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基于暫態(tài)能量的電力系統(tǒng)切機控制措施

        2016-04-13 09:04:09王佳麗劉滌塵廖清芬岑炳成齊曉曼
        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 2016年10期
        關鍵詞:切機功角機系統(tǒng)

        王佳麗,劉滌塵,廖清芬,岑炳成,李 順,齊曉曼

        ?

        基于暫態(tài)能量的電力系統(tǒng)切機控制措施

        王佳麗1,劉滌塵1,廖清芬1,岑炳成1,李 順1,齊曉曼2

        (1.武漢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2.國網上海電力科學研究院,上海 200437)

        為了實現更準確有效的電力系統(tǒng)緊急控制,提出了一種考慮慣性時間常數變化的切機量計算方法,并在加速機群進行分配。該方法基于系統(tǒng)等值二機系統(tǒng)的暫態(tài)過程能量進行求解,所需數據均可通過廣域測量得到,不需要依賴電力系統(tǒng)的具體模型和參數,可以實現對電力系統(tǒng)的實時控制,計算量小,方便靈活。同時考慮了在切機過程中系統(tǒng)的慣性時間常數的變化,使得切機控制更加準確。通過對新英格蘭10機39節(jié)點算例的仿真分析,驗證了該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暫態(tài)穩(wěn)定;切機;慣性時間常數;實時控制

        0 引言

        我國幅員遼闊,受到資源分布、環(huán)境因素和經濟差異的制約,電網結構凸顯出跨區(qū)互聯、遠距離、大容量輸電、交直流相結合等特征,電網的規(guī)模越大,電網的穩(wěn)定問題也愈加嚴峻[1-3]。電力系統(tǒng)的失穩(wěn)事故可能引起工業(yè)和居民斷電,甚至可能使電力系統(tǒng)崩潰,給我國經濟造成重大損失,需及時采取各種控制措施使其恢復穩(wěn)定[4-5]。

        系統(tǒng)發(fā)生安全穩(wěn)定問題后,需要及時采取合適的緊急控制措施,其中一個重要的暫態(tài)穩(wěn)定控制措施是切機措施[6-7]。切機控制策略的制定包含切機地點的選擇、切機時刻和切機量的求取三個方面。其中合理而有效的切機量是保證系統(tǒng)恢復穩(wěn)定的重要因素,同時快速準確計算出切機量也是實現緊急控制的快速性必不可少的條件,系統(tǒng)故障后的切機量化方法研究一直是人們的關注點。近年來,廣域測量系統(tǒng)迅速發(fā)展,為切機控制策略提供了技術條件[8-9]。文獻[10]以改進支路能量函數法為理論基礎,求取并網系統(tǒng)故障后所需切機量。文獻[11]通過分析暫態(tài)能量函數,根據故障后的穩(wěn)定裕度來確定所需的切機量。但是能量函數法難以區(qū)分系統(tǒng)中發(fā)電機內部和發(fā)電機間的能量,因此利用能量函數法來求取的切機量,難免其中包含一些實際對暫態(tài)穩(wěn)定無貢獻的能量,造成不必要的過切[12-13]。文獻[14]根據擴展等面積法求得的穩(wěn)定裕度定義了切機的代價,以此確定最合適的切機控制策略,但是存在著難以確定積分起止條件以及積分路徑等問題。文獻[15]將系統(tǒng)等效為二機系統(tǒng),通過計算未消納的加速能量,進而得到系統(tǒng)所需切機量。不受系統(tǒng)運行方式的束縛,使用方便靈活,但是推導過程中并沒有考慮切機導致的系統(tǒng)慣性時間常數的變化對切機量的影響,從而影響控制效果。

        廣域測量系統(tǒng)(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已經成為我國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tǒng)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16-18]。廣域測量系統(tǒng)得到的數據完全來源于相量測量單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的真實數據,可以反映系統(tǒng)真實的動態(tài)行為[19]。本文基于WAMS測量得到的數據,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考慮了系統(tǒng)慣性時間常數對系統(tǒng)所需切機量影響,說明在切機過程中可能伴隨著系統(tǒng)慣性時間常數的改變,從而導致實際所需切機量的變化,并在此基礎上,說明了基于系統(tǒng)等值二機系統(tǒng)的暫態(tài)能量,進而提出了考慮系統(tǒng)慣性時間常數的切機決策方案,為了與文獻[15]進行對比,同樣采用基于轉速差—功角差相平面軌跡判斷系統(tǒng)功角穩(wěn)定的方法對系統(tǒng)進行實時監(jiān)測,作為緊急控制的啟動條件,并在新英格蘭10機39節(jié)點的算例中進行仿真,說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更優(yōu)越的控制效果。

        1 系統(tǒng)慣性時間常數

        慣性時間常數的物理意義如下:原動機將額定轉矩加到空載的發(fā)電機轉子上,靜止的轉子加速到額定轉速所需的時間。慣性時間常數越小,在轉子上施加相同的轉矩,轉子的運動速度變化越快。電力系統(tǒng)慣性時間常數是對暫態(tài)穩(wěn)定有很大影響的重要的系統(tǒng)運行參數。

        以二機系統(tǒng)為例,如圖1,發(fā)電機的動態(tài)方程可表示為式(1)和式(2)。

        圖1二機系統(tǒng)示意圖

        (2)

        式(3),式(4)可以表示二臺發(fā)電機的電磁功率。

        (4)

        (6)

        式(1)減去式(5)并考慮(5)和式(6)可得

        式(7)可以改寫為式(8),即將兩機系統(tǒng)轉化為單機系統(tǒng)形式。

        (8)

        直接法暫態(tài)穩(wěn)定的相關理論指出,系統(tǒng)暫態(tài)穩(wěn)定能力與暫態(tài)過程中積蓄的能量有直接關系[20],可以由式(9)看出,暫態(tài)能量值與發(fā)電機慣性時間常數有關,會隨之發(fā)生變化,說明系統(tǒng)的暫態(tài)穩(wěn)定水平會受到機組慣量的影響,而在實際切機過程中,是整臺發(fā)電機退出運行的,此時系統(tǒng)的慣量會隨著機組的退出運行而發(fā)生改變,進而使系統(tǒng)在發(fā)生暫態(tài)事故時所需的切機量隨之發(fā)生變化。

        2 考慮慣性時間常數的基于暫態(tài)能量的切機量

        2.1 多機系統(tǒng)的暫態(tài)能量

        一個具有臺發(fā)電機的系統(tǒng),其中第臺發(fā)電機的動態(tài)方程表示如下:

        多機系統(tǒng)故障后若發(fā)生功角穩(wěn)定問題,在開始的一段時間內,失穩(wěn)通常都表現為二機群形式的功角擺開。不論,的復雜程度,也不論各機的運行狀態(tài),將臺機分割為兩個非空的互補機群,有且僅有種不同的情況,它們滿足如下關系:

        設受擾后功角超前的機群為機群,剩余機群稱為機群,它們都有對應的慣量中心。把機系統(tǒng)映射到兩機系統(tǒng)。

        (12)

        其中:

        由此,可把式(10)系統(tǒng)的運動方程變換為

        (15)

        其中

        將式(16)代入式(15),得

        (17)

        對等值后的單機系統(tǒng)功角曲線進行分析,功角曲線如圖2所示。

        圖2 等值單機系統(tǒng)功角曲線

        (18)

        2.2 考慮慣性時間常數變化的切機量

        (20)

        若要使實施控制后系統(tǒng)恢復穩(wěn)定,需要使減速面積的增加量為

        則可知

        (22)

        在計算出對應等值系統(tǒng)的總切機量后,由于切機量在加速機群中按機組出力情況進行分配,故每臺機組的切機比例相同,假設每臺機組均由不同數目的相同發(fā)電機組成,則認為每臺機組減少的慣性時間常數相同,根據式(13),加速機群的慣性時間常數減少相同的比例,設為,可以列出如下方程組:

        由式(24)可得切機功率為

        (25)

        求得切機功率后,根據加速進群中各機組的輸出功率情況,再進行分配切機量。

        3 緊急控制方案

        3.1 暫穩(wěn)辨識方法

        為跟文獻[15]進行對比,采用基于相軌跡的失穩(wěn)判斷方法。在相平面,如果系統(tǒng)穩(wěn)定,相平面上發(fā)電機的運動軌跡將從第四象限越過橫軸回到第一象限,然后進入回擺過程,功角不會趨于無窮大;若系統(tǒng)不穩(wěn)定,則軌跡將會在第一象限的某點向遠處開始進行發(fā)散,功角越來越大。由于電力系統(tǒng)時一般存在一定的安全裕度,所以故障發(fā)生后系統(tǒng)一般首先會經歷一段時間的減速階段,而系統(tǒng)失穩(wěn)則是由于減速能力不足,導致系統(tǒng)再次進入加速階段,即軌跡會出現一個“下凸點”,這標志著系統(tǒng)將失去穩(wěn)定。

        若曲線在某點處的二階導數等于零,則曲線上在該處出現拐點,即;當時,曲線在該區(qū)間為凹函數;當時,曲線在該區(qū)間為凸函數[23]。系統(tǒng)失穩(wěn),則軌跡會由凹函數轉變?yōu)橥购瘮?,實時監(jiān)測,若其有增大的趨勢,則判斷系統(tǒng)失穩(wěn),以此作為系統(tǒng)緊急控制的啟動條件。圖3分別為暫態(tài)失穩(wěn)和暫態(tài)穩(wěn)定時的相平面運動軌跡。

        圖3 暫態(tài)失穩(wěn)及穩(wěn)定的相平面

        不穩(wěn)定系統(tǒng)離散形式的表達式為

        由式(26)可以看出,該方法使用簡單,計算量小,可以方便應用于兩機群間的暫態(tài)功角穩(wěn)定性判別。該方法的推導基于系統(tǒng)等值后的二機系統(tǒng),其準確性依賴于對系統(tǒng)機組分群的合理性,由于在線實時分群方法有很多,發(fā)展已較成熟,可以滿足準確性的要求[24-26],故該方法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3.2 整體控制流程

        當根據相平面軌跡的發(fā)展趨勢判斷出系統(tǒng)將失去穩(wěn)定時,立即采取切機控制措施,減小加速機群原動機的出力,以此保障暫態(tài)穩(wěn)定。由于計算是基于WAMS測量數據,將系統(tǒng)進行分群并等效為二機系統(tǒng)進行的,理論計算與實際控制可能有出入,故基于實時信息計算出切機量并實施切機措施后,應當繼續(xù)對系統(tǒng)的動態(tài)進行實時監(jiān)控,若系統(tǒng)仍然有失穩(wěn)的趨勢,應當利用當前的量測值開始新一輪的切機措施,重復此步驟,直至系統(tǒng)完全恢復穩(wěn)定。具體控制策略表示如下:

        a) 在監(jiān)測到大擾動出現在系統(tǒng)中時,迅速啟動以下控制流程。

        b) 讀入當前時刻的功角、角速度等實測數據,對系統(tǒng)進行等值,利用相平面的運動軌跡判斷系統(tǒng)暫態(tài)穩(wěn)定性,若判斷出系統(tǒng)失穩(wěn),繼續(xù)以下步驟。

        c) 根據系統(tǒng)等值后的數據,預測得到功率曲線,計算當前未消納的加速面積及滿足穩(wěn)定條件需要增加的減速面積。

        d) 計算考慮慣性時間常數變化的所需切機量。

        e) 實施切機控制,轉入步驟b),若判斷出系統(tǒng)穩(wěn)定,則停止,若系統(tǒng)仍失去穩(wěn)定,則轉入步驟c)繼續(xù)進行下一輪的控制。

        4 算例分析

        4.1 算例選擇

        為了驗證本文提出的暫態(tài)穩(wěn)定控制措施,在新英格蘭10機39節(jié)點系統(tǒng)上進行仿真驗證,新英格蘭系統(tǒng)接線圖如圖4所示,參見文獻[27]。采用仿真軟件PSASP,得到發(fā)電機的功角、角速度、機械功率和電磁功率隨時間變化的數據,視為WAMS采集的數據進行仿真。

        4.2故障一

        故障設置為:0.1 s時母線26-27之間中點發(fā)生三相短路,0.3 s切除故障。

        圖4新英格蘭39節(jié)點系統(tǒng)

        當故障在0.3 s清除時,從圖5(a)功角曲線可以看出,39號機組是滯后群,其余機組為超前群,系統(tǒng)功角分二群擺開,最終會失去穩(wěn)定。進行雙機等值,從圖5(b)可以看出,系統(tǒng)在相平面上的運動軌跡在某點處開始發(fā)散,出現凹凸的變換,同樣表明系統(tǒng)在該故障下失去穩(wěn)定。實時監(jiān)視系統(tǒng)的運行狀態(tài),如圖5(c),相平面上的運動軌跡在0.36 s開始有增大趨勢,說明此時因功角差增大而增大的電磁功率已經不能使系統(tǒng)保持穩(wěn)定,因此決定采取切機措施。假設各個控制環(huán)節(jié)的延時時間共為0.1 s,則實際切機發(fā)生在在0.46 s。對系統(tǒng)進行等值,如圖5(d)所示,進行計算得,,。根據本文計算切機量得MW,在加速機群31-38中按出力進行分配,切機比例為14.67%,圖6所示為切機后的系統(tǒng)功角曲線,系統(tǒng)恢復功角穩(wěn)定,顯示本文的切機控制方案控制有效。

        圖6 故障一切機后的功角曲線

        4.3 故障二

        設置故障為:17和母線27之間線路在0.05 s時發(fā)生三相短路故障,0.25 s斷開線路切除故障。圖7為該故障下相關曲線。

        圖7故障情況二的相關曲線

        由圖7(a)可以看出系統(tǒng)在該故障下失去穩(wěn)定,其中加速機群為發(fā)電機30-38。根據圖7(b)判斷在0.34 s時系統(tǒng)等效的出現了增大的趨勢,故以此時刻作為判定系統(tǒng)可能失穩(wěn)的時刻,采取切機措施。考慮控制的總延時,設為0.1 s,故實際切機發(fā)生在0.44 s。求得,,。按文獻[15]的方法求得切機量為=190 0 MW,在加速發(fā)電機群31-38實施切機措施,切機比例為37.38%,切機后機組的功角曲線如圖8所示,可知系統(tǒng)在控制后仍然處于功角失穩(wěn)的狀態(tài),該控制措施并不能使系統(tǒng)恢復同步運行,還可能錯失最佳控制時機。

        圖8 故障二切機后的功角曲線

        圖9故障二切機后的功角曲線

        4.4 仿真結果分析

        由故障一的仿真結果可知,通過本文的緊急控制措施,可以有效使即將發(fā)生失穩(wěn)的系統(tǒng)恢復穩(wěn)定。通過故障二可以看出,由于在切機過程中系統(tǒng)的慣性時間常數不可避免會發(fā)生改變,而直接對系統(tǒng)的暫態(tài)過程造成影響,所以考慮慣性時間常數變化對切機量的影響是必要的,在某些情況下,未考慮慣性時間常數變化求取的切機量會較實際所需切機量偏小,從而不能達到很好的控制效果,并且可能不能通過一次控制保障系統(tǒng)穩(wěn)定,從而失去最佳的控制時機。值得說明的是,由于每臺機組分配的切機量不一定是單臺發(fā)電機的倍數,故可能機組內實際切除發(fā)電機數量多于理論計算量,但是這種偏差切機功率占總切機量比例較小,仍較未考慮慣性時間常數變化的切機控制有較大的優(yōu)勢。

        本文暫態(tài)穩(wěn)定控制方案所需數據為發(fā)電機功角、角速度、功率等實時的數據,WAMS測得的數據具有實時性和廣域性,可以完成這些數據的在線辨識功能[28]。目前,國內主要電網中已經有超過1 000套同步相量測量裝置投入運行[29]。WAMS主站得到的實時動態(tài)數據由高速通信網絡以毫秒級的時間間隔上傳,可以達到系統(tǒng)暫態(tài)穩(wěn)定控制對實時性的要求[30]。在發(fā)生故障后,可以滾動地讀取WAMS數據對系統(tǒng)進行監(jiān)測和控制。

        5 結論

        為了更好地應對電力系統(tǒng)安全穩(wěn)定事故,本文提出了一種針對電力系統(tǒng)暫態(tài)穩(wěn)定的實時切機方案。利用轉速差–功角差相平面軌跡趨勢實時判斷系統(tǒng)暫態(tài)穩(wěn)定性,并作為啟動后續(xù)緊急控制的條件;將多機系統(tǒng)進行單機等值,根據不平衡能量計算所需的切機量,該方案同時考慮了切機過程中慣性時間常數變化對系統(tǒng)暫態(tài)過程的影響,使切機量更加準確,從而達到更安全有效的控制效果。此方案本質上屬于反饋控制,可以對傳統(tǒng)的安全穩(wěn)定控制系統(tǒng)進行補充,但本文未考慮切機對等值發(fā)電機暫態(tài)電抗的影響,這將是后續(xù)研究的關注點。通過算例驗證,該方案可以對暫態(tài)功角失穩(wěn)進行有效的控制。

        [1] 宮璇. 多重擾動下大電網低頻振蕩預警體系的研究[D]. 武漢: 武漢大學, 2013.

        GONG Xuan. Study on early warning system of powergrid's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withmultiple disturbances[D]. Wuhan: Wuhan University, 2013.

        [2] 周暉, 付婭, 韓盟, 等.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含大規(guī)模風電互聯系統(tǒng)的負荷頻率控制[J]. 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 2014, 42(10): 1-7.

        ZHOU Hui, FU Ya, HAN Meng, et al. Load frequency control of power systems with large scale of wind power integrated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algorithm[J].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14, 42(10): 1-7.

        [3] 吳焯軍, 趙淳, 張偉忠, 等. 直流輸電線路雷害現狀與分析[J]. 高壓電器, 2014, 50(5): 134-139.

        WU Zhuojun, ZHAO Chun, ZHANG Weizhong, et al. analysis on lightning damage of DC transmission lines in China[J]. High Voltage Apparatus, 2014, 50(5): 134-139.

        [4] 范文濤, 薛禹勝. 電力系統(tǒng)緊急控制[J]. 繼電器, 1998, 26(3): 1-5.

        FAN Wentao, XUE Yusheng. Power system emergency control[J]. Relay,1998, 26(3): 1-5.

        [5] 楊劍梅, 茍霖, 馬青, 等. 配電網故障研判搜索定位系統(tǒng)研究[J]. 電網與清潔能源, 2015, 31(8): 59-63.

        YANG Jianmei, GOU Lin, MA Qing, et al. Research on distribution network fault analysis and search orientation system[J]. Power System and Clean Energy, 2015, 31(8): 59-63.

        [6] 魏韡, 梅生偉, 張雪敏. 先進控制理論在電力系統(tǒng)中的應用綜述及展望[J]. 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 2013, 41(12): 143-153.

        WEI Wei, MEI Shengwei, ZHANG Xuemin. Review of advanced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 in power system[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2013, 41(12): 143-153.

        [7] 任偉, 房大中, 陳家榮, 等. 大電網暫態(tài)穩(wěn)定緊急控制下切機量快速估計算法[J]. 電網技術, 2008, 32(19): 10-15.

        REN Wei, FANG Dazhong, CHEN Jiarong, et al.A fast algorithm to estimate generation capacity tripped by emergency control for transient stability of large power system[J]. Power System Technology, 2008, 32(19): 10-15.

        [8] 徐天奇, 尹項根, 游大海, 等. 廣域保護系統(tǒng)功能與可行結構分析[J]. 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 2009, 37(3): 93-97.

        XU Tianqi, YIN Xianggen, YOU Dahai, et al. Analysis on functionality and feasible structure of wide area protection system[J].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09, 37(3): 93-97.

        [9] 盧芳, 于繼來, 李彧, 等. 基于臨界機組對的暫態(tài)穩(wěn)定緊急控制策略[J]. 電網技術, 2012, 36(10): 153-158.

        LU Fang, YU Jilai, LI Yu, et al. Transient stability emergency control based on critical generator pairs[J]. 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2, 36(10): 153-158.

        [10]楊濛濛, 郭雷, 王春華, 等. 基于改進支路暫態(tài)能量函數的風電并網暫態(tài)最優(yōu)切機控制[J]. 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 2014, 42(18): 72-77.

        YANG Mengmeng, GUO Lei, WANG Chunhua, et al. Transient optimal tripping control of grid-connected wind farms based on advanced branch transient energy function[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2014, 42(18): 72-77.

        [11]任偉, 房大中, 吳烈鑫, 等. 基于修正能量函數的廣東電網最佳穩(wěn)措控制算法[J]. 天津大學學報, 2007, 40(2): 184-189.

        REN Wei, FANG Dazhong, WU Liexin, et al. Optimal emergency tripping and load shedding evaluation using CTEF approach on power system in Guangdong[J].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2007, 40(2): 184-189.

        [12]傅書逷, 倪以信, 薛禹勝. 直接法穩(wěn)定分析[M].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 1999.

        [13]單淵達. 對應用暫態(tài)能量函數法分析電力系統(tǒng)暫態(tài)穩(wěn)定性的評價[J]. 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 2001, 21(11): 10-15.

        SHAN Yuanda. Evaluation of the transient energy function methods for power system transient stability analysis[J].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01, 21(11): 10-15.

        [14]陳永紅, 薛禹勝. 區(qū)域緊急控制的優(yōu)化算法[J]. 中國電力, 2000, 33(1): 44-48.

        CHEN Yonghong, XUE Yusheng. Optimal algorithm for regional emergency control[J]. Electric Power, 2000, 33(1): 44-48.

        [15]顧卓遠, 湯涌, 張健, 等. 基于相對動能的電力系統(tǒng)暫態(tài)穩(wěn)定實時緊急控制方案[J].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14, 34(7): 1095-1102.

        GU Zhuoyuan, TANG Yong, ZHANG Jian, et al. Real- time power system transient stability emergency control scheme based on the relative kinetic energy[J]. Proceedings of the CSEE, 2014, 34(7): 1095-1102.

        [16]牟龍華, 姜斌, 童榮斌, 等. 微電網繼電保護技術研究綜述[J]. 電器與能效管理技術, 2014(7): 1-7.

        MU Longhua, JIANG Bin, TONG Rongbin, et al. Overview on micro-grid relay protection[J]. Electrical & Energy Management Technology, 2014(7): 1-7.

        [17]楊文輝, 畢天姝, 馬強. 基于廣域電壓相角信息的輸電斷面快速識別方法[J]. 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 2013, 41(24): 58-63.

        YANG Wenhui, BI Tianshu, MA Qiang. A method for searching transmission section based on wide-area voltage phasors[J].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2013, 41(24): 58-63.

        [18]沈健, 周斌, 汪昀. 提升PMU動態(tài)測量性能的若干方法[J]. 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 2015, 43(19): 89-94.

        SHEN Jian, ZHOU Bin, WANG Yun. Methods for improvement of dynamic performance of PMU[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2015, 43(19): 89-94.

        [19]程云峰, 張欣然, 陸超. 廣域測量技術在電力系統(tǒng)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 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 2014, 42(4): 145-153.

        CHENG Yunfeng, ZHANG Xinran, LU Chao.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application of wide area measurement technology in power system[J].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14, 42(4): 145-153.

        [20]李光琦. 電力系統(tǒng)暫態(tài)分析[M]. 北京: 中國電力出版社, 1995: 201-234.

        [21]任先成, 薛禹勝, 丁明. 低頻低壓切負荷的控制負效應及其機理[J]. 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 2009, 33(10): 1-5, 53.

        REN Xiancheng, XUE Yusheng, DING Ming.Negative control effects of UFLS and UVLS[J].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09, 33(10): 1-5, 53.

        [22]吳為, 湯涌, 孫華東, 等. 暫態(tài)穩(wěn)定受擾軌跡預測的模型參數自適應研究[J]. 電網技術, 2013, 37(3): 827-834.

        WU Wei, TANG Yong, SUN Huadong, et al. Research on self-adaption of model parameters for prediction of disturbed trajectories in transient stability analysis[J]. Power System Technology, 2013, 37(3): 827-834.

        [23]岑炳成, 唐飛, 廖清芬, 等. 應用功角空間降維變換的相軌跡判別系統(tǒng)暫態(tài)穩(wěn)定性[J].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15, 35(11): 2726-2734.

        CEN Bingcheng, TANG Fei, LIAO Qingfen, et al. Transient stability detection using phase trajectory obtained by dimension reduction transform of power angles[J]. Proceedings of the CSEE, 2015, 35(11): 2726-2734.

        [24]陳銘, 劉嬈, 呂泉, 等. AGC機組分群控制策略[J]. 電網技術, 2013, 37(3): 868-873.

        CHEN Ming, LIU Rao, Lü Quan, et al.A grouping control strategy for AGC units[J]. 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3, 37(3): 868-873.

        [25]張園園, 龔慶武, 陳道君, 等. 應用改進粒子群優(yōu)化的模糊均值聚類算法的暫態(tài)穩(wěn)定機組分群方法[J]. 電網技術, 2011, 35(9): 92-98.

        ZHANG Yuanyuan, GONG Qingwu, CHEN Daojun, et al.A unit clustering approach used in transient stability analysis based on improved PSO-FCM algorithm[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1, 35(9): 92-98.

        [26]譚偉, 沈沉, 李穎, 等. 基于軌跡特征根的機組分群方法[J]. 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 2010, 34(1): 8-14.

        TAN Wei, SHEN Chen, LI Ying, et al. A generator groups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trajectory eigenvalues[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0, 34(1): 8-14.

        [27] RAMON G L F. Prediction and control of transient instability using wide area phasor measurements[D]. Canada: University of Manitoba, 2012.

        [28]段剛, 嚴亞勤, 謝曉冬, 等. 廣域相量測量技術發(fā)展現狀與展望[J]. 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 2015, 39(1): 73-80.

        DUAN Gang, YAN Yaqin, XIE Xiaodong, et al. Development status quo and tendency of wide area phasor measuring technology[J].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15, 39(1): 73-80.

        [29]韓松, 何利銓, 邱國躍. WAMS 研究、建設與應用的新進展[J]. 電測與儀表, 2011, 48(4): 1-8.

        HAN Song, HE Liquan, QIU Guoyue. New progresses in the research, deployment and application of WAMS[J]. Electrical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ation, 2011, 48(4): 1-8.

        [30]安思成, 吳克河, 畢天姝, 等. 適用于廣域測量系統(tǒng)的實時數據并發(fā)訪問同步算法[J].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14, 34(19): 3226-3233.

        AN Sicheng, WU Kehe, BI Tianshu, et al. Synchronization algorithm for real-time data concurrent access applicable to WAMS[J]. Proceedings of the CSEE, 2014, 34(19): 3226-3233.

        (編輯 周金梅)

        Generator tripping strategy based on transient energy of power system

        WANG Jiali1, LIU Dichen1, LIAO Qingfen1, CEN Bingcheng1, LI Shun1, QI Xiaoman2

        (1.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2. State Gri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SMEPC, Shanghai 200437, China)

        In order to achieve a more accurate power system emergency control measures,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amount of generation tripping considers inertia time constant change and allocates in accelerating generators.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equivalent relative kinetic energy in the double-machine system, it does not depend on the specific model and power system parameters, can achieve real-time control of the power system, and needs a small amount of calculation, which is convenient and flexible. Taking the change of system inertia time constant into account in the process of generation tripping, a more accurate generation tripping measure is achieved. Simulation on the New England 10-generator 39-bus system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a certa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value of the proposed scheme.

        transient stability; generation tripping; inertia time constant; real time control

        10.7667/PSPC151512

        2015-08-25;

        2015-12-01

        王佳麗(1993-),女,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力系統(tǒng)運行與控制;E-mail: jialiwang100@gmail.com

        劉滌塵(1953-),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力系統(tǒng)分析與控制、電力系統(tǒng)規(guī)劃等;

        廖清芬(1976-),女,通信作者,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力系統(tǒng)運行與控制。E-mail: qfliao@whu.edu.cn

        國家電網公司項目“多區(qū)域安控系統(tǒng)協調及在線診斷、輔助決策技術研發(fā)應用”

        猜你喜歡
        切機功角機系統(tǒng)
        虛擬調速器對VSG暫態(tài)功角穩(wěn)定影響機理分析
        考慮風電機組頻率保護的送端電網有序高頻切機策略
        基于SolidWorks橋式切機建模與仿真研究
        石材(2020年7期)2020-08-24 08:28:04
        基于改進 shapelet 挖掘的風電并網系統(tǒng)暫態(tài)功角穩(wěn)定評估
        能源工程(2019年6期)2019-12-02 01:58:20
        手持式觸摸測試機對閘機系統(tǒng)的維護研究
        基于功角測量和等面積法則的發(fā)電機暫態(tài)穩(wěn)定在線判別研究
        電子測試(2017年12期)2017-12-18 06:35:33
        經濟、可靠的自動開關機系統(tǒng)
        基于風險量化的孤網高頻切機協調優(yōu)化
        一種基于加速不平衡功率快速估算的切機敏感點搜尋方法研究
        基于PSS/E風電并網系統(tǒng)的靜態(tài)功角穩(wěn)定性分析
        電源技術(2015年7期)2015-08-22 08:48:34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亚洲一二三区精品| 痴汉电车中文字幕在线| 人妻少妇不满足中文字幕| 亚洲第一成人网站| 99久久国语露脸国产精品| 日韩av水蜜桃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 国产青青草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青青青免费在线视频亚洲视频| 中文天堂国产最新|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超清在线播放| 国语对白精品在线观看| 日本做受120秒免费视频| 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午夜无码国产18禁| 成年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亚洲av日韩一卡二卡| 农村欧美丰满熟妇xxxx|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杨幂|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绝顶高潮合集videos| 亚洲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四虎| 亚洲丰满熟女乱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强| 老岳肥屁熟女四五十路| 无码色av一二区在线播放| 六月丁香婷婷色狠狠久久| 白白青青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蜜桃av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三区|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高潮| 66lu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av一区网址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