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現(xiàn)在都流行吃野菜,野菜真的更有營養(yǎng)嗎?吃野菜安全嗎?
A野菜之所以受到追捧,是因為其鮮美的外形、獨特的味道、短暫的季節(jié)性,還有就是它含有較多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根據(jù)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xué)的知識,野菜應(yīng)該歸類到蔬菜,它們的營養(yǎng)成分和普通的蔬菜差不多。有這樣幾個特點:1.含的水分多,有65%~95%的水分。2.含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核黃素等營養(yǎng)素豐富,特別是綠色、深綠色的野菜中。3.礦物質(zhì),如鈣、鉀、鎂的含量也較高。4.膳食纖維豐富,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減少便秘。5.含較多的植物化學(xué)物質(zhì),有利于健康。
吃野菜的四項注意:1. 不認識的野菜不采、不吃。有的野菜看上去綠油油的很是可愛,但不能食用。2. 路邊上的野菜不要采。路邊生長的野菜容易受到污染。垃圾地上、路邊的野菜不要采。3. 做好前處理。一些野菜有微毒,需要經(jīng)過煮、浸泡才能去毒,一定要認真處理好后再吃。4. 不要貪吃。野菜畢竟是野菜,沒有成為“家常菜”一定有它的原因,這是我們前輩在親身實踐中得來的經(jīng)驗。吃野菜重在嘗鮮、品味,不宜天天吃、吃很多。
Q最近很多人的手機朋友圈都在瘋轉(zhuǎn):“吃剩菜居然能擴張血管,有益心臟。”難道這是真的嗎?
A這個說法確實夠反潮流的了,稱得上是聳人聽聞。而且信息中還貼出了我的頭像,說是我“透露”了這樣一個消息。我也驚詫莫名:我什么時候說過剩菜有好處了?更沒說過剩菜比新鮮蔬菜好啊!仔細看看,原來是文中引用了我3年前文章中的內(nèi)容。這篇文章中談到綠葉蔬菜中的硝酸鹽有利于健康。從食物中攝入的一部分硝酸鹽能夠在體內(nèi)緩慢地轉(zhuǎn)變成微量的亞硝酸鹽,然后轉(zhuǎn)變成一氧化氮,有利于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huán),對控制血壓和減少心血管病風險也有好處。這個作用已經(jīng)被國外的運動醫(yī)學(xué)界利用,給運動員服用富含硝酸鹽的蔬菜汁,以便提升運動能力。我在文中提供了相關(guān)的英文文獻,便于有興趣的讀者深入閱讀。
不過,這些研究證據(jù),還是和“剩菜有益健康”扯不上多少關(guān)系。因為國外運動員吃的并不是剩菜,而是新鮮蔬菜做成的蔬菜汁。只要吃充足的新鮮綠葉蔬菜,就能獲得硝酸鹽的這項好處,而且并無毒害,完全用不著把新鮮蔬菜放成剩菜。當然,如果確實沒法每餐吃到新鮮綠葉菜,若蔬菜做熟之后立刻分裝到干凈保鮮盒中,及時冷藏保存,下一餐吃也是可以的,但千萬不要在室溫下存放2小時以上,會嚴重影響食品安全。
我寫那篇文章的意義,也絕不是鼓勵人們吃剩菜,而是想告訴人們,新鮮綠葉菜實在是有益健康,而且人們本來有些擔心的硝酸鹽甚至也有好處。
Q現(xiàn)在賣松花粉的店鋪和人遍布大街小巷,說是有很強的保健功效,這個靠譜嗎?松花粉到底是個什么東西?
A松花粉是馬尾松、油松等植物的干燥花粉。它跟植物的其他部位一樣,主要也是由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礦物質(zhì)組成。除了這些主要成分,它還含有一些磷脂、膽堿等微量成分??梢哉f,它含有的,許多別的食物里也含有,它的含量也不見得更多。不過,因為松樹在中國文化中是健康長壽的象征,而花粉又往往被當作“植物精華”,把它說成“高效保健品”,也就很容易為人們所相信。
雖然古代典籍中有不少松花粉的記載,但現(xiàn)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里對于它的描述是這樣的:燥濕,收斂止血。用于濕疹、黃水瘡、皮膚糜爛、膿水淋漓、外傷出血、尿布性皮炎。外用適量,撒敷患處。也就是說,雖然它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錄,但其功效只是涂覆在皮膚上處理一些癥狀。且不說這些來自于傳統(tǒng)醫(yī)學(xué)、缺乏循證醫(yī)學(xué)證據(jù)的功效是否靠譜,至少說明:松花粉保健品宣稱的那些功能,藥典也并沒有認可。
松花粉曾經(jīng)被衛(wèi)計委作為新資源食品和保健食品。但是到了2004年,衛(wèi)計委對此作了修正,把松花粉等多種花粉作為普通食品管理。也就是說,松花粉跟蘿卜、白菜、米飯、饅頭一樣,可以隨便吃,但沒有特別的“保健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