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林(信陽職業(yè)技術學院語言與傳媒學院 河南·信陽 464000)
試論電視訪談類節(jié)目的主持技巧
李秀林
(信陽職業(yè)技術學院語言與傳媒學院 河南·信陽 464000)
訪談是一種形式,主持人在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就像在小說一樣,主持人就是線索的作用,起到貫穿全文的作用。在訪談中,主持人要和嘉賓互動,嘉賓情感的表達和對問題的回答等跟主持人的主持技巧有很大的關聯(lián)。很大程度上,主持人的主持技巧、個人應變能力以及個人素養(yǎng)等都會影響到訪談的效果。在這里,將對電視訪談類節(jié)目的主持技巧作一個簡單的論述。
電視訪談;主持技巧;主持人
電視訪談節(jié)目以形態(tài)輕盈區(qū)別于娛樂類的綜藝節(jié)目。因其低成本、易操作、高收益地特征,一直深得制片人的喜愛。也因為受歡迎,就容易受到模仿,那這種節(jié)目就變得越來越難以做到精致。在自主化的年代,要想做到獨樹一幟,在眾多的電視訪談節(jié)目中做到脫穎而出,主持人的主持技巧就顯得尤為重要。主持人的技巧包括了談話技巧,形象打扮,談吐修養(yǎng)和應變能力等,在要求主持人主持技巧時,也就是主持人的綜合能力,就對主持人的各方面能力有很大的要求。以下幾點簡述一下主持技巧
(一)訪談節(jié)目中禮貌原則的使用
上世紀80年代,在合作原則的基礎上,英國語言學家Geoffrey Leech(1983年)提出了著名的“禮貌原則”。主要包括以下準則:1.策略準則:使他人受損最小,使他人受惠最大;2.寬宏準則:使自身受惠最小,使自身受損最大;3.贊揚準則;對他人的貶損需盡力縮小,對他人的贊揚盡力夸大;4.謙虛準則:對自身的贊揚盡力縮小,對自身的貶損盡力夸大;5.贊同準則:他人和自己之間的分歧需盡力縮小,他人和自身之間的一致需盡力擴大;6.同情準則:自身對他人的厭惡需盡力縮小,自身對他人的同情需盡力擴大。
電視訪談很多時候也是主持人與嘉賓的互動合作關系,節(jié)目想從嘉賓身上獲取更多的有價值的信息,觀眾想從節(jié)目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在這個利益滾動的環(huán)節(jié),主持人需把握好現(xiàn)場的互動。主持人想要從被采訪者身上得到更多的有用信息,先要給被采訪者最基本的尊重。因為人需要最基本的尊重,也需要尊重別人,這就要先從談話技巧中學會禮貌原則。就像楊瀾的采訪一樣,她知性優(yōu)雅的采訪形象的生成,最先歸結于她對禮貌原則的利用。在她的《楊瀾訪談錄》中就有很多例子很好的論證了禮貌原則對采訪成功的重大作用。例如她在采訪金庸對愛情婚姻的看法時,從武俠小說中忠貞不渝的愛情談起,繞過金庸本身的失敗的婚姻。楊瀾選擇從金庸的作品切入,雖然表面看來是對小說的談論,實際上式子對理想、愛情等深層次的東西進行探討。由此,金庸自然而然就會談及自身。這是策略性原則,也是禮貌原則,通過合理的策略減少節(jié)目訪談對象的利益損害,也是給采訪者最基本的人性化的尊重。這是保證節(jié)目順利進行下去的最基本保證,也是有效手段。例如在采訪中,楊瀾:在得到金牌之后,為什么你的表情顯得比較平淡,也沒特別激動,這是為什么,沒有切實感受到勝利。劉子歌:可能我就是性格就是這樣……(省略)其中的表情恬淡,迷人的微笑等褒義詞就是最被采訪者的贊美,這是主持人向采訪對象表示友好和禮貌,使雙方身心愉悅,達到使采訪活動更加順暢進行下去的效果。
(二)巧妙運用模糊限制語
在采訪中,很多信息的獲取可能會對采訪對象造成沉重的傷害。所以在采訪過程中要學會運用各種談話技巧應對特殊情況,減少對采訪對象所造成的傷害。就像使用節(jié)目中模糊限制語來模糊采訪中尖銳問題的殺傷力。例如楊瀾對王楠的采訪中說:那個時候,在很多人看來,都是因為王楠輸?shù)舯荣悾宰詈笈畧F沒有拿到金牌。還有 “那時候甚至有媒體已經說,你可以退役了。”其中“好像”、“那時候媒體”模糊詞的運用減緩了對被采訪者所造成的壓迫感。王楠是個將近五十歲卻還沒退役的運動員,她的存在給許多后起之秀造成壓力和阻礙。本來因為高齡運動員的身份就備受社會爭議,若主持人作為公正的媒體代表沒有顧忌被采訪對象的利益,直截了當?shù)拇林忻舾嘘P口。首先對采訪對象的不尊重和不人性化,再者主持人的主持相當?shù)氖?,最后就是?jié)目不得善終。利益環(huán)環(huán)相扣,失此則失彼,主持人表現(xiàn)出來的技巧,對節(jié)目是否成功具有極其直接的影響。在此就要求主持人先做好談話技巧的模糊用語的使用。
(三)提問方式上的合理誘導
談話技表現(xiàn)在禮貌用語和模糊用語的使用上,還有提問方式上。前兩者是從人性化的角度切入考慮,后者則是從節(jié)目利益的方式考慮。做好了前兩項工作,作為主持人就要開始切入要害的獲取有效信息,而這個就考驗到主持人的提問技巧。比如楊瀾在提問技巧上就頗具造詣,就連俄羅斯副總理也曾對她表達過贊美之詞。楊瀾的提問方式受到總理如此高的贊譽,跟其對句式的靈活運用分不開。楊瀾自己也曾說過她提問的方式是多樣的,她說:“并不是簡答地將問題拋出來,然后借此提出更多其他問題,而是在談話進行的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問題的轉化,對提問方式做出改變?!崩缭凇稐顬懺L談錄》,楊瀾:那個人(指普魯申科的師兄——亞古金)欺負你。普魯申科:他是其中之一,還有別的人……(省略)這里運用了陳述疑問句和聲音延長兩種提問方式,普魯申科是俄羅斯花樣滑冰運動員,小時候體弱多病且家庭經濟困難,常被人欺負。針對普魯申科自身的經歷,楊瀾用其提問技巧巧妙的越過采訪對象的痛楚和給采訪對象緩和的機會,引誘其主動說出能夠說出的信息,避免了主持人踩中雷區(qū),得不到想要的信息還傷害了采訪對象,是節(jié)目效果大大減少。而楊瀾對此的處理就非常好,借用提問句式的技巧給被采訪者思考的余地,讓其主動提及信息,避免尷尬局面。
很多時候,主持技巧大多是由談話技巧決定,但是主持人的形象塑造也是主持技巧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主持人自身形象的塑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文化修養(yǎng)和對文字的掌控能力
主持人作為采訪者的角色,需要要求各個方面的素質,其中對文字方面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主持人說話技巧需要很強的文字操控能力和文字組織能力,說什么,怎么說,都是極大的考驗,這里的基礎是對文字的靈活運用。就像對談話技巧的論述中,楊瀾對提問方式的靈活運用也是建立在對文字(句式)的靈活操控。這里就要求支持人對文字有很扎實的學習基礎,文字基礎包括了文學的運用,媒體人的應變性還有由書本中積累而來的強大素質。著名作家三毛就說過,讀的書多了,容顏就改變了。主持人首先就要具有很廣闊的知識面,由不斷地閱讀的經歷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慢慢積累自身作為媒體人的素質,在平時多加以學習文字的運用能力,最終形成自己與眾不同的內涵,打造出屬于主持人與眾不同的形象區(qū)別于其他主持人,就像楊瀾知性優(yōu)雅的形象在傳媒界赫赫有名。
(二)選擇合適自己的裝飾
語言是思維和表達的工具。服裝也是一門語言,一門靠結合肢體動作表述內心世界,文化背景的無聲語言,是一種含蓄地表達特殊意義的語言符號。它以色彩、款式、質料三要素構成一種特殊的造型語言,起到溝通情感、傳達信息的微妙作用。主持人的形象最直接的來源就是外在的打扮,其次才是談吐。外在的裝飾可以很快的給主持人塑造媒體想要的形象,這樣采訪久而久之便深入人心。簡而言之,就是形象魅力。對于主持人來說,其服裝的正確選擇也是一種順利達到采訪目的的秘密武器。但是因為主持人的身份,主持人不可以憑自己的喜好去選擇節(jié)目的服裝,為著節(jié)目整體利益的考慮,主持人應該結合采訪的主題以及節(jié)目的特征去選擇合適的服裝。在外在裝飾上,不論是太時髦或是太嚴厲的著裝對于主持人而言都不是很好,其和嘉賓之間容易產生較大的距離感,使得節(jié)目效果下滑,影響到嘉賓的專注程度,并且會給其造成一定壓力,不利于表達與闡述。所以,在訪談節(jié)目中,應該在著裝上保持淡雅、大方,最好和節(jié)目內容形成一致,產生一定內在聯(lián)系,增強節(jié)目氛圍。就像在電視中,我們看到的主持人大多以淺色晚禮服為主要裝扮,臉妝大都素雅大方,沒有舞臺上所謂的奇裝艷服,熏眼妝等等。再者,拿春晚的主持人來說,春晚的主持人著了大紅色服裝,是否違背了樸素淡雅的要求呢。其實并不是的,春晚是為舉國同慶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設置的,春節(jié)代表著喜慶和希望,紅色是喜慶的顏色,主持人這樣的著裝正好與節(jié)目形成一種內在聯(lián)系,有益無害,顯示出主持人的技巧。
(三)要有自己的主持風格,通過性格魅力俘獲觀眾
無論是怎樣的裝扮,都是表面的東西。這個社會發(fā)展的太快,很多表面的東西都有偽造的可能,于是乎,人們呼吁內在最真實的東西。作為主持人也不例外,合理的著裝能給主持增添亮點,但是真正的亮點還是要靠自己的主持魅力。人都會有審美疲勞,只有主持人散發(fā)出主持的高貴品質和豐富的內涵,才能源源不斷的帶給觀眾力量,這樣的效果才是最好的。其實這說的就是主持風格了。淺談幾個深入人心的主持人。楊瀾太有名,其形象早就深入人心,這里不多說。這里以柴靜為例,她可以說是幽默溫婉風格的代表了。例如《講述背后的故事》專訪張妙父親時,她用溫婉的漸進式提問方式,是張父的回答得到預期的效果,還有她在寫采訪經歷時,《看見》一書述盡她的溫婉風格,深入人心。
主持技巧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其中不僅僅包括講話的技巧,還有對文字的掌控能力,涉及到穿衣打扮、心理學等等,要從根本上掌握主持的技巧,需要更廣闊的知識面,更強的學習能力,更深厚的文化內涵。而面對日新月異的傳媒界,電視訪談類的節(jié)目想要做出獨特的韻味,在不斷的模仿和挑戰(zhàn)面前站穩(wěn)腳跟,主持人的主持技巧顯得至關重要,主持人只有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學習,這類訪談類的節(jié)目質量才能不斷提高,觀眾才能真正獲益。而非簡單的訪談對話,內容沒有對觀眾產生有益的影響,更不會對社會留下進步。因此,電視訪談節(jié)目需好好升化培養(yǎng)主持人的主持技巧,不自覺中,電視訪談類節(jié)目的整體收益便提高來了。
[1]于潔麗.芻議電視訪談類節(jié)目的主持技巧[J].新聞傳播,2015 (21):82+84.
[2]楊敏.論電視訪談類節(jié)目主持人的語言技巧[J].青年文學家,2011(05):139.
[3]練恒謙.試析互動訪談類節(jié)目的主持技巧[J].音樂大觀,2012 (09):194.
J903
A
1009-8534(2016)04-036-02
李秀林(1979-),女,河南固始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兒童文學和影視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