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章學誠對桐城派古文的批評

        2016-04-13 08:29:33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7期
        關鍵詞:章學誠桐城派古文

        張 富 林

        (商丘師范學院 文學院,河南 商丘 476000)

        論章學誠對桐城派古文的批評

        張 富 林

        (商丘師范學院 文學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摘要:桐城派是清代最有影響的一個古文流派,其本于經學與文學的古文文統(tǒng)與章學誠本于史學的古文文統(tǒng)存在嚴重分歧,故遭到章氏的尖銳批判。桐城派為辭章之學,注重文法,喜歡圈點,主張模擬因襲,文章流于平庸空疏,而以史學為本建立文統(tǒng)的章學誠,主張言之有物,中有所見,以達經世致用之效能,因此,章氏對桐城派注重義法、空言無實的文風亦進行了不遺余力的批評與撻伐。

        關鍵詞:章學誠;桐城派;古文

        桐城派是清代最有影響的古文流派,此派以方苞、劉大櫆、姚鼐為代表,他們主張學習《左傳》《史記》等先秦兩漢散文及唐宋古文家韓愈、歐陽修等人的散文,論文講求法度,喜歡圈點,主張從模擬古文的格律聲色入手,進而模擬其神理氣味,但內容空乏平庸。梁啟超評價此派云:“以文而論,因襲矯揉,無所取材;以學而論,則獎空疏,閼創(chuàng)獲,無益于社會。”[1]69被梁啟超譽為“清代唯一之史學大師”[2]330的章學誠,雖然以論史為主,但實際是文史通論,他對文也相當珍視,對古文及桐城派古文亦能抉微探幽,揭其弊病。其在《古文十弊》中說:“余論古文辭義例,自與知好諸君書,凡數十通;筆為論著,又有《文德》《文理》《質性》《黠陋》《俗嫌》《俗忌》諸篇,亦詳哉其言之矣。然多論古人,鮮及近世。茲見近日作者,所有言論與其撰著,頗有不安于心,因取最淺近者,條為十通,思與同志諸君相為講明。若他篇所已及者不復述,覽者可互見焉?!盵3]19當代學者朱敬武亦指出:“至于徒夸聲音色彩而并無所見的‘文人之文’,是不能聞道的末流,是不足取的。在反對騰空言這一點上,實齋與當時古文家藉詠嘆抑揚以自娛大異其趣?!盵4]54由于桐城派的文統(tǒng)觀念與義法追求與章學誠的學術理念大相徑庭,故遭到章氏不遺余力的批評。

        一、批評桐城派古文文統(tǒng)

        “清代文論以古文家為中堅,而古文家之文論,又以‘桐城派’為中堅?!盵5]310桐城派在清代古文中占有絕對優(yōu)勢地位,游國恩稱桐城派是“清中葉最著名的一個散文流派”[6]315。桐城派集程朱道統(tǒng)與韓歐文統(tǒng)于一身,其派創(chuàng)始人方苞自稱:“學行繼程朱之后,文章介韓歐之間。”[7]906姚鼐則以古文正統(tǒng)自居,正式舉起桐城派的旗幟,其輯《古文辭類纂》,先錄唐宋八大家文,次錄明歸有光文,再錄清方苞、劉大櫆文,由此,姚鼐厘清了桐城派文統(tǒng)之傳緒,即由明歸有光通往唐宋八大家,并進一步與秦漢古文傳統(tǒng)相接續(xù)。其文統(tǒng)發(fā)展先后經歷了秦漢古文—唐宋八大家文—明歸有光等唐宋派文—清桐城派古文幾個階段。

        章學誠則建立了浙東史學的學統(tǒng)。浙東學術,源遠流長,南宋時期呂祖謙的文獻史學,薛季宣、陳傅良、葉適的經制之學,陳亮等人的功利之學,均對浙東學術產生深遠影響。清浙東學派更是名家輩出,他們普遍聚焦史學,主張經世致用,有益社會?!暗接星逡淮袆?chuàng)見、有影響的史學家,大多出自浙東學派,如黃宗羲、萬斯大、萬斯同、全祖望等。尤其是黃宗羲,他不僅是清代浙東史學的開山祖師,也是有清一代史學的鼻祖。因此浙東之學,在清代主要是指浙東史學?!盵8]710章學誠在晚年所作的《浙東學術》,確立了浙東史學的學統(tǒng),其云:

        浙東之學,雖出婺源,然自三袁之流,多宗江西陸氏,而通經服古,絕不空言德行,故不悖于朱子之教。至陽明王子揭孟子良知,復與諸子抵牾。蕺山劉氏本良知而發(fā)明慎獨,與朱子不合,亦不相詆也。梨洲黃氏,出蕺山劉氏之門,而開萬氏弟兄經史之學,以至全氏祖望輩尚存之意,宗陸而不悖于朱者也。……世推顧亭林為開國儒宗,然自是浙西之學。不知同時有黃梨洲氏,出于浙東,雖于顧氏并峙,而上宗王、劉,下開二萬,較之顧氏,源遠而流長矣。[3]14

        可見,章學誠隱然以黃宗羲所開創(chuàng)的浙東史學的繼任者自居,其學統(tǒng)發(fā)展序列為:朱熹(創(chuàng)始者)、陸九淵—袁燮父子(袁肅、袁甫)—王陽明—劉宗周—黃宗羲—萬斯大、萬斯同—全祖望—章學誠。故近代梁啟超曾指出:“浙東學風,從梨洲、季野、謝山起以至于章實齋,厘然自成一系統(tǒng),而其貢獻最大者,實在史學?!盵2]106章學誠指出浙東之學的根本特點在于“言性命者必究于史”[3]15,他承襲前說,把各種學術都納入史學的軌道,建立了以泛史學為中心的學術取向。他在《報孫淵如書》中指出:“盈天地間,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學。六經特圣人取此六種之史以垂訓者耳。子集諸家,其源皆出于史?!盵3]86在章學誠看來,一切著述都是記錄時事、經世致用的史學,經史子集也不例外,“六經皆史”,文當然也應從屬于史,是史學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章學誠是站在學術史的高度,以宏闊的學術視野,高屋建瓴般地把一切學術都納入史學的范疇。因此,章氏的古文傳統(tǒng)即是史學的傳統(tǒng)。他在給汪龍莊的一封信中云:“左丘明,古文之祖也,司馬因之而極其變;班、陳以降,真古文辭之大宗?!盵3]82

        章學誠以本于史學的古文文統(tǒng)與桐城派本于經學與文學的古文文統(tǒng)存在嚴重分歧,章氏批評桐城派推崇的唐宋八大家中的兩位中堅人物云:

        至六朝古文中斷,韓子文起八代之衰,而古文失傳亦自韓子。蓋韓子之學,宗經不宗史,經之流變必入于史,又韓子之未喻也。近世文宗八家,以為正軌,而八家莫不趨韓子;雖歐陽手修《唐書》與《五代史》,其實不脫學究《春秋》與《文選》史論習氣,而于《春秋》、馬、班諸家相傳所謂比事屬辭宗旨,則概未有聞也。(《與汪龍莊書》)[3]82

        惟韓氏道德文章,不愧泰山北斗,特于史學,非其所長?!芳覝Y源,必自《春秋》,比事屬辭之教,韓子所不能也。后如歐陽永叔,亦不愧為千古宗師,第其生平見解,不能出韓氏之范圍?!短茣放c《五代史》,非不竭盡心力,而終不可與語史家之精微也。(《丙辰札記》)[3]389

        由于漢魏六朝勁吹駢儷文風,古文統(tǒng)緒中斷,章氏指出韓愈雖“文起八代之衰”,功不可沒,但遺憾的是“古文失傳亦自韓子”,章氏推求其原因指出,關鍵因素是韓氏之學“宗經不宗史”。韓愈的古文講道統(tǒng),其《原道》構建了孔孟以降一直到他自己的一個道統(tǒng),韓愈認為這個道統(tǒng)以六經為傳承,道寓于經,古文正是發(fā)揮這種道統(tǒng),而在章氏看來,經已流變入史,可惜的是,韓氏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因此,他在《上朱大司馬論文》中評價韓愈說:“昌黎善立言而又優(yōu)于辭章,無傷其為山斗也,特不深于《春秋》,未優(yōu)于史學耳。”[3]612而對于宋代文壇宗師歐陽修,雖然躬親修過《新唐書》與《五代史》,但對于《春秋》、司馬遷、班固等所傳“比事屬辭”的史家宗旨,未有承繼。章氏在《〈唐書糾謬〉書后》中指出:“蓋歐公為當代文宗,史學非所深造?!盵3]69在《家譜雜議》中言道:“歐蘇文名最盛,然于史裁無所解也?!盵3]237在章氏眼中,韓愈、歐陽修于史學實無所窺,二人尚且如此,他人何可論哉!《上朱大司馬論文》篇亦有詳細的論述:

        古人著述,必以史學為歸,蓋文辭以敘事為難?!还盼谋赝茢⑹拢瑪⑹聦嵆鍪穼W,其源本于《春秋》“比事屬辭”,左、史、班、陳家學淵源,甚于漢廷經師之授受。馬曰:“好學深思,心知其意”,班曰:“緯六經,綴道綱,函雅故,通古今”者,《春秋》家學,遞相祖述,雖沈約、魏收之徒,去之甚遠,而別識心裁,時有得其仿佛。而昌黎之于史學,實無所解,即其敘事之文,亦出辭章之善,而非有“比事屬辭”、“心知其意”之遺法也。其列敘古人,若屈、孟、馬、揚之流,直以太史百三十篇與相如、揚雄辭賦同觀,以至規(guī)矩方圓如孟堅,卓識別裁如承祚,而不屑一顧盼焉,安在可以言史學哉!歐陽步趨昌黎,故《唐書》與《五代史》,雖有佳篇,不越文士學究之見,其于史學,未可言也。然者推《春秋》“比事屬辭”之教,雖謂古文由昌黎而衰,未為不可。[3]612

        二、批評桐城派古文義法

        桐城派以韓歐古文為宗,傳承明歸有光等唐宋派的古文傳統(tǒng),是清代最有影響的散文流派,也是中國正統(tǒng)派古文理論的集大成者。桐城派為辭章之學,注重文法,喜歡圈點,主張模擬因襲,文章流于平庸空疏。桐城派始祖方苞從承繼歸有光的唐宋派古文傳統(tǒng)出發(fā),提出“義法”的主張,他在《又書〈貨殖傳〉后》中自道其義云:“《春秋》之制義法,自太史公發(fā)之,而后之深于文者亦具焉。義即《易》之所謂‘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謂‘言有序’也。義以為經而法緯之,然后為成體之文?!盵7]58方氏所謂“義”,指文章的思想意旨,但實際上要求以程朱理學為基本出發(fā)點去理解事物,闡發(fā)道學義理。所謂“法”,指文章的藝術形式,包括結構條理、章法有序、材料運用、語言表達等。劉大櫆對方苞理論進行了補充,以為“義理、書卷、經濟者”,是“行人之實”,是“匠人(文人)之材料”,而“神、氣、音節(jié)者”,是“匠人之能事”。姚鼐又補充了方苞和劉大櫆的理論,在其所編選的《古文辭類纂》序目中提出:“凡文之體類十三,而所以為文者八:曰神、理、氣、味、格、律、聲、色”,認為“神、理、氣、味者,文之精也;格、律、聲、色者,文之粗也”[9]111。桐城派古文既強調義理和文章的有機統(tǒng)一,又特別突出了文章的藝術形式,主張從模擬古文的“格律聲色”入手,進而模擬其“神理氣味”,以糾正古文創(chuàng)作中空疏不實的流弊,但由于其強調“義”必須從程朱義理出發(fā),實際上還是宋儒天人性命在古文中的體現,其實質是從一種空疏之弊流為另外一種空疏之弊,是既救弊而又生弊。因此,桐城派古文在當時就曾受到漢學家及駢文家的尖銳批評,錢大昕批方苞為“未喻乎古文之義法”,“所得者,古文之糟粕,非古文之神理”;并同意“王若霖言,靈皋以古文為時文,卻以時文為古文”[10]608。

        以史學為本建立文統(tǒng)的章學誠,主張言之有物,中有所見,以達經世致用之效能,因此,章氏對空言無實、斤斤于法度規(guī)矩與音節(jié)神味的桐城派進行了不遺余力的批評和撻伐:“有明中葉以來,一種不情不理、自命為古文者,起不知所自來,收不知所自往,專以此等出人思議,夸為奇特,于是坦蕩之途生荊棘矣?!盵3]20章氏認為桐城派機械因襲模擬古人的做法,既不能從表現內容出發(fā),也不能真實表現思想情感,而是刻意追求模仿,形式與內容脫離。桐城派奉歸有光用五色圈點評點《史記》的方法為文學創(chuàng)作的“義法”,被后世奉為“古文秘傳”“傳授之秘”,并認為此法“如五祖?zhèn)鳠?,靈素受箓,由此出者,乃是正宗”[3]17。劉咸炘的《文史通義識語》云:“歸、方評點《史記》,桐城家珍為至寶?!盵11]1079《史記》五色圈點本使用五種顏色標識義例,歸有光《評點史記》云:“《史記》起頭處來得勇猛者圈,緩些者點。硃圈點處總是意句與敘事好處,黃圈點處總是氣脈,亦有轉折處用黃圈而事乃聯下去者。黑擲是背理處,青擲是不好要緊處,朱擲是好要緊處,黃擲是一篇要緊處?!盵8]342今人鄒德金評價云:“歸有光《歸震川評點史記》的突出貢獻就在于其對于《史記》文學性的探索與闡發(fā),注重為文之法的分析和授受,這也成為《歸評史記》的著眼點。”[12]2據此可知,歸氏五色圈點法,義例甚嚴,誠如章氏在《文理》中所說:“五色標識,各為義例,不相混亂。若者為全篇結構,若者為逐段精彩,若者為意度波瀾,若者為精神氣魄,以例分類,便于拳服揣摩?!盵3]17章學誠認為歸氏等人雖然“論說文字以《史記》為宗”,但最終是“得力于《史記》者,特其皮毛,而于古人深際,未之有見”,“于古人所謂閎中肆外,言以聲其心之所得,則未之聞爾”[3]17。章氏指出歸、唐諸家以義法范式《史記》為皮毛之功,未窺“古人深際”,章氏認為《史記》“近于圓而神”,山口久和解釋說:“‘圓神’是融通無礙而富于洞察的知識態(tài)度,用《尚書》的方法論來說的話,相當于‘因事命篇’?!盵13]227也就是說,章學誠所說的“古人深際”,就是《尚書》“因事命篇”而無定法的史書理想,而歸有光等人的義法恰是有所依傍的固定成例。章學誠據此批評歸、唐義法道:“所謂疏宕頓挫,其中無物,遂不免于浮滑,而開后人以描摹淺陋之習。”[3]17章氏挖其根源認為,歸氏文章內容空洞,言之無物,過度講究法度,機械模仿,注重形似,流于浮滑。章學誠的批評是中肯的,劉咸炘認為:“震川于《史記》神氣非無所得,其例意數條已足,然已不可盡信,以其過于空幻也。至其每篇圈點,是為多事,又以好奇眼孔推測史公,往往以不奇為奇?!盵11]1079對此,郭紹虞論曰:

        古文家如歸震川、方望溪諸人所傳的標識評點之冊,以時文的手法窺古人之脈絡,則不免有害于文。此種方法,實齋之認為可資修辭之助,卻不能定為傳授之秘?!粌H如此,上所云云,本是明、清以來之所謂古文,對于古人深際本無所見,所以不免有此逐末之弊。[5]424-425

        倪德衛(wèi)先生評論說:“歸有光遠不如司馬遷,因為他言之無物,流于浮滑,只學到《史記》的皮毛,而未見其腠理。他由此開創(chuàng)了后人描摹淺陋的先例?!盵14]95

        章學誠強調,文章要反映自己真實的思想感情和真知灼見,不能機械地模仿古人,更不可拘泥于古文之法式,將之作為今人必須遵守的法度,章氏又指出:

        夫言之有物,即心所獨得是也。心有所得,不能共喻,不得已而發(fā)之于言,則雖千變萬化,流轉不窮,要皆本其所見,而不為外襲之言。(《清漳書院留別條訓》)[3]675

        《易》曰:“言有物而行有恒?!薄稌吩唬骸霸娧灾尽!蔽嵊^立言之君子,歌詠之詩人,何其紛紛耶!求其物而不得也,探其志而茫然也,然而皆曰吾以立言也,吾以賦詩也。無言而有言,無詩而有詩,即其所謂物與志也。然后自此紛紛矣。(《質性》)[3]24

        朱熹云:“作文字須是靠實,說得有條理乃好。不可架空細巧。大率要七分實,只三分文?!盵15]3320晚清學者譚獻拳拳尊奉章學誠的《文史通義》,曾主持刊刻浙江書局補刻本《文史通義》,其在光緒七年(1881)的日記中談到自己和章學誠對歸評《史記》的一致看法:

        閱《史記》,知后世之節(jié)字省句以為古者皆可笑也。歸評《史記》,桐城一派古文家主張之。少游京師,孫琴西、王少鶴二公方從事鉛丹,以為枕秘。予過讀不甚喜之。已而得見章先生《遺書》,披寫摧陷,益輕之。三十年來,粗明群籍,折衷大誼,乃知震川得史公之膚末,而不可謂無所見。第占畢點識,何足以教后人?推崇之者,傳寫遺筆,自為師法,不可謂非幸也。[16]113

        因此,劉咸炘先生指出:“先生論文,故于專求形式者,極非薄之,千古文家,罕能當此彈劾?!盵11]1079郭紹虞先生亦說:“古文家雖講言之有物,而實在無物,所以只能在分段結構意度波瀾上揣摩,所以不敢在唐、宋各家習用之句調格式外有所創(chuàng)造或變化?!盵5]425

        章氏在《文理》中又進一步指斥其“纂類摘比之書,標志評點之冊,本為文之末務,不可揭以告人,只可用以自志”,正如“父不得而與子,師不能以傳弟”,這種評點無法與劉勰、鐘嶸“令觀者得意文中,會心言外”相提并論。如果“因一己之見,而謂天下之人皆當范我心手”[3]24,以此等義法來衡量“古人無窮之書”,則流弊不可勝言,對后學將遺禍無窮。他舉例說:

        富貴公子,雖醉夢中,不能作寒酸求乞語;疾痛患難之人,雖置之絲竹華宴之場,不能易其呻吟而作歡笑。此聲之所以肖其心,而文之所以不能彼此相易,各自成家者也。今舍己之所求而摩古人之形似,是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西家偕老之婦亦學其悲號;屈子自沈汨羅,而同心一德之朝,其臣亦宜作楚怨也,不亦傎乎(《文理》)![3]17

        章氏指出“古文著為文章,皆本于中之所見”,如“舍己之所求而摩古人之形似,是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西家偕老之婦亦學其悲號”,如此學法,“不亦傎乎”?實際上“貌雖似于古人,文實流于浮泛,歌笑雖殷,悲喜何有哉”[17]503!因此,章氏認為“文字之佳勝,正貴讀者之自得”,并打比方進行解釋說:

        如飲食甘旨,衣服輕暖,衣且食者之領受,各自知之,而難以告人。如欲告人衣食之道,當指膾炙而令其自嘗,可得旨甘;指狐貉而令其自被,可得輕暖,則有是道矣。必吐己之所嘗而哺人以授之甘,摟人之身而置懷以授之暖,則無是理也。(《文理》)[3]18

        章氏繼而又以文體為例加以具體說明,其云:“古詩宜知音節(jié)?!艄?jié)隱而難察,能熟于古詩,當自得之。執(zhí)古詩而定人之音節(jié),則音節(jié)變化,殊非一成之詩所能限也。”又說:“古文法度隱而難喻,能熟于古文,當自得之。執(zhí)古文而示人以法度,則文章變化,非一成之文所能限也。”“詩之音節(jié),文之法度,君子以謂可不學而能,如啼笑之有收縱,歌哭之有抑揚,必欲揭以示人,人反拘而不得歌哭啼笑之至情矣?!币虼?,“觀書有得,存乎其人,各不相涉也”,“書之難以一端盡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3]18。

        章學誠反對桐城派機械因襲、刻意模仿的做法,反對其先為人們提供一套“義法”作為一成不變的范式去讓人們套用。他在《古文十弊》中指出:“古人文成法立,未嘗有定格也。傳人適如其人,述事適如其事,無定之中有一定焉。”[3]20文法猶如客觀世界的規(guī)律一樣,是客觀存在的,如果文章據實而發(fā),法度自然隨文而生,如果刻意模仿文法,則文法不存,因此他說:“知其意者,旦暮遇之;不知其意,襲其形貌,神弗肖也。”[3]20桐城派古文家用一成不變之模式去硬套一切之文章,文章變化,豈非一成之所能限乎?章氏曾用形象有趣的文字來論證這一看法,其云:

        比如懷人見月而思,月豈必主遠懷?久客聽雨而悲,雨豈必有悲況?然而月下之懷,雨中之感,豈非天地至文?而欲以此感此懷藏為秘密,或欲嘉惠后學,以謂凡對明月與聽霖雨,必須用此悲感方可領略,則適當良友乍逢及新婚宴爾之人,必不信矣。(《文理》)[3]18

        章學誠進一步指出:“夫文章變化,侔于鬼神,陡然而來,戛然而止。何嘗無此景象,何嘗不為奇特!但如山之巖峭,水之波瀾,氣積勢盛,發(fā)于自然;必欲作而致之,無是理矣。”[3]20也就是說,古文的奇特突兀變化是客觀存在的,而這種意度起伏的變換應如“山之巖峭,水之波瀾”一樣,是“氣積勢盛,發(fā)于自然”的結果,而非人為的刻意制作。

        總之,桐城派本于經學與文學的古文文統(tǒng)以及注重義法的寫作追求與章學誠本于史學的古文文統(tǒng)以及注重經世致用的文章效能格格不入,故遭到章氏的堅決反對與尖銳批評。其實,章氏并非主張不要文法,而是反對人為地刻意制作一個一成不變的法則和范式讓人一勞永逸地去遵循。其主張應該通過自己的心營意造,在言之有物的基礎上法隨文生,使文章取得經世致用的效能。

        參考文獻:

        [1]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章學誠.章學誠遺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4]朱敬武.章學誠的歷史文化哲學[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6.

        [5]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下冊[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

        [6]游國恩.中國文學史:第四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方苞.方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8]嚴杰,武秀成.文史通義全譯[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

        [9]]姚鼐文選[M].周中明,選注.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1.

        [10]錢大昕.潛研堂集[M].呂友仁,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1]劉咸炘.文史通義識語[M].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12]鄒德金.名家注評史記[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

        [13]山口久和.章學誠的知識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4]倪德衛(wèi).章學誠的生平及其思想[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15]朱熹.朱子語類[M].北京:中華書局,1986.

        [16]譚獻.復堂日記[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7]倉修良.文史通義新編新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郭德民】

        收稿日期:2016-03-08

        基金項目: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章學誠文論思想研究”(編號:2016—ZD—025)。

        作者簡介:張富林(1972—),男,山東濟寧人,講師、博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論、元明清文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I20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600(2016)07-0058-05

        猜你喜歡
        章學誠桐城派古文
        天授者何?章學誠的神秘體驗與性情論闡發(fā)
        桐城派的山水書寫與文脈傳衍
        天中學刊(2022年3期)2022-07-27 05:52:52
        周作人“桐城派”批評之梳理與反思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國學(2021年0期)2022-01-18 05:58:20
        融通諸體的桐城派文學理論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學生天地(2020年6期)2020-08-25 09:10:42
        稱象
        讀《隸定古文疏證》札記
        章學誠的笨辦法
        寬為限 緊用功 功夫到 滯塞通
        娃娃畫報(2015年11期)2015-12-08 04:37:34
        97人妻视频妓女网| 激情伊人五月天久久综合|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华|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aⅴ无码国精品中文字慕| 一道本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式|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欧美a级在线现免费观看| 久久本道久久综合一人| 狂猛欧美激情性xxxx大豆行情 | 国产精品视频露脸| 国产91吞精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播放国产自拍av|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第五页| 久草视频在线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禁区一区二区三区| 艳妇臀荡乳欲伦交换在线播放| 久久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情| 男生自撸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爽爽| 亚洲日韩∨a无码中文字幕| 麻豆久久久国内精品| 亚洲av三级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欧美黑人性色黄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版| 熟女体下毛荫荫黑森林|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国产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岳好紧好湿夹太紧了好爽矜持| 欧美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 v| 亚洲国产高清一区av|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 亚洲男同志网站| 人与动牲交av免费| 米奇欧美777四色影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