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楚一 肖維青
(上海外國語大學 英語學院,上海 201600)
從女性主義視角看愛米麗與白流蘇的悲劇
張楚一肖維青
(上海外國語大學 英語學院,上海 201600)
摘要:女性對待婚姻與愛情的態(tài)度是很多文學作品的主題。雖然人類社會各具特色,可女性的生活需求、情感與意識是有共同之處的。將不同的女性形象加以對比,我們不難看到她們不同的性格心理下共通的精神?!都o念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中的愛米麗和《傾城之戀》中的白流蘇是新舊交替時期女性的典型,都有著女性主義精神。雖然二者所處的具體的社會歷史環(huán)境不同,反抗的方式也各有特點,但二者的覺醒、反抗都走向了共同的悲劇結局,說明了在婦女解放程度較低的社會情況下,女性僅能進行初步的、沒有足夠支撐的反抗。
關鍵詞:女性主義;愛情;婚姻;悲劇
美國南方文化建立在清教主義基礎之上,清教徒文化把加爾文主義作為其核心并支持父權制。因此,在當時的美國南方社會,等級森嚴,男權至上。威廉·??思{作為南方文學的代表,將美國南方社會的傳統(tǒng)文化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并且抨擊了所謂的社會道德觀對人性的桎梏及摧殘?!案?思{的婦女人物多數(shù)是受害者,特別是美國南方傳統(tǒng)的婦道觀念的受害者”[1]97?!都o念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中的主人公愛米麗便是這樣的一個男權制度下的受害者典型。傳統(tǒng)中國男權制社會也有著迫害女性的封建觀念?!鞍捶饨ǘY教規(guī)定,女子必須恪守‘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的‘三從’和‘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的‘四德’,‘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烈女不嫁二夫’之類說教更加強化了女子的貞操觀念”[2]。因此,張愛玲筆下的白流蘇在當時的社會也是一位有著反抗精神的女性,她是新舊交替時期女性覺醒的一個范例,而她最終“圓滿的悲劇結局”也不禁讓人深思。
一、類似的生活
(一)無法擺脫的外界壓力
一個是美國南方小鎮(zhèn)的貴族家庭, 一個是清朝遺臣的白家,兩個家族都頑固地停留在舊時代,可現(xiàn)實就像是《傾城之戀》開頭的那句“他們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
《紀念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中的女主人公愛米麗生活在約克納帕塔法,一個被北方的工業(yè)浪潮不斷地沖擊著的南方小鎮(zhèn)。雖然工業(yè)浪潮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但在以種植園經(jīng)濟為基礎的美國南方,傳統(tǒng)的男權制度思想根深蒂固,小小的約克納帕塔法縣自然也堅守著南方社會守舊的風格?!版?zhèn)上的人們將愛米麗這樣‘傳統(tǒng)的南方淑女’當做一種‘紀念碑’。愛米麗小姐是小鎮(zhèn)人們對于傳統(tǒng)莊園夢想的唯一也是最后的一個寄托。他們眼里她有責任 , 有義務成為一個傳統(tǒng)的化身 ,‘一個紀念碑’ 。他們希望看到的是永遠‘不會墮落的’‘真正高貴的南方婦人’?!盵3]“愛米麗們”在這里被物化,僅僅是南方社會精神的載體,但作為“一個紀念碑”,愛米麗有著難以逃脫的外界壓力,她的一舉一動都在眾人注視之下。
《傾城之戀》的故事背景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中國,新舊交織的社會動蕩不安。當時上海已經(jīng)開始推行了新的時間,白公館卻借口使用老鐘而拒絕改變。白公館里的人們就像走著舊時間的老鐘一樣,生活在這個老舊落后的空間中,堅信“天理人情”和“三綱五?!辈攀菓斪裱⑶医^對不能改變的。這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生活思維,也是舊中國一度盛行的思維。在《傾城之戀》描寫的社會里,人們帶著有色眼鏡看待離婚女性。他們甚至認為離婚女人是有晦氣的,而收留離了婚的女人更是會招致厄運。三爺在逼迫白流蘇去為前夫守寡時說道:“我若知道你們認真是一刀兩斷,我會幫著你辦離婚么?拆散人家夫妻,這是絕子絕孫的事?!庇纱丝梢?,白流蘇雖然堅決離婚,對男權統(tǒng)治進行了反抗,卻不可能逃脫外界思想的枷鎖,必須生活在壓力之下。
(二)高貴又低下的地位
在這兩個男權制的社會,女性解放程度較低,處于依附狀態(tài)。白流蘇與愛米麗雖然一個出自名門,一個身為貴族,卻也受到了來自家庭與社會的迫害,而這樣的迫害正是由于當時男權制思想的盛行。
《紀念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中有一個明顯的男權制度代表——愛米麗的父親。愛米麗的少女時代是在父親嚴格管教下度過的。“身段苗條、穿著白衣的愛米麗小姐立在身后,她父親叉開雙腳的側影在前面,背對愛米麗,手執(zhí)一根馬鞭,一扇向后開的前門恰好嵌住了他們倆的身影?!盵4]5不難看到愛米麗柔弱的形象與父親暴力的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父親的眼中,鎮(zhèn)上所有的男子都配不上有著高貴血統(tǒng)的女兒。如果不能擁有門當戶對的婚姻,那就寧可不要結婚,也絕不能降低身價玷污家族的榮譽。于是他揮著馬鞭,趕走了愛米麗所有的追求者,剝奪了愛米麗享受婚姻愛情的權利。
白流蘇也出生于一個名門望族,雖然家產(chǎn)已經(jīng)被父親敗光,可她終究是一個大戶人家的小姐,和愛米麗一樣有著高貴的淑女身份。在家中三爺、四奶奶這樣典型的男權制度代表的嘲諷與壓迫下,白流蘇受盡委屈,忍氣吞聲。“她未嘗不想出去找個小事,胡亂混一碗飯吃。再苦些,也強如在家里受氣。但是尋了個低三下四的職業(yè),就失去了淑女的身份。那身份,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盵5]139可見淑女的身份反倒是桎梏住了她的自由,喪失了最基本的權利,不得不屈服于男權社會。
二、女性意識的覺醒
(一)愛米麗的激烈反抗
西蒙波伏娃曾說 :“即使選擇了獨立,對大多數(shù)女人最有吸引力的也仍然是愛情這條路 ?!睈勖愒谏倥畷r期被父親的暴君式統(tǒng)治所壓抑,無法追求愛情。在父親死后,愛米麗終于脫離了來自父親的直接壓力,她的女性意識也隨之覺醒,最直接的體現(xiàn)便是放手追求愛情?!斑^了不久,逢到禮拜天的下午我們就看到他(荷·伯)和愛米麗小姐一齊駕著輕便馬車出游了”[4]6?!案哔F的南方淑女”就這樣“墮落地”愛上了一位身份低下的北方工頭。此時的愛米麗拿出了讓人敬佩的勇氣。她毫不避諱地與荷·伯出行,向全鎮(zhèn)人表明自己對愛情的堅定決心。就連浸禮會牧師的干涉也敗給了堅定的愛米麗。然而讓人悲傷的是,荷·伯是一個無意成家的人,即使是反對愛米麗與荷·伯結婚的鎮(zhèn)上人都忍不住慨嘆:“可憐的愛米麗”。不僅如此,愛米麗的堂姐妹也應牧師夫人的要求,住進愛米麗家,企圖破壞愛米麗唯一的愛情。重重壓力下,愛米麗的內(nèi)心逐漸扭曲。她“訂購了一套銀質(zhì)男人盥洗用具,每件上面刻著‘荷·伯’。兩天之后人家又告訴我們她買了全套男人服裝,包括睡衣在內(nèi)”[4]9。與此同時,她購買了砒霜,待堂姐妹走后將荷·伯毒死,把他的尸體放在原本為新婚準備的房間里,夜夜共眠。愛米麗用這樣激烈、偏激的方式,終于得以和所愛之人度過一生。瘋狂的愛恨,激烈的反抗,她踏進了罪惡的地獄,也飛入了自由的天堂。
(二)白流蘇的劍走偏鋒
反觀中國女性白流蘇,她的覺醒并非出于愛情,而是來自于生存的本能,逃離充滿暴力的婚姻悲劇,同時也可以看做是對自由的渴望?!皬木竦饺怏w長期處于封建禮教重壓下的中國女性,人格被貶抑至極,人性被扭曲,于是形成了逆來順受的性格,信義名節(jié)被當做第一生命,反抗不合理婚姻,追求婚姻自由,維護人格獨立,幾乎非她們所敢與聞?!盵2]5由此可見,白流蘇離婚的決定也是十分具有勇氣的。然而這樣敢于維護自我人格的女性卻遭到了整個白公館的冷嘲熱諷和處處排擠。甚至在白流蘇離婚后的七八年,白公館里有話語權的人物還試圖逼迫她為死去的前夫守寡,并對她反抗的聲音嗤之以鼻。小說中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人物三爺就說道:“你生是他家的人,死是他家的鬼,樹高千丈,葉落歸根。 ”[5]114同為女性并且有著不幸婚姻的四奶奶也說:“離婚豈是容易的事?要離就離了,稀松平常!果真那么容易,你四哥不成材,我干嘛不離婚哪!我也有娘家呀,我不是沒處可投奔的,可這年頭兒,我不能不給他們劃算劃算,我是有點人心的,就得顧著他們點,不能靠定了人家,把人家拖窮了?!盵5]116-117就連白流蘇的生母白老太太也勸說道:“領個孩子過活,熬個十幾年,總有你出頭之日。”[5]116在他們看來,白流蘇的財產(chǎn)被他們用盡了,她的價值也就不復存在了,她不過是白公館被浪費掉的一碗昂貴的飯。他們看不到白流蘇作為一個女性也是有感情的人,內(nèi)心里有愛恨的標尺,需要保護自己的自尊,需要追求自己的價值。值得慶幸的是,面對不公白流蘇內(nèi)心已經(jīng)有了反抗的意識,正是女性意識的覺醒讓她在眾多壓力之下苦苦堅持自己的立場,甚至不憚于用盡手段走向一段以經(jīng)濟基礎為目的的婚姻,也拒絕拋棄自尊為暴力的前夫守寡。
(三)無法避免的悲劇
“在社會的重壓下西方女性形象表現(xiàn)了更多的反抗,而中國女性形象則表現(xiàn)了更多的屈從”[2]3。愛米麗與白流蘇面對愛情與婚姻時的決定深刻地體現(xiàn)了這一理論。二者都是具有反抗意識的女性,都走出了同時代女性不敢跨出的一步,但是如果說愛米麗的反抗是不計后果,激烈瘋狂的,那么白流蘇的反抗便是步步為營,謹慎小心的。
很多人批判白流蘇的現(xiàn)實,她的工于心計?!斑@里,女主人公流蘇自私冷酷的愛情婚姻心理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為了逃離寄食娘家、遭人白眼的處境,一上場即顧不得‘詩禮人家’的臉面,從妹妹手中搶了范柳原?!盵6]可這樣一場建立在不平等關系上的婚姻,戰(zhàn)爭環(huán)境才促成的婚姻,雖為白流蘇所選,卻并非白流蘇所愿?!傲F(xiàn)在從來不跟她鬧著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話省下來說給旁的女人聽。那是值得慶幸的好現(xiàn)象,表示他完全把她當自家人看——名正言順的妻。然而流蘇還是有點悵惘?!盵5]149可見白流蘇對于愛情與平等始終是有向往的。白流蘇的現(xiàn)實,她的工于心計,是在這個社會層層重壓下掙扎的無奈之舉,她需要讓大家看到她離婚的決定是正確的。這是她反抗過程中的一部分,并非她女性意識的消失,反而是以悲劇為代價的變相延續(xù)。愛米麗所在的窘境也是危機重重,充斥著憤怒。作為約克納帕塔法縣里淑女中的典型,她的生活就是一出戲,而鎮(zhèn)上百姓是全神貫注的觀眾?!坝谑?,第二天我們大家都說:‘她要自殺了’。我們也都說這是再好沒有的事?!盵4]8愛米麗買砒霜的事情,僅僅第二天鎮(zhèn)上就傳遍了,大家直接推測有失淑女身份的愛米麗是要自殺,并且竟然因此感到慶幸??梢姶藭r鎮(zhèn)上的人們已經(jīng)喪失了理智,只想讓愛米麗做好他們心中的豐碑——一個沒有生命的載體。事情發(fā)酵至此,愛米麗也有了同樣的瘋狂,她只想自由地追求愛情,哪怕以愛人的死亡為代價。
“一個社會,女性是否能獲得婚姻自由、愛情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取決這個社會的婚姻制度。”[2]2無論是等級森嚴的美國南方,還是強調(diào)婦道的中國舊社會,都曾存在著極其不公的社會婚姻制度。不平等的制度對人們有著太過深刻的影響,甚至讓人們以為這種男尊女卑的性別秩序普遍存在并且是自然形成的[7]1-7。正是這些不公平的社會制度,最能反映一個社會的女性解放程度。在這種蠻橫霸道的男權制社會中,女性沒有足夠的話語權與選擇權,她們的需求被無視,價值被否定,人格尊嚴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因此,在當時解放程度較低的社會情況下,女性僅能進行初步的、沒有足夠支撐的反抗,而這種富有女性主義精神的反抗雖值得敬佩,卻也只能以悲劇為代價。
參考文獻:
[1]肖明翰.試論福克納筆下的婦女形象[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4).
[2]李玉蓮 ,高玉鵬.中西文學中女性形象對待婚姻愛情的不同態(tài)度[J].承德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1).
[3]章晉新,徐茜.雌雄同體的異類——《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中愛米麗小姐形象新解[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
[4][美]威廉·??思{.外國中短篇小說藏本·福克納[M].李文俊,等,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
[5]張愛玲.色戒[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7.
[6]萬海玉.《傾城之戀》和《飄》中女性形象之比較研究[J].2014(2).
[7]李銀河.女性主義[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
【責任編輯:郭德民】
收稿日期:2016-03-28
作者簡介:張楚一(1992—),女,河南林州人 ,碩士生,主要從事英語語言文學翻譯學研究; 肖維青(1974—),女,福建福州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翻譯批評、文學翻譯研究。
中圖分類號:I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600(2016)08-007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