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霞
如何引導小學生糾正不良行為
? 張霞
好習慣決定好人生,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笨梢?,良好的行為習慣,會直接影響以后的生活:可以幫助有規(guī)律地學習;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還可以使學生心情愉悅。它體現(xiàn)著一個人的整體素質(zhì)。小學時代是人生中十分重要而又關(guān)鍵的階段,因為它不僅是學生許多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階段,也是人生世界觀、價值觀逐漸形成的階段,更是將來可持續(xù)發(fā)展、終身學習的打基礎(chǔ)階段??涩F(xiàn)在小學階段的孩子們都是00后,多數(shù)是家中的獨苗,家長的過分寵愛養(yǎng)成了孩子自私、任性、唯我獨尊等不良行為,小不改則成大害。抓好小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小學生;不良行為;科學糾正;正面引導
目前,我們也經(jīng)常會聽見這樣的抱怨:家長抱怨孩子越來越難管,束手無策,老師抱怨孩子越來越難教,苦不堪言?,F(xiàn)在小學階段的孩子們都是00后,多數(shù)是家中的獨苗,是家里的小太陽,有時面對孩子們的過分要求,許多家長的寵愛會失去堅持原則的底線,久而久之,養(yǎng)成了孩子自私、任性、唯我獨尊等不良行為,小不改則成大害。我們都知道,好習慣決定好人生,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笨梢?,良好的行為習慣,會直接影響以后的生活:可以幫助有規(guī)律地學習;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還可以使學生心情愉悅。它體現(xiàn)著一個人的整體素質(zhì)。小學時代是人生中十分重要而又關(guān)鍵的階段,因為它不僅是學生許多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階段,也是人生世界觀、價值觀逐漸形成的階段,更是將來可持續(xù)發(fā)展、終身學習的打基礎(chǔ)階段。因此,抓好小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但現(xiàn)在的小學生卻養(yǎng)成了不少不良行為。行為習慣的不同造就出杰出的青年與犯罪的青年,因此,我們一定要理性、正確地認識小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
首先,正確看待學生的不良行為。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不能與道德敗壞等同起來。因為學生的不禮貌、打架、罵人、愛撒謊等行為劣性是在后天形成的,它也受家庭(父母)、社會的影響,不能上綱上線與品德掛鉤。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擁有一顆天使般的愛心與耐心。不良行為是完全可以糾正的。
其次,樹立榜樣對學生進行正能量的教育。在培養(yǎng)行為習慣方面,榜樣是無聲的力量,是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典范。榜樣是活的教科書,具有起動、形象、具體的特點。它對學生具有更大的說服力,更強的感染力,對學生形成良好習慣具有特殊的作用。小學生的一個心理特點是模仿。他們可塑性強,給他們樹立什么樣的榜樣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給他們做榜樣,可以激勵他們向積極的方向去努力,如:在遵守紀律方面,多給學生樹立身邊的榜樣,挖掘每個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及時樹立典型,學生就會不由自主地以他們?yōu)闃藴蕘硪笞约?,從而養(yǎng)成嚴格遵守紀律的習慣。榜樣還有矯正作用,它像考好的班級的禮貌表現(xiàn)、組織紀律、集會、排隊、升旗和課間活動等。直觀形象的教育,使學生能夠找出自己的不足,比較快、比較好地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另外,教師的榜樣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先做到,這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再次,培養(yǎng)和糾正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
1、用快樂意識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高明的教師會讓學生快樂地養(yǎng)成好習慣,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學生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讓他們盡可能地獲得快樂。比如:上課時要求用眼睛盯著老師,從中你獲得什么?傾聽別人說話,從中你又獲得了什么?及時認真完成作業(yè),得到了什么?自己從查找、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得到了什么?這樣慢慢地,學生覺得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樂趣,變被動接受為主動配合,從而喜歡學習,自主地學習。何樂而不為呢?
2、用責任意識糾正不良習慣。如:有學生不做作業(yè)或抄襲作業(yè)的,我們就要讓他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不做作業(yè)、抄襲作業(yè)是要付出代價的,自己要負全責。但千萬不能用“苦肉計”來懲罰,如打掃衛(wèi)生,因為勞動是光榮的,否則會讓學生對勞動產(chǎn)生誤解,價值觀產(chǎn)生扭曲、罰抄作業(yè)多少遍,因為學習是快樂的事,罰抄只會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痛苦,容易產(chǎn)生厭學情緒等形式??傊械捏w罰或變相體罰都會嚴重傷害兒童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改變?nèi)松^,任何粗暴簡單的懲罰都是教師教學方法和教學水平的欠缺,也有損自己在學生心中的形象。
3、用科學意識糾正不良習慣。俗話說:“得病容易,去病難。”糾正不良習慣是個長期而又反復的過程,切忌簡單粗暴,一次搞定,要講究科學。有些不良習慣學生自己也想改掉,可就是左右不了,如有的學生上課注意力就是集中不了,或集中時間很短,活潑好動,那我們就要了解學生:是不是我講的沒趣味,因為枯燥的講授會使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是不是家庭出現(xiàn)了問題,一定要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或者是身體方面存在問題,身體的不適會直接影響注意力的集中,或其他什么的……找到了問題產(chǎn)生的癥結(jié),就能有的放矢,對癥下藥。
4、善于用耐心和不同的方法糾正不良習慣。不良的習慣有多種,有的不良習慣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消失:如有的學生在說話比較沖,不注意分寸,隨著不斷長大懂事,會慢慢地改正。因此,老師對這類習慣不要太刻意地去糾正。有些不良習慣由來已久,如作業(yè)潦草、做事粗心,對這些“老頑固”,教師應(yīng)用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堅信學生的不良習慣可以克服,但不能操之過急,這是需要時間、需要耐心地尋找相應(yīng)的對策的。還有的不良習慣學生糾正了,又復發(fā)了,這都是正常的,教師要牢記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不可能一墩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所以,“抓反復,反復抓”是我們糾正學生不良習慣中應(yīng)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而對學生的“愛”則是我們教師必須格守的永遠不變的法則。糾正的過程更是考驗老師耐心的過程,我們一定要加強自身“功力”的修為。
俗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一定要有一顆童心,循循善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教育好自己的學生做個品行端正、道德高尚、充滿自信、斗志昂揚的新世紀有為少年,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
遼寧省本溪市平山區(qū)平山小學 1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