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300)江西省宜豐縣新昌一小四年級一班
劉雁冰
一張舊照片
(336300)江西省宜豐縣新昌一小四年級一班
劉雁冰
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車南站與往常一樣,人群熙熙攘攘的,叫賣聲、送別聲、歡笑聲匯成了聲音的海洋。
突然,遠(yuǎn)處天空中出現(xiàn)了幾個小黑點(diǎn)。它們越來越近,越來越大。人們還沒反應(yīng)過來那是什么,就聽到了巨大的聲響。建筑物瞬間坍塌,人群恐慌?!皵硻C(jī)來了,快跑??!”“爸爸!媽媽!”“孩子!孩子!”……哭聲、求救聲不絕于耳。
敵機(jī)沒有罷休,炸彈相繼而落,無情地轟炸著火車站。斷裂的天橋、殘破的房屋、坑洼的馬路、扭曲的鐵軌……繁華的上?;疖嚹险窘?jīng)歷了這場狂轟濫炸后,變得一片狼藉,到處都是橫七豎八、血肉模糊的尸體。很多人倒在了血泊中,有的人甚至被壓在了廢墟下。這里只剩下兩種顏色:硝煙彌漫中斷壁殘垣的灰黑色和刺眼的血紅色……
喧鬧聲漸漸變小了,取而代之的是死一般的寂靜。忽然,一陣哭聲打破了寂靜,一個大約兩歲的小男孩哭著從廢墟里爬了出來。他衣衫襤褸、血跡斑斑、淚流滿面。他拍了拍媽媽,媽媽一動不動;他搖了搖爸爸,爸爸為了保護(hù)他早已渾身是血。
他不知道,他的爸爸媽媽永遠(yuǎn)都不能陪伴他了;他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成了一名孤兒。他坐在那里號啕大哭,眼神中充滿了茫然和無助……
這是一個催人落淚的故事。如果沒有這次轟炸,這個孩子應(yīng)該會擁有美好的童年時光,這個家庭應(yīng)該是溫馨幸福的。然而,就像這樣,無情的戰(zhàn)爭給無數(shù)家庭帶來了毀滅性的災(zāi)難。
如果人類能銘記歷史、珍愛和平,世界的明天該有多美好!醒醒吧,人類!
(指導(dǎo)教師劉小華)
馬趴趴
一張舊照片中藏匿著一段歷史的記憶。小作者用飽含深情的語言,描寫出了戰(zhàn)爭環(huán)境下人們的痛苦和無助,對于場面的描寫更是細(xì)致入微。作者巧妙地用“灰黑色”和“血紅色”渲染了氣氛,用排比的短句和成語逐層加深文章氣勢,讓讀者對戰(zhàn)爭的殘酷感同身受。對于小男孩的特寫也彰顯了作者的寫作功力,兩句“他不知道”像是一種叩問,使讀者不禁潸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