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培
在朋友圈里曬步數(shù)、在微博上曬跑步公里數(shù)……如今,人們的健康素養(yǎng)逐漸提高,堅持運動的人也越來越多。然而,很多人卻只重視運動量,認為時間越長、運動得越多效果越好。事實真的如此嗎?到底多少運動量才算合適?專家提醒大家,運動量不但應因人而異,還要考慮自身的運動目標。
想減肥 每周300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
專家指出,對于想減肥的人來說,控制飲食和保證運動量才是健康的減肥方式。
建議每周進行300分鐘高強度的有氧運動,這能讓體重和體脂減輕得更多。如果少于300分鐘,又想達到減重目標,則必須保證所燃燒的熱量要大于攝入的熱量。
想強健肌肉 每周150分鐘有氧運動
增肌塑形不僅取決于肌肉塊的大小,還取決于肌肉表面的脂肪量。所以,建議每周保證150分鐘的有氧運動(若強度較大,75分鐘即可)。
專家建議,平時運動中還應加入力量訓練,每周2—3天,在適應強度后,再多加一天,將訓練重點放在每個主要的肌肉群上。
想延年益壽 每周增加兩次力量訓練
要積極主動地讓身體處于活躍狀態(tài)。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鍛煉,或75分鐘高強度的有氧鍛煉,外加每周兩次的力量訓練。
加入伸展訓練,這能增強身體的柔韌性和靈活度,避免受傷。這種運動強度有助于增強心肺功能,避免慢性炎癥,降低女性患上乳腺癌的風險。
想減少久坐危害 每小時起來活動幾分鐘
除了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鍛煉外,每天工作時還要保證每過一個小時就主動站起來運動幾分鐘。
研究發(fā)現(xiàn),每小時站起來散步兩分鐘,就能逆轉(zhuǎn)久坐帶來的負面影響。建議平時可以用手機設(shè)個鬧鐘,提醒自己定時站起來運動。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