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與施工
法國拉巴蒂水電站改造工程中的現實問題
摘要:順應全球水電開發(fā)大規(guī)模改造的趨勢,并根據法國能源政策,對該國拉巴蒂水電站進行擴容。簡要介紹了該電站從550 MW擴容至600 MW的升級項目,重點探討了工程計劃、組織施工及法規(guī)等方面遇到的難題及其應對措施。
關鍵詞:水電站;改造工程;拉巴蒂水電站;法國
歐洲水電開發(fā)的“黃金時代”出現在20世紀下半葉,之后水電行業(yè)開始進入下一個階段,世界各地陸續(xù)開展大規(guī)模的水電工程改造項目。法國拉巴蒂(La Bathie)水電站擴容改造工程既順應了這種全球趨勢,同時也得益于法國推行的能源政策,在不修改特許經營協(xié)議的情況下允許裝機容量提高20%。除此之外,借助這些升級項目,還能利用流體力學及電機領域的技術進步對其性能進行優(yōu)化。
1工程概況及現狀
拉巴蒂水電站位于法國東南地區(qū)的伊澤爾(Isère)河上,主要由羅斯蘭(Roselend)、圣蓋蘭(Saint Guerin)、拉吉塔茲(la Gittaz)3座大壩組成,共有30處取水口及45 km的廊道。電站擁有6臺沖擊式水輪發(fā)電機組,1961年投產時的初始裝機為500 MW(設計流速為50 m3/s)。1975年,通過調整機組噴射器,同時將設計流速提高到55 m3/s,裝機容量得以增加至550 MW。
一項針對高壓液壓回路所開展的研究表明,在平均流速及瞬變流保持不變的情況下,仍可將設計流速提升10%,即至60 m3/s,從而將最大裝機增至600 MW。為適應電網需求,發(fā)電靈活度也顯得越來越重要。在這種背景下,應將電站升級至“儲備13”(Réserve 13)的水平——即可在13 min內將馬力開足的能力。這次升級需要進行多項調整。
雖然從水力學角度看,機組可以在新的流速下正常運轉,但水斗的系結物將無法適應增加的機械力,因此需要更換水輪機,可使水輪機的效率提高2.4%。此外還需更換所有變壓器,6臺定子中有4臺需要更新(另外2臺已升級過,可適應新的電力輸出),而225 kV的輸電線以及400 kV的線路都需要加固。
伊澤爾河上常年舉行大量水上娛樂活動,由于拉巴蒂電站是1座調峰水電站,經常需要臨時啟動,滿負荷運行,因此電站下游地區(qū)所面臨的潛在安全隱患將進一步增加。迄今為止,已采取了2種安全防護手段: ①由省長簽發(fā)法令,禁止隨意進入下游8 km河道沿岸地帶; ②在水電站啟動時嚴格控制流速增加。然而,這兩種方法均不奏效,人們沒有太在意省長的禁令,而控制流速則嚴重降低了電站對電力系統(tǒng)需求的反應速度。
鑒于此,最終決定在尾水渠附近修建調節(jié)池,作為此次改造項目的1項工程,用以蓄滯尾水,降低尾水回流至河道時的流速。此外,還在伊澤爾河上設置1道水閘,自動調控導入的水流,在30 min內形成16 m3/s的“預警水流”(alert flow)。這兩項工程已于2011~2012年實施,之前為了檢修維護,已事先安排電站完全停機。水輪機改造工程已于2 a前開始進行,目前正在對第3臺機組進行升級改造。預計工程將于2018年竣工。
2工程計劃及面臨的挑戰(zhàn)
根據每年升級1臺機組的計劃,對改造項目進行了安排。由于迫切需要在每年冬季到來之前將電站所有機組投入運行,因此項目每個階段的停機時間都十分有限,同時現場作業(yè)需在3月中旬至11月底之間完成。在8個半月內需徹底拆除所有機組、移除所有石棉制品,然后重新組裝。需要在現場對定子拆除、升級并重裝。為提升功率,需要基于現有技術,安裝新的變壓器、升級輸電線和電子監(jiān)控系統(tǒng)。最終的投產調試工作大約需要1個月。為確保電站正常運行,60多家公司參與到上述施工中,安德里茨(Andritz)公司提供沖擊式水輪機組,斯密脫(SMIT)公司提供變壓器,ABB公司提供調壓器;電子和現場電力設備由其他公司提供。
由于停機時長有限,多項工程需要在同一時間并行開展。場內共分為12個區(qū)5個樓層,包括變壓站和尾水渠。重要的施工任務共計650項,其中水輪機的拆除與重裝和變壓器的更換對整個項目而言至關重要。這兩項工程都需要使用大量門機,而場地剛好相接,因此很難嚴格劃分工作區(qū)域,同時也使升降操作嚴重受限。為按計劃推進項目,施工必須在兩處同時進行,因此對門機使用的協(xié)調將十分復雜。
為此,需要對門機進行有效耦合,這對門機操作提出了較高要求。移除變壓器、轉子及定子,安裝新的變壓器、新定子和改造后的轉子均需要200 t的升降能力。另外還有幾項重大作業(yè)可能造成部分作業(yè)區(qū)域進出通道的擁堵,包括豎井、轉輪、噴射器等設施的拆除與安裝。
現場安全也需要特別注意,避免不同的施工隊在同一時段、同一區(qū)域內進行作業(yè)。各個作業(yè)區(qū)域被永久分隔,防止不同公司的人員在同一區(qū)域內近距離、甚至交叉施工的現象發(fā)生。
3組織施工中的難題
每一次重型組件進行升降作業(yè)時,整個施工進度都將停滯,因為在同一時段內無法在其他位置進行升降操作。而一旦出現故障,導致門機無法工作,將延誤各個單元的施工進度。每一次升降作業(yè)的安排都需要巧妙優(yōu)化,以減少機組停運的時間,同時也為二次操作做好準備。
除了需要特別注意重型組件的施工外,還需慎重考慮2臺門機的使用,以及蓄能單元、空氣回路、設備掛牌上鎖等可用資源的調度。參與其中的公司需考慮各自的工期,但因為各個承包商需共用現場設施,因此項目管理團隊需要大量介入協(xié)調。定義是否明確、預期是否清晰、各個團隊主管之間的溝通是否通暢,都是此次項目成敗的關鍵。
為確保工程順利進行,每一個重大步驟都被整合進項目實施的大計劃之中,因此整個施工計劃設置了大約650個節(jié)點。只有將工作細分到這種程度,才能保證各個公司都理解各自的需求。工地現場每周召開1次協(xié)調會,要求所有正在進行作業(yè)的項目主管前往參會,以保證各方溝通。協(xié)調會上,所有相關單位對各自未來1個月的工作計劃進行協(xié)商并達成共識。
為實現各種計劃目標,一定程度的靈活性十分重要。對于如此大規(guī)模的工程,經常需要對計劃調整和更新。參與其中的施工隊伍有各自的制約因素,因此無法總能滿足工程的各種需要。雖然各方積極配合,努力推進工程建設,但如果某個施工階段需要延遲或提前完成工作任務,后續(xù)的現場施工隊伍可能無法縮短工期或調整工作計劃。
針對這一情況,法國電力集團(EDF)內部特派1支技術隊伍,以確保拉巴蒂工程施工的靈活性。EDF的技術隊伍專門負責水輪機的拆除與安裝,因此是改造工程的重要參與方。除此之外,延期和額外工作量都必然會增加工程成本,如何管理并限制這類成本,也是一項重要的課題。
4相關法規(guī)的制約
針對石棉材料,法國制定了日漸嚴格的法規(guī)。因此在過去3 a里,工作環(huán)境中石棉顆粒濃度所允許的閾值逐年下調。調整后的規(guī)定給施工方式造成了嚴重影響,也帶來了額外的工作量。由于閾值下調,部分工作不得不在“高石棉濃度”的環(huán)境中進行,這是制定計劃時所始料不及的。受此影響,部分拆除工作中的石棉危害風險等級由“低”調至“高”,導致所需時間成倍增加。由于難以避免這類危害,因此在工程計劃中須安排足夠時間,以應對各種難題。
5結語
在預算范圍內按計劃推進施工是拉巴蒂項目所面臨的實際挑戰(zhàn),而日漸嚴格的監(jiān)管環(huán)境進一步加大了困難程度。成功的關鍵在于良好的施工組織管理,同時還應不斷檢查調整施工內容。另外,由于工程規(guī)模大,需留出足夠時間應對突發(fā)事件,并為參建各方的工作協(xié)調和靈活處置創(chuàng)造條件。
蔡金棟譯
(編輯:唐湘茜)
中圖法分類號:TV7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0081(2016)03-0021-02
收稿日期:2016-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