檢驗。
2結果
兩組入院24 h內各指標差異不明顯(P>0.05)。6 w后,兩組相關指標均有所改善,試驗組更明顯(P<0.05);組間比較,試驗組改善顯著(P<0.01),見表1。
表1 兩組6MWT訓練前后心功能相關
與入院24 h內比較:1)P<0.05;與對照組:2)P<0.01
3討論
本研究結果說明,6MWT訓練可以改善心力衰竭癥狀,增強運動耐力,對慢性心力衰竭非常有益。
本研究也許會出現(xiàn)些誤差,有許多因素都會影響6MWT的結果,除了盡量控制試驗本身的影響因素外,盡可能按照正規(guī)的操作規(guī)范進行試驗,因此,尤其應注意:在絕大多數(shù)試驗中,一次試驗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但要考慮到這種影響。如果完成1次試驗,要進行第2次試驗至少要等60 min。把治療前最長的6MWT結果作為治療前得基礎水平;康復師的試驗技巧和經(jīng)驗也會影響試驗的結果;康復師或家屬的鼓勵也可以明顯影響一次試驗的結果,因此,必須強調規(guī)范化的語言鼓勵患者,否則結果將不準確。訓練時需要吸氧的患者,在每次吸氧時盡量采用同樣的方式等流量的氧。藥物也能影響患者的試驗結果。因此,在訓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并盡可能地排除以上諸多因素。
6MWT雖然是一種亞極量運動試驗,但它仍然需要較高的運動強度。受試者如果以高于無氧閾強度的速度步行,受試者可能無法維持這種強度而被迫減慢速度,因此,6MWT的運動強度應該是在無氧閾強度附近。而無氧閾又是反映個體在一定運動強度下進行持續(xù)的有氧運動能力〔7~9〕,因此,6MWT不僅反映了亞極量運動水平,同時也反映了受試者的有氧運動能力,很多時候可以用它去預測受試者的最大攝氧量〔10〕。結合相關的報道〔11〕,每天堅持2次6MWT訓練,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復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4參考文獻
1Paulin E,Yamagnti WP,Chammas MC,etal.Influence of diaphragmatic mobility on exercise tolerance and dyspnea in patients with COPD〔J〕.Respir Med,2007:101(10):2113-8.
2馬明,林強,秦洪云.六分鐘步行試驗與攝氧量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9;13(50):9909-12.
3Shah MR,Hasselblad V,Gheorghiade M,etal.Prognostic usefulness of the six-minute walk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hronic heart failure secondary to ischemic or nonischemic cardiomyopathy〔J〕.Am J Cardiol,2001;88(9):987-93.
4張洪俠,桑林,盧艷,等.運動療法配合藥物治療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4):2728-9.
5張守琳,王世棟.運動康復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2):5121-3.
6高艷玲,林宏揚,葛志明.慢性心力衰竭時運動鍛煉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的臨床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9):3686-8.
7Miyai N,Arita M,Miyashita K,etal.Blood pressure response to heart rate during exercise test and risk of future hypertension〔J〕.Hypertension,2002;39(3):761-6.
8王秋軍,張一娜.六分鐘步行試驗對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應用〔J〕.實用老年醫(yī)學,2011;25(4):336-8.
9張紅穎,甄懷蒙,趙若雷.六分鐘步行試驗對左室射血分數(shù)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活動耐力評估〔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1;34(31):63-5.
10孫殿恩.康復運動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9):1842-3.
11Alhamad EH.The six-minute walk test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sarcoidosis 〔J〕.Ann Thorac Med,2009;4(2):60-4.
〔2015-06-19修回〕
(編輯杜娟)
〔中圖分類號〕R4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06-1494-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6.099
通訊作者:王義亮(1970-),男,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臨床各類疾病的康復診斷研究。
基金項目:重慶市重點學科基金資助項目(200847)
第一作者:龔澤輝(1983-),男,初級物理治療師,主要從事臨床各類疾病的康復治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