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茂名市電白區(qū)第一中學 賈海寧
?
新課標下教師有效備課的幾點思考
文茂名市電白區(qū)第一中學賈海寧
備課是為保證學生順利而有效地學習而做的一系列準備工作,有效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前提條件,同時也是教師提高以課堂教學能力為主的專業(yè)素質的一條主要渠道?!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正所謂“有備而來,有備無患”就充分說明有效備課的重要性。只有課前精心設計,充分準備,才能在課堂上出彩。一節(jié)優(yōu)質課必須經(jīng)過教師認真準備,課前對講授內容、學生對教材的興奮點及恰當?shù)慕虒W方法進行認真分析和研究,精心策劃,周密設計好教學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面向不同層次的每一個學生,使他們對教師所講授的內容產(chǎn)生共鳴,達到教學的最優(yōu)化。
有效備課是保證課堂教學成功的基本前提,而獲得尊重和認可,獲得成功的體驗是每一個學生的心理需求。具有同樣人格尊嚴的學生,其純真向上的本性也使得這種心理需求更為強烈,他們更加渴望獲得老師和同學的尊重和認可,能在課堂內外獲得成就感。這就要求教師的備課必須遵循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前提,從目標的確立到情感的激發(fā),到練習的評價各環(huán)節(jié)都盡可能地多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從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個性心理出發(fā),有針對性地設計好課堂教學的藍圖,盡可能兼顧多個方面,從而加強有效備課。
教師在課前備課時,必須充分尊重實際,做到夯實雙基、啟迪學生思維,采用靈活多樣的教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運用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課堂教學是由師生結合成的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過程,是以教與學的聯(lián)系為主旨,以學生學習思考為軸線來實現(xiàn)的動態(tài)過程。教師備課必須考慮到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每一節(jié)中都要有“所得、所思、所悟”,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這就要求教師的有效備課立足于兩個基本點:一是面向全體學生、夯實雙基。雙基是新課標對全體學生學習水平提出的底線要求,也是我們備課的首要關注點和立足點。二是啟迪和發(fā)展學生思維,因材施教,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學是思維的體操,沒有思維含量的課堂是膚淺的,沒有思維訓練的備課也是殘缺的,這充分說明了有效備課的重要性,也是課前教師備課必須充分考慮的重要因素。
眾所周知,在新課標下,學生形成了自主、探究、合作的關系,教師積極引導,學生成了課堂的主體,教師備課也必須充分考慮這些有效因素,這是非常必要的。新理念下的課堂,個性化學習、自主化發(fā)展的時間多了,互動性強了,學習氛圍濃了,這就會導致課堂變數(shù)的增多,挑戰(zhàn)的是我們對教材、教師、學生三者之間關系的把握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正確處理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教學的材料相對穩(wěn)定,教師可以全面了解教材、分析教材和掌握教材。學生卻是活生生的人,不能以不變應萬變,而要在變化中求和諧,求發(fā)展。他們是學習的主人,課堂的積極參與者,教師是一個引領者、指導者、合作者,更是一個課堂“導演”。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是內因,是起決定性作用的第一位的因素,教是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教師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必須做到靈活運用。尊重、理解并用好教材并不意味著教材是“圣經(jīng)”,更不意味著教材是學習的目標物,是教學活動惟一和終極的目標。教師的有效備課,必須充分運用教材,充分考慮教材、學生和教師三者之間的密切關系,努力做到教學的最優(yōu)化效果。
教師要做到有效備課,必須在課前充分鉆研教材、備透學生、備活教法,備對講授,重視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就要求教師備課要努力把握好四大關鍵環(huán)節(jié)。
1.明確合理的目標。教師的備課一定要有明確合理的目標,充分考慮多重因素,包括學生和教學的實際,教法的使用,課堂的組織形式,課堂管理因素,以及預定的成效等等。恰當?shù)慕虒W目標建立在充分了解學生、深諳教學理念、準確把握教材的基礎上,宜精不求全,宜實不求大,加強備課的目的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使多重因素形成一個連貫的整體,為實現(xiàn)課堂最優(yōu)化而服務。
2.新穎有趣的導入。一堂精彩的課,往往有新穎有趣的導入,這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啟迪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迅速完成始動調節(jié),進入學習狀態(tài)是教師備課中導入設計所追求的效果,也是提高學生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益所需要的。教師備課時,就必須盡可能多角度考慮課堂的新穎導入:契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故事、情境、談話、游戲、競賽等方式都能很快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些都是導入設計的有效載體,能在有一定程度上強化課堂的效果。
3.靈活多樣的講授。靈活多樣的講授是課堂活動和備課的主體環(huán)節(jié),決定這一環(huán)節(jié)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手段的運用是關鍵。有效備課的教學方法,既要有教師的精彩講授,又要有令人驚喜的發(fā)現(xiàn);既要有巧妙的啟發(fā),又要有扎實的訓練;既要有熱烈的討論,又要有互動探究,講與練交織,情與知襯托;既要有想象的放飛,又要有情感之弦的撥動和智力的開發(fā)。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法手段沒有優(yōu)劣之分,只有適與不適之別。選擇的教法與手段要考慮教材、學生,還要考慮自身,從自己的成功之處出發(fā),彰顯個性,體現(xiàn)特色,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去把握好課堂的整個環(huán)節(jié)。
4.積極有效的反思。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我們很注重“課前”和“課中”,但往往忽略了“課后”。事實上,每一節(jié)課上完,我們總有這樣那樣的遺憾或欣喜,教學中的亮點,課堂的小插曲,學生的意外反應等等,都是值得我們課后好好反思總結的。還有練習與小結,練習設計是否有層次,是否圍繞重難點,是否突出鞏固與應用,是否重視綜合與發(fā)展等等。反思總結是“點睛”之筆,或概括或承啟,或反思或評價,都是為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最終目標服務的。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