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結構具有造價低,施工速度快和性能好等優(yōu)勢,在高層建筑中得到廣泛應用,具有較好的發(fā)展空間。但是鋼結構施工過程中技術難度相對較高,必須配合先進的施工技術和完善的施工要求,以此確保高層建筑鋼結構的質(zhì)量。本文簡要概述了高層建筑鋼結構施工的優(yōu)缺點,并探析了高層建筑鋼結構關鍵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以期促進高層建筑鋼結構關鍵施工技術的快速發(fā)展。
【關鍵詞】高層建筑;鋼筋結構;關鍵施工技術
高層建筑鋼結構施工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工作,其主要涵蓋設計、采購材料、安裝、施工管理等內(nèi)容,其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整個高層建筑施工水平情況。在高層建筑中鋼結構是其重要工程要素,鋼結構自重較輕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在高層建筑施工中受到廣泛關注。但是鋼結構施工中對精確度要求較高,并且受自然環(huán)境影響極大,導致其施工難度較高,因此在具體施工過程中應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在保證其施工質(zhì)量的前提下不斷提高其關鍵技術,以此促進其技術水平提高,提高高層建筑整個工程質(zhì)量。
1、高層建筑鋼結構施工的優(yōu)勢和存在問題概述
1.1高層建筑鋼結構施工的優(yōu)勢所在
鋼結構施工在施工過程中具有明顯優(yōu)勢,其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三個方面:首先鋼結構施工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具體施工零件可進行大規(guī)模作業(yè),制作過程節(jié)省了較多時間,在安裝過程中無需安裝腳手架,施工程序簡便具有較高的便捷性。除此之外,采取壓縮鋼板作為模板,避免了另行架設模板的繁瑣性,在此基礎上鋼結構施工可與混凝土施工交替進行,提升了人力資源的利用效率;其次有利于增大有效利用空間,鋼材較之混凝土而言具有較強的抗壓性和抗側彎能力,從而在同等要求下可減少截面,進而提升有效利用空間范圍;最后具有一定的環(huán)保效益,鋼結構施工中相比其他材質(zhì)浪費較少且大量減少了建筑垃圾,并且其施工材料也可實現(xiàn)循環(huán)再利用。
1.2高層建筑鋼結構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鋼結構優(yōu)勢較為明顯,但是在具體施工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第一,鋼結構耐火性能較差,鋼材導熱能力較強,一旦遇見火災其自身熱度會增高,導致其彈性模量以及屈服強度下降,通常情況下如果溫度增至300℃-500℃則其強度會下降至原有強度的50%-70%。并且當溫度超過600℃時,其強度便會處于完全喪失狀態(tài),造成其不具備承載能力的危險狀況,最終導致結構坍塌的嚴重事故,基于此在鋼結構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其防火功能;第二,鋼結構具有較弱的耐腐蝕性,由于鋼材表面鐵原子容易與氧氣合成氧化鐵,銹蝕現(xiàn)象的加劇會影響鋼材使用的安全系數(shù),使得鋼材結構受到破壞,基于此在鋼結構施工過程中要對其進行防腐處理。
2、高層建筑鋼結構關鍵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
2.1完善鋼結構井字梁設計
井字梁是鋼結構關鍵施工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具體施工過程中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井字梁施工設計情況。例如以含有2層井字梁的高層建筑施工項目為說明對象,該工程中井字梁位于主體結構5層(標高25.8m)和8層(41.3m)位置處,每個井字梁主梁均與主體結構相連,根據(jù)施工實際情況,設置6個提升點,并且將提升平臺設置在主體結構10層處的混凝土懸挑梁上。其具體施工步驟為:(1)在提升平臺對應位置設置提升鋼梁,并在地面作業(yè)將8層需要的鋼梁拼接完成;(2)提升拼接完成的鋼梁至8層標高位置;(3)將鋼梁放置在支座上,并進行焊接完成安裝任務;(4)按上述方式完成對5層鋼梁的安裝工作;(5)將提升平臺拆除,并將應用的設備歸位。
2.2完善鋼結構桁架設計
在鋼結構桁架提升設計中仿照井字梁提升方案,也需設計相應的提升點,該工程擬設定4個提升點,在此基礎上行進行桁架提升作業(yè),其具體方案為:(1)在主結構45.6m位置處焊接鋼牛腿,然后進行提升平臺設置,保證準備工作的有效性;(2)將桁架提升至標高處(3)對桁架上弦元件進行焊接,并對中弦和下弦進行對接;(4)安裝工程完成后進行質(zhì)量檢查,保證質(zhì)量過關后卸載相關設備。
2.3注重提升過程的合理控制
在高層建筑鋼結構施工過程中提升過程占據(jù)重要地位,為了提高其關鍵施工技術的應用水平,必須對其提升過程進行合理控制,以此保證整個提升工作的有效性,避免相關事故的發(fā)生。以某高層建筑施工項目為例進行說明,在提升過程中各提升點會產(chǎn)生不同的位移,從而導致其中結構內(nèi)力和提升力內(nèi)部重新組合分配,為了保證整個提升過程的安全性,必須在進行提升工作前做好籌劃工作,保證其位移在合理范圍內(nèi)。在該項目中提升的結構均屬于平面結構,因此各點位移相差不明顯,所以在提升過程中只需考慮相對位移,對其進行合理控制即可。通過位移剛度矩陣的建立,可明確知曉各點提升過程中相對位移不得超出20mm。
2.4制定應急方案
高層建筑鋼結構施工過程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并且容易受到外部環(huán)境干擾,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應制定合理的應急方案,以此避免突發(fā)實踐造成的不必要經(jīng)濟損失或人員傷亡。例如在提升工程中可設置4級檢驗系統(tǒng),提升距離地面300mm時可在空中停留12h,并進行逐級增加,在這個過程中觀察相應參數(shù),及時發(fā)現(xiàn)其中的異常現(xiàn)象。同時在提升過程中也可設置預警值,一旦超出該數(shù)值應進行鎖定處理。除此之外也要針對天氣問題進行相應的處理,避免雨雪、大風天氣對焊接、提升等作業(yè)的影響,設定合理的應急方案,一旦出現(xiàn)極端天氣則可啟動應急方案,避免天氣造成的工期延誤或工程質(zhì)量下降。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鋼結構日益受到建筑行業(yè)的重視,在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應注重其關鍵技術的創(chuàng)新與提升,以此保證工程質(zhì)量與工期效果。鋼結構施工過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特性所致存在一定的優(yōu)點和缺點,在施工中要做到充分認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高層建筑鋼結構關鍵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為我國建筑業(yè)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