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神廟、祖先與子嗣
        ——博羅縣龍華鎮(zhèn)陳孝女祠添丁儀式的社會人類學考察

        2016-04-12 12:39:46
        惠州學院學報 2016年2期
        關鍵詞:祖先

        侯 娟

        (惠州市博物館,廣東 惠州 516003)

        ?

        神廟、祖先與子嗣
        ——博羅縣龍華鎮(zhèn)陳孝女祠添丁儀式的社會人類學考察

        侯娟

        (惠州市博物館,廣東惠州516003)

        摘要:廣東博羅縣龍華鎮(zhèn)有農歷正月初二舉行添丁儀式的傳統(tǒng),來自龍華鎮(zhèn)附近的二十余村的村民會前往陳孝女祠。通過觀察鄉(xiāng)村社會中仍在延續(xù)的添丁儀式,剖析神廟與祖先、子嗣的關系,揭示神廟及民間信仰在社區(qū)中的重要意義,進而感知村民的情感與訴求。

        關鍵詞:添??;陳孝女祠;祖先;子嗣

        廣東惠州博羅縣龍華鎮(zhèn)矗立著一座陳孝女祠,它位于道教名山羅浮山的東南麓。據(jù)明嘉靖七年(1528年)《惠大記》卷二《跡考下》記載,孝女祠始建于梁大同年間[1]27。歷經多次重修,孝女祠仍延續(xù)至今。1985年,它被列為博羅縣文物保護單位。陳孝女寒冬潛入藕池感動天地,取藕為父治病的故事廣為流傳。孝女祠遠近聞名,香煙繚繞,廣大善男信女紛紛來祠祭祀。一年之中最為隆重的當屬農歷正月初二的添丁儀式。添丁儀式將神廟、祖先與子嗣有序的聯(lián)系在一起。神廟似乎成為一種交換媒介,一定程度上溝通著祖先和子孫。

        一、陳孝女祠添丁儀式

        崇禎《博羅縣志》卷二《政紀》中,有對陳孝女祠的簡單記載:

        孝女祠,在縣西五十里羅仙都。梁大同中,沙河民陳志年八十,獨有一女,志卒,女哀毀過甚。葬畢,亦卒。廣州刺史蕭譽為立祠曰:“孝女”。南漢封昌福夫人,禱雨有應,見一統(tǒng)志。嘉靖初,提學副使魏校始正其名為孝女祠。[2]54

        孝女祠原先位于佛寺龍華寺一側。崇禎《博羅縣志》中提到孝女“痛父哀毀甚,矢志不嫁,以禮營葬畢,乃以其宅為龍華寺,以田為祀田。令僧世主其祀。大同二年,所司以孝聞女尋卒。廣州刺史蕭譽立祠寺側,表曰:孝女[2]138”。龍華寺為羅浮山十八寺之一。唐末毀。宋初復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龍華寺歸并于延慶寺,孝女祠漸廢。嘉靖初年,提學副使魏校將昌福夫人祠(昌福宮)正名為孝女祠。這與魏校毀淫詞立社學的歷史背景相關。此后又經過嘉靖、雍正、道光等多次重修。新中國成立后,孝女祠曾改作龍華衛(wèi)生院、龍華小學之用。經香港青松觀主侯寶垣鼎力資助重修,于1990年秋重新開光。孝女祠歷史上曾是博羅縣的著名祠廟,也是遠近鄉(xiāng)民祈禱祭祀的信仰中心。

        每年農歷正月初二,鄉(xiāng)民們會在陳孝女祠舉行隆重的添丁儀式。無論對于個體家庭還是村莊而言,添丁進口都值得慶賀。全國各地普遍有慶賀新生的習俗。在博羅一帶,通常會舉行規(guī)模盛大的添丁儀式,包括買燈、上燈等環(huán)節(jié)?!盁簟笔恰岸 钡闹C音,燈火相續(xù)也意味著子孫延綿不絕。

        龍華鎮(zhèn)約有居民2.8萬人。龍華村是最大的行政村,以陳、徐姓為主。以陳孝女祠為中心的添丁儀式覆蓋了來自龍華鎮(zhèn)、長寧鎮(zhèn)、湖鎮(zhèn)的二十余個村莊,包括旭日、石門樓、湖背、長寧鎮(zhèn)樓下、欖塘、方都湖、潭村、北海圍、周塘、白水塘、黃塘、湖鎮(zhèn)釣湖、劉屋村、前湖、章蔚、湖鎮(zhèn)梅潭等。整個儀式規(guī)模龐大,氣氛熱烈,隆重異常。

        添丁儀式通常于正月初二日清晨舉行,筆者曾參與2016年正月初二(2月9日)的添丁儀式。大年初一午夜過后,婦女們就從四面八方趕來祭祀孝女。她們帶著果品、金雞等來祭拜孝女,為全家祈福。儀式于初二日凌晨開始。各村隊伍從村中出發(fā),陸續(xù)前往陳孝女祠。參加添丁儀式的基本為男性,主要由鑼鼓隊員以及去年增添男丁的人員組成。去年生了男丁的男性,頭戴黑色禮帽,上插柏樹枝或紅花,俗稱“丁頭”。他們是該項儀式的主要出資者?!稗r歷最后一天每戶湊錢。年三十分豬肉。打鑼人分十斤豬肉,打鼓人分二十斤豬肉。費用由生男孩的家庭支付①”。

        隊伍多數(shù)是步行,一路敲打著鑼鼓來到孝女祠前。添新丁的人家會在祠前買燈。祠前已經擺放好竹編的各式花燈。孝女祠一旁是龍華墟。歷史上的龍華是一個繁華的商貿市鎮(zhèn)。孝女祠地處交通要沖。明初,龍華設有沙河馬驛。祠現(xiàn)在依然處于交通線一側,位于廣汕公路旁。孝女祠所在的位置也曾是入羅浮山的重要通道?!坝紊秸撸f多由石龍乘舟至泊頭或龍華登山。再由黃龍、沖虛、華首或酥醪等處至山頂[3]69”。同時,該處也是重要的墟市。龍華墟的名稱見于乾隆《博羅縣志》,并沿用至今。這里現(xiàn)在還稱作龍華市場。墟期為二五八。仕塘、學溪等村的村民則要到附近的寧和墟買燈。正月初二行添丁儀式同時也是年后第一個開市的日子,故而隆重熱烈。廟與市場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2012年3月1日,孝女祠舉行重光23周年慶典。村民抬孝女像巡游,巡游路線就環(huán)繞舊集市和新集市。孝女祠成為龍華鎮(zhèn)地域交通及市場貿易的中心。

        在鑼鼓隊伍中最為醒目的是大鼓,鼓上書有各村名稱及村中主要姓氏?!褒埲A大鼓以鼓體巨大而著稱,大鼓高約1.5米,鼓面直徑約0.8米,鼓箱呈圓桶狀,用優(yōu)質杉木制成,鼓面用牛皮制成[4]40”。民國《博羅縣志》中有對添丁儀式的記載,其中就提到了大鼓:

        自開年后,至上元前,鄉(xiāng)人各以附近之圩開市日,擂大鼓,叩銅鉦。鼓之大者,高于人,用二人扣之。鉦之多者,或至百數(shù)十面。鼓聲鏜鏜,鉦聲當當,游行圩市。市人或鳴爆仗以賀。爆仗聲、鼓聲、鉦聲、歡呼聲,合而為一,振動山谷,謂之買燈。其燈歸而張之祖祠。復鳴鉦、伐鼓,以相娛樂。[3]338

        鼓身上還書有“石龍新昌造”字樣。石龍新昌鼓店位于東莞石龍鎮(zhèn)的中山路上。早在上世紀初就與金昌、麒昌和祥新成為石龍較著名的四家鼓店。如今新昌鼓店仍延續(xù)至今。惠州與東莞石龍有水路相連,是一條貿易往來的通道。旭日村的陳百萬家族曾在石龍桂芳街擁有運輸碼頭。“大鼓、大鑼的購置費用都是每年出生男孩(男?。┑募彝ゾ栀Y(逐年積累),小鑼則是每戶自己負責[4]41”。

        一陣鞭炮響過,鑼鼓隊開始進入孝女祠。他們在孝女祠正殿前的過廳敲打鑼鼓,鼓聲震天。每年參與打鼓的前兩個村莊的順序是不變的。第一位是旭日村,第二位是石門樓村。這兩個村都以陳姓為主。余下的村莊按照到來的先后順序取號等候。旭日村陳姓與孝女祠關系緊密,曾參與清代孝女祠的重修等事務?!吨匦摭埲A陳孝女祠碑序》中有:“雍正八年,爾族內席正公首倡重修,以后未有起而繼者。嘉慶年間,聞尊君洛峰公欲議修葺,會事中阻,有志未逮,子盍承之,以終茲役②”。洛峰公為陳氏十八世,為陳百萬次子。在清代重修中,可以看到陳氏家族出了很大的人力物力。打鼓的次序也反映出陳氏家族與孝女祠的密切關系。

        丁頭們頭戴柏樹枝,預示百子千孫,子孫昌盛?!胺采由蠠粽?,群稱為燈頭公[3]338”。他們在過廳里捐助油香款,并在名為“2016年丁頭樂助”的簿上簽名。然后廟里會送給他們一個風車,寓意一帆風順。捐助過后,丁頭們步入正殿祭拜陳孝女。在他們祭拜的同時,村里的鑼鼓隊會在孝女祠過殿盡情地敲打鑼鼓。高潮時,有分別來自三村的鑼鼓隊互相競爭斗鼓。

        儀式結束,各村隊伍陸續(xù)返回各自的村莊。丁頭們來時扛有竹竿,結束后,他們會用竹竿挑燈回村。竹竿的數(shù)量代表所增添子嗣的數(shù)量。通常每戶還會購買一對帶尾的甘蔗扛回家。兩根甘蔗捆綁在一起,同時還綁有蔥、蒜、兩個大吉(桔)、芹菜,分別含有期盼小孩聰明、會算、勤快等美好的寓意?!百I帶尾的甘蔗意味著有后,節(jié)節(jié)高升③”?;氐酱逯?,村人會前往祠堂進行祭祖、上燈等儀式。有的丁頭會在祠堂門外備好豐盛的酒菜,接待前來慶賀的親朋好友。他們會將較大的燈懸掛于祠堂內,并將其點亮。較小的燈則會掛于家中堂屋?!盁粢馕吨永m(xù)香火。掛在家里,15天不滅④”。正月初二傍晚,村中的年輕人還會前往丁頭家中打鼓,叫作“吵燈頭④”。

        添丁儀式是對增添子嗣的一種慶賀,也稱作“慶燈”。博羅等地多于春節(jié)期間至正月十六舉行上燈儀式。“自十日至十五日,諸世族祖祠,皆先后上燈。集老幼而宴飲之。謂之慶燈。亦謂之飲燈酒[3]338”。添丁的人家還會將書有“新丁貴子”的燈籠懸掛于祖屋大堂[5]4452,與添丁儀式相關的還有偷燈、送燈、酬燈等儀式。“元夕,士女有伺人家生子上燈于神廟者,取而攜歸,懸于堂中,謂之偷燈。其由戚友取來者,謂之送燈。逾年生子,則具酒肴賽神,邀戚友聚飲,謂之酬燈[3]338”?;葜葸€有二月二做糖包子的風俗,當天先在祠堂祭拜祖先,然后派給親朋鄰里,叫作“派添丁包”。添丁不僅是個體家庭的喜悅,同時也是家族以及整個村莊的榮耀?!霸诔蚱渌厥馊兆樱彝ゲ粌H邀請祖先參加而且還要舉行象征新生命誕生的儀式。正如死者的權威決定著活人,未出世者決定了他們將要降生的那個家庭的構成和幸福[6]48”。通過在孝女祠舉行如此大規(guī)模的活動,全鎮(zhèn)的人都知曉這個家庭增添了新丁。新生命的降生帶給家庭無限的喜悅。作為一種慶賀新生的儀式,不僅在家庭也在社會中明確了這個新生命的身份和位置,人們對新生命以及未來生活都寄予了美好的期盼。

        整個儀式結束后,孝女祠恢復了平靜,祠前被滿地的鞭炮碎屑染成紅色。炮架上書有“學樹下添丁發(fā)財”、“前湖添丁發(fā)財”字樣的條幅在風中微微飄蕩。添丁發(fā)財正是人們對添丁的簡單理解和美好愿望的寄托。

        二、添丁儀式的社會人類學內涵

        在傳統(tǒng)鄉(xiāng)村社會中,祖先、子嗣的觀念深入人心。在華南一帶,宗族觀念和宗族意識較為強烈,男丁也顯得尤為重要。不少居于鄉(xiāng)村的人們守望著一方土地,祈求人丁興旺、多子多福。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一詞具有豐富的內涵,它不僅僅包括現(xiàn)有的家庭成員。正如人類學家楊懋春所言,家庭是家庭成員、家庭財產、家庭牲畜、家庭聲譽、家庭傳統(tǒng)和家庭神祇構成的復雜組織[6]47。家庭中祖先的位置不可或缺,“家庭應該包括還未出生的后代和早已死去的祖先[6]47”。在傳統(tǒng)家庭中,祖先扮演著尤為重要的角色。在中國廣袤的鄉(xiāng)村中,祠堂是非常重要的一類建筑。在華北的一些鄉(xiāng)村,即使沒有祠堂,村人家中也會保留有影,類似于一種畫在布上的祠堂。祖先在人們的觀念中確實存在,而且是不容怠慢和忘卻的。每逢重要的節(jié)日,人們都會自覺祭拜祖先。

        祖先成為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們總會尋根溯源,追憶祖先。不少祠堂的匾額都書有“報本”。大概祖先就是子嗣繁衍之根本。然而,子嗣對于祖先也同樣極重要。楊懋春在《一個中國村莊:山東臺頭》中講到:“中國人相信生命可以通過孩子延續(xù),只要代代相傳,先輩就能永生。保持家庭延續(xù)是對祖先的最大義務,絕后不僅意味著家庭的終結,也意味著祖先的死亡[6]102”。如果沒有子嗣,也將意味著無人上香供奉祖先。所以民間俗語稱“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香火延續(xù)。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人們通常將孝道倫理置于首位?!度纸洝贰ⅰ兜茏右?guī)》等傳統(tǒng)啟蒙教材中都強調“首孝悌”。二十四孝的故事也在民間廣為流傳。明清地方志中對孝女祠的介紹基本類似,大多提到了陳孝女的孝行。明代《龍華陳孝女碑記序》中記述:“陳氏女蓋以孝神者也[3]331”。祠前有一處藕池,冬日她感藕生蓮,為父治病的故事世代口耳相傳。孝道仍是當今社會推行的道德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直至今天,龍華鎮(zhèn)弘揚孝文化,陳孝女祠還被設立為龍華鎮(zhèn)中小學生德育基地。孝很大的含義在于后代對長輩應盡的義務。那么,后代的產生就成為尊祖敬宗的重要前提。

        子嗣對于延續(xù)祖先的生命以及家族的繁衍和興旺意義重大。對于一個個體家庭而言,男丁的降生代表著增加了勞動力。丁還具有其他經濟方面的意義,比如丁糧等詞匯,是與賦稅聯(lián)系在一起的。而且在傳統(tǒng)鄉(xiāng)村社會中,時常有械斗等發(fā)生。增添男丁也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村莊的防御力量。在傳統(tǒng)社會中,生育不單純是個體家庭的事,也關乎宗族以及村莊的興旺與繁榮?!笆聦嵣蠒驘o后發(fā)生缺憾的還是社會的完整,也就是我們個人在分工結構里生活的順利進行[7]257”。添丁不僅代表著宗族的延續(xù),同時也是潛在的財富和力量。男丁一定程度上維持著村莊的經濟、安全及穩(wěn)定。

        由于子嗣觀念的存在,生發(fā)了人們求子的動機。子嗣觀念體現(xiàn)于一些實物和禮俗中,寄托著人們生子的美好愿望。求子不僅停留在人們的觀念中,更會具體付諸行動之中。村人尤其是婦女常會前往神廟祭祀祈禱以求子嗣,在神廟中表達自己的訴求,進而獲得心靈的慰藉。不難看到,在全國各地都盛行各類祈子活動。

        子嗣觀念在一些實物和禮儀習俗中均有體現(xiàn)。在惠州博物館館藏有一件“中華民國”通雕“麒麟送子”金木雕板,圖案栩栩如生。民間普遍認為麒麟是吉慶的象征,拜求麒麟可得子。在婚俗中,紅棗、花生、橄欖等都寓意生子。“在博羅縣男方娶親前一天要布置新房,室內器物必須是全新的。要請一位‘命好’的婦女來鋪床,在尿缸、床頭床尾撒些糖果、橄欖,以便在鬧新房時,孩子進來找‘欖子’(諧音‘攬子’,意為生男孩)[5]4438”。在這些實物和禮俗當中,寄托著人們對子嗣期盼的情感。

        傳說中陳孝女是陳氏夫婦在羅浮山祈禱得來的,民國年間的《博羅龍華陳孝女志》中《孝女傳》有記述:

        按:女父諱志,字德邵。母李氏。和敬相承,世居沙河張槎,實為今陳氏之祖別筑一室,顏曰:潛室,池曰:潛池。日與親朋徜徉其中。年漸衰,無子。李氏勸之娶。德邵曰:天而可信必不予孤。梁天監(jiān)二年癸未中秋,禱嗣羅浮,次年甲申三月朔日,羅浮卿云見占曰:瑞應異人。越十四日辰時,生女,光馨滿室,命名曰:妙圓。⑤1

        這里的妙圓就是陳孝女。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家庭特別是婦女所面臨的生育壓力。陳氏夫婦年老無子,孝女的母親李氏勸其父陳志再娶,遭到拒絕。而后陳家于梁天監(jiān)二年(503年)的中秋時節(jié)在羅浮山祭禱祈子,次年生女。傳中還描述到孝女降生時伴有祥瑞。對于一個普通家庭來說,他們對子嗣的渴求通常會訴諸神廟。

        在全國各地盛行各式各樣的祈子活動,通常會求助各種保護生育的女神,如觀音、陳婧姑、金花夫人等等。民國《博羅縣志》中寫道:“四月十八日,俗以為金花夫人誕。婦人醵錢賽會。奉牲醴,祀神祈子[3]341”。在山西等地的求子活動中,人們常去娘娘廟中偷小孩的鞋。鞋在山西方言中與孩同音。偷童鞋就隱含著求子的意思。在山西太谷縣等地還有花兒會?!扒笞诱咴谏袂叭』?,得子者為神靈還花,因而這種生育神廟會被人稱作‘花兒會’。……求男子者在神前取一朵白花,求女子者在神前取一朵紅花[8]323”。人們渴求子嗣,總是從神廟中獲得信念。《金翼》中描述到:“三哥先到鎮(zhèn)西邊拜陳婧姑廟,從那里捧回一個香煙繚繞的香爐?;丶业穆飞希鐡伍_雨傘護住香爐,因為人們認為里面住著臨水陳太后的神靈?;氐郊遥严銧t捧進母親的臥房,助產的接生婆已經來了。陳太后的香爐剛一捧進屋,嬰兒便呱呱出世了[9]19”。陳婧姑也稱臨水夫人,是保護生育的一位女神。陳婧姑信仰主要盛行于東南沿海一帶。人們總是堅信神靈更有力量,從神靈處寄托有一種保育觀念,進而求得母子健康平安。

        傳統(tǒng)社會中,婦女面臨著很大的來自生育方面的壓力。她們通常選擇到神廟中求解,這也是民間信仰的世俗意義。也有些家庭因生殖障礙,婦女會在廟里進行一些儀式,從而獲得某種合法性。趙世瑜在《狂歡與日常:明清以來的廟會與民間社會》一書中,就講到這類極端事例,比如岐山姜嫄廟祈子會、鳳翔靈山祈子會、臨潼驪山娘娘廟會等有“野合”習俗。在祈子活動中,有多年婚后不育的婦女,她們除去焚香祈禱、求童鞋等儀式外,還會找一男子同宿。以姜嫄傳說的神秘性和公認性賦予這種婚外性關系以合法性。[10]282-283這是神廟的特別之處,它可以使這種看似不合常情的習俗獲得合理的解釋并在一定程度上為社會所接受。

        在神廟中常見到各類祈子活動。不少村人尤其是婦女懷著求子的需求來到神廟中。人們虔心祭祀神靈,給神祇焚香敬獻供品,捐香火錢。在求子儀式中,人們將訴求傳達給神靈。神廟似乎成為一種媒介。透過這種媒介,人們的需求得到滿足,進而求得子嗣。通常某戶人家在某座廟宇求得子嗣的消息會在鄉(xiāng)村中流傳開來,從而增加神廟的靈驗程度。求子的家庭還會去廟中還愿,以答謝神祇。神廟由此獲得了無形的聲譽,香火旺盛,進而帶來神廟的市場和受眾的擴大。

        文獻中并未見人們到孝女祠中求子。但是,婦女們?yōu)楂@得生育等方面的庇佑通常會訴諸女性神。民國《博羅縣志》中有關于鄉(xiāng)民去附近墟市買燈,而后張燈于祖祠的記載。位于龍華墟旁的孝女祠的添丁儀式很大程度是上述傳統(tǒng)的延續(xù)。燈本身就蘊含有“丁”也就是子嗣的含義。添丁儀式中隱含有增添新丁對于尊祖敬宗的重要意義。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孝道倫理的一種體現(xiàn)。這也與陳孝女所傳達的孝行有著某種契合。

        然而,陳孝女的形象是多樣的。南漢以及清代民國都是祈雨的重要神祇。南漢封為昌福夫人。宋加賜“孝誠英烈龍華感應”。她很長時間內都作為一個官方認可的祈雨神靈而存在。明代《龍華陳孝女碑記序》中有:“凡以水旱疾疫,禱者輒應[3]330”。直至民國《博羅縣志》都有這樣的記載?!敖K清之世,縣人求雨者,官必奉孝女以行云[3]596”。從民國《博羅龍華陳孝女志》中祈雨的游神路線來看,陳孝女并不僅僅是龍華社區(qū)的神祇,她所影響的社區(qū)空間幾乎涵蓋博羅縣境。也正因此,陳孝女信仰才得以長久的延續(xù)下來。民國以后,祈求孝女祈雨的習俗不見于文獻中。而本文所述的添丁習俗僅見于民國《博羅縣志》之中,是否更早的時期已經存在,不得而知。

        關于陳孝女孝行的記述一直貫穿明清及民國地方志之中,而且時間愈后,特別是民國時期,她的故事情節(jié)愈加豐富。明嘉靖年間是極為關鍵的時間點,在這一時間段基本確立了陳孝女孝的形象。這與魏校毀淫祠相關聯(lián),是由文人士紳所推動。正如劉正剛、喬玉紅在《“貞女遺芳”與明清廣東仕宦塑造的女性形象》文中所言,嘉靖年間,在文人士大夫筆下,廣東女性形象開始向貞孝方向轉變[11]。孝女被載入嘉靖《惠州府志》等地方志的列女傳中。而對孝女祠名稱的正名以及她孝行的強調正是明代士大夫與僧侶勢力的某種較量,是士紳為重建儒家正統(tǒng)化所做出的努力。當下,在孝女祠舉行的添丁儀式中所包含的孝道倫理、尊祖敬宗等觀念也成為儒家化的一種體現(xiàn)和延續(xù)。

        三、結語

        添丁儀式中蘊含著人們的祖先、子嗣觀念。整個添丁儀式伴隨有空間的轉換,從家庭、神廟再到祠堂,分別代表子嗣、神廟與祖先。在這個過程中,買燈、上燈、慶燈,正是透過神廟將三者有序的聯(lián)系在一起。燈作為一條主線貫穿始終,象征著燈火相續(xù),子孫綿延。

        從添丁儀式中也可看到神廟在社區(qū)空間中的重要意義。第一,孝女祠是社區(qū)的貿易中心。孝女祠一側是龍華墟,今天稱龍華市場。農歷正月初二日正是春節(jié)過后的第一個墟期,也成為全鎮(zhèn)隆重的開市日。市場網(wǎng)絡覆蓋了全鎮(zhèn)及周邊一些村鎮(zhèn)。第二,孝女祠是社區(qū)中信仰的中心。來自四面八方的村民平日便會來此祭拜祈禱以獲得慰藉,這種信仰已經深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只是透過儀式可以集中展示出它所具有的廣泛影響力。市場網(wǎng)絡與信仰空間有一定程度的疊合。第三,孝女祠是公共文化活動的中心,添丁儀式也成為一年一度全鎮(zhèn)最重要的文娛活動。龍華大鼓已經成為龍華鎮(zhèn)重要的文化品牌,它被列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事實上,承載龍華大鼓精神內涵的卻是添丁儀式。由于市場及信仰等力量,才使得這項儀式得以延續(xù),儀式的延續(xù)才使該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承傳。

        注釋:

        ①采訪對象:梁旭洪,男,38歲,龍華鎮(zhèn)章蔚村人,務工。2016年2月9日采訪記錄。

        ②重修龍華陳孝女祠碑序,年代不詳.碑存陳孝女祠中。

        ③采訪對象:陳春香,女,59歲,龍華鎮(zhèn)旭日村人,原龍華鎮(zhèn)委副書記,曾組織和參與陳孝女祠重修并負責廟務。2015年6月6日采訪記錄。

        ④采訪對象:梁積洪,男,27歲,龍華鎮(zhèn)章蔚村人,務工。2016年2月9日采訪記錄。

        ⑤博羅龍華陳孝女志.復印本,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博羅縣龍華鎮(zhèn)文化服務中心藏。

        參考文獻:

        [1]廣東省地方史志辦公室.廣東歷代方志集成·惠州府部:第一冊[M].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9.

        [2]廣東省地方史志辦公室.廣東歷代方志集成·惠州府部:第八冊[M].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9.

        [3]廣東省文史研究館,博羅縣志辦公室.博羅縣志[M].博羅:廣東博羅縣印刷廠,1988.

        [4]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惠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M].惠州:惠州市樂印數(shù)碼印刷有限公司,2014.

        [5]惠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惠州市志[M].北京:中華書局,2008.

        [6]楊懋春.一個中國村莊:山東臺頭[M].張雄,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7]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8]王守恩.諸神與眾生:清代、民國山西太谷的民間信仰與鄉(xiāng)村社會[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9]林耀華.金翼:中國家族制度的社會學研究[M].莊孔韶,林宗成,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8.

        [10]趙世瑜.狂歡與日常:明清以來的廟會與民間社會[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2.

        [11]劉正剛,喬玉紅.“貞女遺芳”與明清廣東仕宦塑造的女性形象[J].史學月刊,2010(3):30.

        【責任編輯:趙佳麗】

        Temple,Ancestor and Offspring——Social-anthropological Observation on Baby-bonus Ritual in Chen Xiaonv Temple

        HOU Juan
        (HuizhouMuseum,Huizhou516003,Guangdong China)

        Abstract:A traditional baby-bonus ritual goes on every year on the second day of Chinese lunar January in Longhua Town,Boluo County,Guangdong Province. On that day,people from more than twenty villages in the vicinity of Longhua Town attend the ritual in Chen Xiaonv Temple,a temple in memory of a dutiful daughter in Ming Dynasty. The observation of this ritual help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mple,ancestor and offspring,reveal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emple and folk belief in the community,and perceive the villagers’emotion and appeals.

        Key words:baby-bonus;Chen Xiaonv Temple;ancestor;offspring

        中圖分類號:K89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 - 5934(2016)02 - 0042 - 06

        收稿日期:2016 - 03 - 14

        作者簡介:侯娟(1982 -),女,山西榆次人,文物博物館員,歷史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歷史人類學。

        猜你喜歡
        祖先
        祖先與吹牛
        烏龜:想不到祖先最早是“宅男”
        科學大眾(2021年21期)2022-01-18 05:53:38
        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螢火蟲祖先 等
        秦人的祖先
        祖先是炎黃
        始祖鳥不是鳥祖先
        我們的祖先是條魚
        秦人的祖先
        趙氏的祖先造父
        莊稼也是我們的祖先
        中國詩歌(2015年12期)2015-11-17 19:30:54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无人区乱码中文字幕能看| 天堂在线资源中文在线8|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麻辣| 国产一区二区牛影视| 亚洲无av高清一区不卡|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婷婷片|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视频最新| 国产亚洲日本精品二区|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精品成年片在线观看| 91青草久久久久久清纯| 熟女少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爆乳无码专区| 精品人妻潮喷久久久又裸又黄|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国|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日本大片免费观看完整视频|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av色图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 日本污视频|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三级| 最美女人体内射精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亚洲精品|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 久久精品亚洲94久久精品| 久久99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一道本|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熟女| 亚洲综合成人婷婷五月网址|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婷婷开心五月综合基地|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乱码2021| 性激烈的欧美三级视频|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全| 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999久久久精品国产消防器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