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超 鄒 怡
(四川理工學院 四川·自貢 643000)
?
輔導員工作的“四個全面”論
王自超 鄒怡
(四川理工學院四川·自貢643000)
摘要:新時期輔導員的工作,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工作中“全方位”服務學生成長,以學風建設為重點,把握好新時代的學生特點,運用好教育規(guī)律,做好服務育人工作;要以培養(yǎng)學生,建設校園文化,發(fā)揮橋梁作用為內容,全面服務學校發(fā)展;要全面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專業(yè)素質和健康素質;要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揮出輔導員的潛能,提升工作的效果。
關鍵詞:輔導員;全面;服務;學生
鄒怡,四川理工學院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輔導員雖然身處基層,戰(zhàn)斗在工作第一線,但仍然需要全面的眼光,付出全部心力,爭取更大的成果。將自身的工作和學生的成長、學校的發(fā)展戰(zhàn)略性地結合在一起。長期以來,黨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別是自2004年發(fā)布16號令以來,輔導員的地位得以不斷提升,職業(yè)化、專業(yè)化進程也得以不斷推進。隨著社會時代大背景和高校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輔導員對自身工作的認識也需要更加深入,本文擬以一名專職輔導員的身份,在相關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工作經(jīng)驗,用“四個全面”來概括做好一名輔導員所應做到的幾點。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提出了“四個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八膫€全面”對進一步推進全黨各項工作做出了關鍵的指引,邏輯嚴密、框架完整。
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雙重身份”[]。隨著“以學生為本”觀念的日益推廣,廣大教師的教育過程也越來越注重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把握其特點,提供有針對性的教育服務;高校的學生管理亦然,各項措施、規(guī)章制度越來越人性化。因此,輔導員所承擔的教育責任和管理任務也必然越來越注重“服務”。對學生開展學習、生活、心理健康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等各個方面的全方位服務。
輔導員是高校中和學生親密接觸最多,也是最了解學生的工作群體,輔導員工作崗位的特殊性更加決定了輔導員工作的重心就是為了全面服務學生成長成才。怎樣才算全面呢?具體應做到以下四點:
(一)以學風建設為重點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fā)展,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大學生的學習需要專精與廣博相結合,既要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又要有廣闊的知識面。除了深厚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出色的實踐能力。學習是大學生成長過程的重中之重,輔導員也應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源服務于學生學習。指導大學生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幫助他們尋找合適的學習地點,構建合適的學習氛圍,在學生出現(xiàn)迷?;虿恢霑r,給予最恰當?shù)闹笇АT趯W生的學習出現(xiàn)問題時,及時幫助其解決相應問題。輔導員需要保持和學生經(jīng)常而又深入的溝通交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服務;需要加強和任課教師之間的溝通和聯(lián)系,讓教師也更好地了解學生,改進教學效果。加強班風和宿舍的風氣建設,培養(yǎng)每一名同學愛學習的興趣,會學習的能力。
(二)以教育規(guī)律為基礎
一切教育行為都應該以遵循教育規(guī)律為基礎。每一名輔導員的管理風格不同,給學生帶來的影響也不盡相同。有時,輔導員在處理學生事務中的自由裁量權較大,這就更需要輔導員掌握教育規(guī)律,了解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運用專業(yè)的教育學知識來引導學生,努力開發(fā)出學生的最大潛能。特別要注意吸收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教育思想,比如,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朱熹的教育思想,西方杜威的民本主義教育思想、羅杰斯的教育思想和存在主義的教育思想等,學用結合能給輔導員工作帶來諸多啟發(fā),利于服務學生成長。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教育的方式日趨多元化、多樣化,西方高校正在推進教育改革,國內的高校亦然,因此,輔導員工作也應跟上時代潮流,熟悉最新的教育成果、教育規(guī)律,提升輔導員工作的有效性。
(三)以把握學生特點為前提
深入分析“90后”,甚至“95后”學生的特點,根據(jù)他們的優(yōu)點和缺點,了解他們的需求、學習特點、成長特點,提高學生工作的針對性。“90后”大學生群體和之前的大學生成長環(huán)境大為不同,市場經(jīng)濟和網(wǎng)絡時代的背景,深刻地影響了他們的思維和行為習慣。獨立性和個性化是他們的標志,在學生事務中,他們表現(xiàn)出更多的權利意識,比過往的學生更注重對自身權益的維護。輔導員工作中,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尊重,有事情可與學生更多地商量,管理上給予學生更多的權力,更好地發(fā)揮學生自主的力量,激發(fā)他們自身的潛力。
(四)以加強服務為手段
輔導員兼具教育者和管理者雙重身份,要實現(xiàn)教育目標,需要將自己擺在服務者的位置,為學生提供最好的服務。具體而言,需要輔導員做到以下兩點:第一、擺正位置,主動服務。由于中國傳統(tǒng)師道觀念的影響,教師常常會表現(xiàn)出高于學生的姿態(tài),或者將自己置于高于學生的地位上,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輔導員要把自己擺在和學生平等的地位,主動了解學生、關心學生、服務學生。第二、有針對性地服務。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需求,不同群體的學生也可能需要不同的服務方式、服務內容。加強服務是輔導員促進學生成長的最重要的手段。
輔導員工作雖然瑣碎、簡單,身處基層,但是不能沒有大局觀。因為他們是處在和學生的接觸最多,聯(lián)系最緊密的崗位,是連接學校和學生之間的橋梁,因此,工作的成效和學校的發(fā)展息息相關。本文僅以四個例子做簡要說明:
(一)人才培養(yǎng)
一所學校的水平怎么樣,看她的人才培養(yǎng)質量就知道了。輔導員的工作水平怎么樣,也是看他的學生就知道了。從大局來看,輔導員工作越出色,學生質量就越高,對學校的發(fā)展也就越有利。輔導員的道德水準、管理水平、學術水平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直接而深遠的影響。輔導員的工作方式各有不同,每所學校的風格和特色也各不相同,但是輔導員培養(yǎng)學生的特色和方向必須和學校的特質結合起來,相得益彰,人才培養(yǎng)的效果才能達到最佳。
(二)校園文化建設
輔導員是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群體,輔導員工作和校園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都直接相關。比如,輔導員組織開展的每一個學生活動都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活動質量不僅關系到學生的成長,也關系著能否繁榮校園文化。輔導員每一次對學生的提要求,對學生行為的進行規(guī)范,每一個高標準的校園文化活動,都與校園文化的氛圍、走向、影響力直接相關。因此,輔導員不僅要做好本職工作,也要把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相互促進。
(三)橋梁作用
輔導員處在工作的第一線,但同時又是聯(lián)系學校領導、教師、管理部門和學生之間的橋梁。學校的方針政策、各項通知要求能否及時有效地傳達給學生,反饋給領導和各個部門,直接關系著學校各項工作能否得以順利推進。教學工作也如是,雖然教師能和學生直接接觸、溝通交流,但是輔導員仍能發(fā)揮許多教師所不便、不能發(fā)揮的作用,能幫助教師了解更多的學生信息,能通過橋梁作用,將教師的意圖更好地傳遞給學生,將學生的需求傳遞給教師。但是,輔導員要發(fā)揮的不是單邊獨木橋的作用,而是多渠道立交橋的作用。輔導員可以通過培養(yǎng)學生能力,搭建溝通渠道等多種方式發(fā)揮好橋梁作用。
(四)細節(jié)影響
輔導員的工作必須講究細節(jié),細節(jié)決定成敗,千里之堤毀于蟻穴,以安全穩(wěn)定工作為例,一旦出現(xiàn)任何紕漏,就可能對學校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給學校工作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因此,輔導員的工作既需要細致,又需要扎實,還需要隨時保持高度警惕,完善細節(jié),將任何的不穩(wěn)定、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為學生成長、學校發(fā)展創(chuàng)造穩(wěn)定的環(huán)境。
時代的發(fā)展進步,教育改革的推進對高校輔導員的個人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輔導員的個人素質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專業(yè)素質和健康素質幾個方面:
(一)思想政治素質
作為思想政治輔導員,必須時刻加強理論修養(yǎng),熟悉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并能運用于實際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還要了解時政動態(tài),比如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十八屆四中全會和全國人大十二屆三次會議、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等,及時對學生宣講。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并將其運用于實際教育工作中。
(二)道德品質
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是為人的基礎,輔導員的個人道德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因此,輔導員要不斷提升個人修養(yǎng),用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愛國守法、敬業(yè)愛生、育人為本、為人師表。輔導員需要具有堅定的意志品質,有奉獻于教育事業(yè)的決心,有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道德情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同時,用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質影響、感染、帶領學生。
(三)專業(yè)素質
根據(jù)《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暫行)》的要求,輔導員需要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及教育引導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等”工作需要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哲學、政治學、教育學、社會學、管理學、倫理學、心理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并運用于工作實際,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并且,輔導員要終身學習,不斷補充自身知識,擴大知識面,提升知識的運用水平,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
開拓創(chuàng)新是時代潮流,也是做好輔導員工作的必然要求。只有在保持教育本質的前提下,不斷觀察、勤于思考,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采用新技術、新手段、新方法,才能適應新時代的教育需求,才能為開創(chuàng)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一)工作理念創(chuàng)新
思政教育工作者肩負著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責任,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重說教,輕引導,灌輸性強,教育效果不佳。因此,輔導員要樹立起“生本”觀念,以學生為中心,以服務為手段,創(chuàng)新工作理念,將服務與引導結合起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滿足學生的精神追求,真正履行好教育的職責。
(二)工作手段創(chuàng)新
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手段如宣講、開班會等形式太過單一,效果不好,輔導員需要結合新形勢和學生的新特點,創(chuàng)新思政教育的手段。比如,通過創(chuàng)新學生活動的形式,提升同學們的參與積極性,提升活動的實踐性、活躍度,提高教育效果;通過擴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廣度、深度,提升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加強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外界的溝通的與交流,擴展他們的眼界,提升他們的溝通能力。
(三)技術手段創(chuàng)新
網(wǎng)絡早已普及,智能手機也已經(jīng)幾乎是人
手一部,微博、微信為代表的“微時代”早已深刻地影響了當代大學生的日常生活、思想觀念。輔導員的工作也必須借助這些新的技術手段,通過微信、微博等開展教育活動,提高信息傳遞的針對性、時效性、有效性,讓思想政治教育進入學生的日常生活,深度影響學生的日常觀念。
綜上所述,做好新時代的輔導員,需要以全面服務學生成長為目標,將工作與學校發(fā)展全面結合。同時,輔導員還要持續(xù)地全面提升自身素質,不斷思考和實踐,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實現(xiàn)個人成長,開創(chuàng)工作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周家倫.高校輔導員——理論、務實與開拓[M].同濟大學出版社,2011.
[2]霍曉丹.高校輔導員素質標準與開發(fā)——基于勝任力模型的分析[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編.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獻選編(1978-2008)[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4]陳正芬.我國高校輔導員制度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3.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534(2016)03-064-02
作者簡介:王自超,四川理工學院藝術學院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