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春燕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
? 何春燕
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又避免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填鴨式”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全過程,是當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從學生的角度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論述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希望對第一線的語文教育工作者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基礎教育的改革必須做好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學習興趣。使教學從傳統(tǒng)的“教師教,學生學”的被動模式向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討論研究方式轉變。我從教師和學生的不同角度,論述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從學生的需要出發(fā)去組織教學,是有效教學的基礎。以學生為本,教師的教學活動,都應從學生出發(fā),一旦離開學生這個主體因素,“那課就好比一個鉆頭發(fā)力于一個老是打滑的工作面,其實質作用不好樂觀。”了解了學生學習上的需要和心理上的需要,課就會如磁石緊緊吸引住學生。怎樣才能了解到學生的需要點從而提高課堂的有效性?總的來說,需要教師先“鉆進去”深入解讀文本,再“跳出來”站在學生的角度確定教學策略和教學內容。
1.找準疑難點、空白點 教師要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沉下去了解學生。學生已經具備了怎樣的知識基礎和情感起點?對今天的學習內容,學生感到難于理解和掌握的地方可能會在哪兒?哪些地方是學生最想了解、最需要老師引導的?作為教師,在組織教學之前,都應該對這些問題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既不會重復教學浪費教學時間,也不會因為知識鏈的隔斷而讓學生不得要領。比如在教學《會走路的樹》時,課文中有一處這樣寫道:小鳥看見了馴鹿,好奇地問:“你能讓我爬到你的身上坐一坐嗎?”教師就可以抓住一個“爬”字,打開學生的思路。因為在此之前,“小鳥會飛”已經成為學生的思維定勢即固有知識,但小鳥的“爬”學生還是第一次接觸到。小鳥為什么不說“飛”而說“爬”?教師以此為教學線索,積極引導學生體會到這只羽翼未豐的小鳥的特點和心理,想象馴鹿天天不厭其煩讓小鳥爬到它的身上去了很多地方的情景,從而體會到馴鹿美好的心靈和真摯的情意,并以此喚醒學生內心的美好情感。同時,我們的語文教材還存在著很多空白點,教師要抓住這些空白點有意識地啟發(fā)學生思考想象,發(fā)展語言,形成能力。
2.盡可能找到一個“興奮點” 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找出能緊緊吸引學生注意力的“興奮點”,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在某種意義上說,教學能否有效,關鍵在于尋找學生的“興奮點”。讓學生從一開始就被教師設計的問題緊緊吸引,整個教學時段學生都處在一種“興奮”狀態(tài)之中,是一個優(yōu)秀教師教學素質的真正體現,也是教師知識基礎的真正體現。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教學內容,很多時候在教學參考書上都可以得到,而教師的作用,就在于尋找一條恰如其分的渠道,讓這些知識流淌到學生的腦海里。而尋找“興奮點”,就是一條非常重要的“渠道”。比如,在《兩塊銀元》這一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學一開始,就拋出“孫老漢打碎的茶壺該不該賠?”這個有爭議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然后,在學生紛紛找出自己的論點、論據進行爭議的過程中,學生的內需不斷得以實現并得到提升,教學效果也得到真正實現。
3.敏捷地捕捉課堂上學生的生成點 在教學過程中,一個經常遇到的情況是,無論教師在備課時準備得多么充分,考慮得多么周到,在課堂中也經常有意想不到的情況發(fā)生。這種情況說明,眾多學生的思維比一個教師的思維要豐富得多,也深刻得多。在課堂教學教師與學生雙邊參與的動態(tài)進程中,教師應敏捷地捕捉并判斷、重組學生在課堂涌現出來的信息,適時調控,充分利用。因著學生的思路順勢而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需要順勢而學,那么整個教學氣氛會非常融洽,學生也會更積極主動地思考學習,就能夠出現精彩不曾預約的有效生成,從整體上提高教學效果。
學習語文,不僅僅要求教學生學會遵循漢字、漢語自身規(guī)律,更重要的教會學生學會做人,給予學生知識和能力,方法和習慣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和提高。所以課堂教學中必須明確教學目標,以教學目標為中心,采取多種形式教學手段,力爭在有效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效益。布魯姆說過:有效的教學始于準確地知道達到的目標是什么。例如:我在教二年級下冊《我不是最弱小的》這課時,我是這樣設定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認14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掌握多音字“空”。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薩沙的心理變化過程。
情感態(tài)度目標:理解課文內容,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弄懂每個人都要做到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不甘于弱小的人。
本課人文思想教育以“愛心”為核心,培養(yǎng)學生豐富而生動的內心世界,引導學生感受世間偉大的母愛,對弱小者的同情與憐愛。對世界充滿愛心。以上教學目標的確立具備語文的特點,人文性能力的培養(yǎng)能促使我們的精神變得崇高,人格變得健全。
課堂作業(yè)設計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語文作業(yè)是積累、感悟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載體。所以,精心設計好課堂作業(yè),能鞏固新學知識,形成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我們要以教學目標為中心,從多方位、多角度來設計語文作業(yè)。從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上可以把作業(yè)設計為知識鞏固性作業(yè)、自主性作業(yè)、討論探究性作業(yè)、實踐性作業(yè)等。從學生個性差異上可以設計適應優(yōu)差生的多層次作業(yè);從學生好玩好動的心理特征角度設計趣味性作業(yè)等。
讓學生通過作業(yè)練習,鞏固所學知識、技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貴州省湄潭縣湄江二小 56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