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具有“鋼琴詩人”之稱的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他所創(chuàng)作的鋼琴曲深受大眾喜愛,其創(chuàng)作曲風有獨特的個人風格。本文詳細分析《肖邦前奏曲》中的op.28 nr15降D大調前奏曲(雨滴)中的音樂、旋律、結構之美。深層感受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情感和所表達的真實意境與情緒。
【關鍵詞】肖邦前奏曲;創(chuàng)作;情緒;旋律
費雷德克里·弗朗西斯克·肖邦(Fryderky Francisezk Chopin)1810年2月22日(也有版本認為是3月1日)出生于波蘭華沙附近的一個名為熱拉佐瓦沃拉(Zelazowa Wola)的一個小村莊。他的一生短暫卻又充滿了波瀾起伏。他的作品充滿了強烈的民族特色。常年身處異鄉(xiāng)的他十分眷戀故土,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揉進了深厚的愛國之情。著名的《十二號革命練習曲》就被音樂大師舒曼成為“叢林中的大炮”。肖邦的作品真切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和時局。在他三十多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1830年以前的華沙時期和1831年至1849年的巴黎時期。在華沙時期,他的作品基調樂觀開朗、清新明快。其作品既有鮮明的波蘭風格,又不發(fā)個人的獨創(chuàng)特性。然而華沙起義的挫折和失敗,使得肖邦的思想和作品日漸成熟更加豐富。他在巴黎時期的作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與祖國的興衰以及個人對祖國的思念熱愛有關,所以其創(chuàng)作作品顯得宏偉壯觀,有較強的喜劇色彩。另一類則是表現(xiàn)他在巴黎的生活切身體驗和生活情趣的。正如《世界音樂巨匠 肖邦》這本書中所說“肖邦的作品既有細膩含蓄的一面,也有民族戰(zhàn)士寬廣雄渾的思想境界和磅礴氣勢。肖邦的作品傳承歷史,扎根于波蘭民族樂曲的沃土,是全世界的波蘭民族樂魂?!?/p>
而他的《降D大調前奏曲》(又稱雨滴前奏曲)也被大眾所熟知。這首曲子創(chuàng)作1838年。據喬治·桑在《我的一生》中記載,有一天她在暴風雨后回家,聽到肖邦正應和著屋檐滴落的雨聲彈奏一首前奏曲———這恐怕就是“雨滴”的出處;不過喬治·桑隨后又寫到:“當我讓他留意窗外的雨滴聲時,他否認曾聽到雨聲,還很不高興我將此稱之為模仿和聲。而在《不朽的鋼琴家》這一書中寫到《降D大調前奏曲》雨滴的標題是由十九世紀最優(yōu)秀的音樂思想家漢斯·馮·彪羅再后來所添加上的標題。曲子開始便標注了Sostenuto(綿延之意)這一詞匯,就像是雨滴在綿遠不絕的下著。便告知了大家此曲的流動性和連貫感。整首曲子貫穿的八分音符重復音伴奏音型像極了綿綿不絕的雨滴在一滴一滴的敲打著窗戶、土地、萬物。而開始大調的曲風又給人一種清新,優(yōu)美的感覺。整首曲子十六分音符都極少出現(xiàn)給人一種悠閑,靜謐的感覺。
1—27小節(jié)為D大調。整體給人一種舒適清新的感覺。如果用下雨來形容的話那么此時的雨一定是春天的蒙蒙細雨。世界一片生機,透著朦朧霧氣可以看到不少綠色。小雨滴淅淅瀝瀝的溫柔的落下,滋潤萬物。一片祥和的景象。這種情緒一直持續(xù)到了第27小節(jié)??稍谝Y束這段情緒的26、27小節(jié)作曲家非常有意思的并沒有給人有終止感。而是給人以懸念,像是把人的心隨著音樂懸了起來。讓聽眾十分好奇后面的內容。這也是作曲家的高超之處。
而從第28小節(jié)開始。樂曲好像給了27小節(jié)一個肯定的答復。調式轉為了c和聲小調。從大調轉為小調,風格明顯有了改變。從清新變?yōu)榱藨n郁。而從它的和弦來看還有些壓抑的感覺。在第28小節(jié)剛開始的sotto voce(輕聲)這一表情術語也說明了這一點。像是從綿綿細雨開始漸漸的烏云飄來像是在醞釀著一場暴雨。烏云越來越多,一點一點的在累積。也像是暴風雨前的平靜。隨著cresc(漸強)這一表情術語。樂曲也一點一點的走向了全曲的高潮。像是要暢快淋漓的下個透徹。從第40小節(jié)開始,整首樂曲達到了第一個高點。就像是積蓄已久的雨水終于暢快淋漓的傾瀉下來。而從40小節(jié)的和弦也從之前的陰郁變得明朗。
從第43小節(jié)開始又回到了之前烏云壓頂的時候,就像是傾瀉了一輪之后的一個緩沖或者是說再繼續(xù)更大的風雨。如此反復一直到了第76小節(jié)才回到了最初的平靜而調式也從c和聲小調從新回到了降D大調。一場暴雨之后世界被洗刷成為了最初的樣子。熟悉的旋律又重新出現(xiàn)寫像是作曲家的內心經過一番斗爭又重回寧靜。最后逐漸雨滴越來越???越來越小?逐漸慢慢完全停住。樂曲最后一小節(jié)在降D大調主和弦上無限延長最后直至沒有,全曲結束。一切終回平靜。
肖邦的這首《降D大調前奏曲》整首樂曲結構完美。音樂走向十分巧妙。從旋律,意境,結構多方面為我們展示了音樂的美感。這首曲子看似在技術上并無很復雜困難的地方可帶來的音樂卻依然十分震撼。正如肖邦所說:簡單純樸是我們的終極目標。當一個人征服了所有困難以后,當他彈奏了大量在大量的音符以后,只有簡單純淳樸才會將這所有的魅力融合在一起,使其成為藝術至高無上的最終回報!
【參考文獻】
[1]《世界音樂巨匠 肖邦》西苑出版社 主編:呂盺 編者:陳曉.
[2]《肖邦鋼琴作品演奏指導》 上海音樂出版社 編注:威拉德·阿·帕爾默.
[3]《不朽的鋼琴家》 哈羅德·C.勛伯格 著.
[4]肖邦與《雨滴前奏曲》(經典賞鑒) 《京華時報》(2004年2月22日第19版) 作者:李崢.
【作者簡介】
劉瀟達(1995.01.05~),女,河南大學藝術學院,研究方向:音樂表演-器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