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 喜
從阿富汗活著回來了
◎喜 喜
阿富汗,這個國家讓多數(shù)游客避之不及,它甚至永久上了我的“去了會死”名單。但是我的朋友戴望,不僅去了還活著回來了。
戴望是一名專業(yè)炒股人士,三十出頭,聽朋友偶然說起這個國家,又恰逢阿富汗大選和穆斯林國家的齋月,所以他考慮了一分鐘就決定直奔赫拉特。
阿富汗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國家——下午四點,周圍是一塊接一塊的水泥防爆墻,裝甲車停在路邊隨時待命。他,一個亞洲面孔的外國人走在街頭實在太扎眼了。僅有的幾個匆匆走過的本地男人在小聲議論著他,穿著藍色布卡的女人也從薄薄的面紗里投來懷疑的目光,而四周手持AK47的阿富汗軍警則對他虎視眈眈,仿佛時刻準備掃射這個“手無寸鐵”的亞洲人。
原因是什么?你知道的,誰會相信真的有瘋狂的游客來阿富汗旅游呢?
后來,戴望才意識到外國機構(gòu)在這里才是最容易被襲擊的對象,也是諸如汽車炸彈這種無差別攻擊的最愛。不過他樂觀地告訴我,不去南部和巴基斯坦交接的那幾個塔利班控制的省份就還算安全,看來“不作死就不會死”的理論也適用于這個國家。
和中國人一樣,阿富汗人也很愛飲茶。他們的茶以紅茶和綠茶為主,不加糖。街頭茶館的店主從一個叫做“薩瑪瓦勒”的茶炊中倒出一杯杯滾燙的濃茶,男人們坐在波斯風(fēng)格的毯子上,閑聊就能打發(fā)掉一天的時間。
戴望和本地人聊了聊這個國家的未來,所有人都希望早日恢復(fù)和平和穩(wěn)定,等到?;鸷笾卣衤糜螛I(yè)。雖然在大部分世人眼里,巴米揚大佛和曾經(jīng)被《時代》雜志評選的世界最美的湖泊——班達米爾湖是游客僅能說得上來的景點,但是阿富汗人民不介意,因為“越神秘才能越吸引”。
而且,阿富汗人民也挺樂觀,或者已經(jīng)習(xí)以為常了。晚上10點戴望在赫拉特的大街上還悠閑地去買了一個甜筒,在喀布爾的Shaw-re-naw公園附近,他在好奇心的驅(qū)使外加失眠的雙重作用下于凌晨2點,出門找本地人聊天。原因可能是這里沒有像其他城市一樣,每天大約有長達10-15個小時的停電,導(dǎo)致了他過于興奮。
雖然當(dāng)時正值總統(tǒng)大選,日日能看到候選人激動人心的承諾;雖然主要候選人差一點被汽油炸彈干掉;雖然基本每個城市都有塔利班的余孽和線人;雖然投票期間也到處可以看到“骷髏頭”的黑色涂鴉,但戴望說,他依舊能感受到阿富汗人樂觀的態(tài)度和對美好未來的積極向往。
但也正如古蘭經(jīng)里所說,世界上的每一種病痛都有相應(yīng)的醫(yī)治辦法,人類的職責(zé)就是尋找這些辦法——對于阿富汗這個國家的“戰(zhàn)爭之痛”,不知道還需要多久才能找到屬于它的解藥。
(摘自鳳凰網(wǎng)青年欄目 圖/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