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前和女友一塊逛街喝茶,偶然間聊起即將到來的“三八婦女節(jié)”打算怎么過?我說要一個人在家做點好吃的慰勞一下自己。沒想到女友聽了后一臉鄙夷地說:“你就是個名副其實的‘家庭煮婦’,好不容易有個完全屬于自己的半天時間,居然要下廚做飯。為什么不讓老公在家洗衣做飯好好表現(xiàn)一下,自己出去好好享受呢?!”
估計和女友有一樣想法的女性朋友一定不在少數(shù)。的確,洗衣、做飯是一件很繁瑣的事,一個人在廚房忙來忙去大半天,做出來幾樣菜,端上桌不消片刻,就變成了殘羹冷碟,之后,再做再吃。同樣,洗衣服也是如此,洗了、晾了、疊了,之后再穿再洗……用女友的話說:“這就是一個周而復始的、簡單的重復勞動,女人如果把自己的時間都消磨在此,那太沒成就感了?!?/p>
其實,我倒不覺得做家務下廚是一件沒有成就感的事。下廚做飯這件事,對于像我這樣的吃貨來說,就是一種自娛自樂、放松休息的方式。
本人天生就是個吃貨。記得念高中時,一次和另外兩個閨蜜聊天,說起將來找一個什么樣的老公時,記得當時一個閨蜜說要找一個醫(yī)生當老公,這樣家里人看病就不用愁了;而另一個閨蜜說要找一個服裝設計師做老公,這樣就有好多漂亮的衣服穿;等到了我時,我想都沒想就說要找個廚師,這樣每天回到家都有一大桌好吃的等我。可是,最終我沒有找到一個廚師老公,卻給自己選了一個“食品工程”專業(yè),也多少算與“吃”掛上了鉤。畢業(yè)后的頭十年,我一直從事的是食品工藝開發(fā)工作,每次在實驗室里研發(fā)一個新食品時,總是一次次調(diào)整工藝和配方,不斷摸索,那過程、那感覺就和自己在廚房琢磨一道新菜一樣。當一個新的食品被研發(fā)成功,有誰不說這是研發(fā)人員的成就呢?同樣道理,一道新菜推出,不也是做菜人的成就嘛!
雖然已經(jīng)離開實驗室多年了,但是,家中的廚房一直是我的實驗室,老公和女兒就是我的小白鼠。天生吃貨的本質(zhì),加上食品專業(yè)背景的支持,對于美食,我有著特有的敏感,每次在外吃飯,只要嘗上幾口,就能把菜中的作料和做法猜個八九,于是,回家便開始“研發(fā)試制”。當一個新菜“克隆”成功時,看著老公和女兒大快朵頤的吃相,那心里的滿足感就甭提了,如果恰巧有朋友來作客,再給我點個贊,那我一定更樂得找不著北。
正因如此,我從來不討厭下廚房,一個人關起門來在廚房里瞎鼓搗也是我的一大樂趣。所以,一直以來我都夢想著能有一個像美劇里演的那樣大大的、干凈明亮、餐廚一體的廚房,在那里我可以一邊聽著音樂或看著電視,一邊做飯。
后來,我用距離換空間總算圓了自己的大廚房夢。可是,上下班路途的遙遠加上工作的繁忙,讓我平日里再沒有時間享受廚房里的閑適時光,唯有周末,沒有工作、沒有應酬,一個人走進廚房,一邊翻騰著冰箱里的食材,回想著上周吃過的美食,一邊琢磨該做點什么吃的時候,對于我來說,就是最放松的時刻。每每下廚,聽著音樂,看著食材在烹飪中的變化,廚房里一點點彌漫著食物釋放的香氣,心也隨之一點點放空,沒有工作,也沒有煩惱,心中滿滿的都是對美食的期待。
這難道不是最好的放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