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黃敏清 通訊員 范滿清
?
像呵護孩子一樣“寵愛”機組——記廣州石化重催裝置設備員陳杰文
□ 本刊記者 黃敏清通訊員 范滿清
30多年默默耕耘和刻苦鉆研,他把機組這塊“責任田”耕耘得生機勃勃;攻堅克難,求真務實,他把豐富的經(jīng)驗、精湛的技術和肩負的責任一起傳幫帶。
□ 陳杰文在傾聽機組心跳。 范滿清 攝
剛剛進入新年,陳杰文在2號重整裝置協(xié)助透平離心機組檢修工作,順利解決機組潤滑油壓易報警問題并一次開車成功;1月8日,他馬不停蹄趕到化工區(qū)繼續(xù)協(xié)助壓縮機檢修工作;1月12日,在化工區(qū)“三機”單試完成后,他又回到輕催裝置協(xié)助指導煙機更換檢修工作……
“只要有大機組的地方,就有陳杰文的身影”。 在廣州石化2015 年12月至2016年1月進行的煉油和化工區(qū)大修中,作為公司機組運行維護工作室的主要負責人陳杰文,一直忙碌在機組檢修一線。
陳杰文,廣州石化重催裝置設備員,在一線生產(chǎn)管理崗位上一干就是36年,大部分時間是在跟機組打交道。他對待機組設備無微不至,同事常說“他寵愛設備就像寵愛自己的孩子”。
“確保裝置‘四機組’每一個運行參數(shù)在標準范圍內(nèi),為機組提供全天候、最貼心的守護!”這是陳杰文寫在機組運行筆記本首頁的一句話,是他對自己的工作要求,也是對每一臺機組設備的承諾。
陳杰文說:“設備就像孩子,需要精心呵護。”
1987年,由于工作需要,陳杰文離開了他熟悉的輕催裝置,投身新建的重催裝置。由煙機、軸流風機、汽輪機、異步電動機/發(fā)電機組成的國產(chǎn)“四機組”,是該裝置能量回收系統(tǒng)的關鍵機組,也是裝置生產(chǎn)能耗達標的核心設備。
自從到了重催裝置,他就與“四機組”結緣。在裝置首次開工中,陳杰文圓滿完成“四機組”的安裝調(diào)試工作并一次開車成功。
2006年,軸流風機導葉伺服馬達嚴重漏油,煙機的振動值和振動烈度不斷上升,隨時可能造成機組停機。為了保證機組安穩(wěn)運行,裝置將軸流風機切出進行檢修。陳杰文是這次檢修的技術總監(jiān),也是“主刀醫(yī)生”,指揮機修班員工用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把風機漏油故障全部排除。外行指揮專業(yè),在當時是罕見的,從此,陳杰文“機王”的別稱不脛而走。
其實,“機王”陳杰文進廠的第一份工作是行政保衛(wèi)崗位。問他為什么放棄機關崗位主動申請到一線?陳杰文的回答很簡單:“想學一門技術,更好地服務企業(yè)。”
到輕催裝置后,對裝置、機組“一張白紙”的他起早貪黑、勤學苦練。每天到裝置的第一件事就是機組巡查,測溫槍、測振儀、聽診棒、運行參數(shù)記錄本成為他的“伙伴”,一圈巡查下來兩個多小時,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今天,右耳下邊也被聽診棒磨出一層厚厚的老繭。
“機王”陳杰文也有失手的時候。
2009年4月,氣壓機由于老化,導致其密封效果不佳。為改善氣壓機的密封效果,陳杰文向設備管理組提議將氣壓機密封由浮環(huán)密封改成干氣密封。但是改造后,氣壓機在開機后出現(xiàn)壓縮機前、后軸承排氣管嚴重帶油的問題。
這種情況讓陳杰文始料未及,心里沉甸甸的。面子掛不掛得住是小事,影響裝置的正常生產(chǎn),可是影響經(jīng)濟效益的大事。
“是問題就會有解決辦法!”陳杰文嘗試先從調(diào)整入手,對氣壓機進行一系列運行參數(shù)調(diào)整,在線降低軸承進油壓力等,但效果都不理想。
“‘軟’的不行,就來‘硬’的!”通過仔細觀察,陳杰文很快拿出改進方案:加粗排氣管中間部位,再填上破霧網(wǎng),徹底解決排氣管徑偏小且排氣量過大導致的帶油問題。
日常工作中,陳杰文不斷摸索總結設備運行和管理經(jīng)驗,憑著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與過硬的技術技能,帶領裝置同事精心維護“四機組”運行,多次實現(xiàn)裝置的連續(xù)長周期運行目標。2013年,該裝置煙機連續(xù)運行1015天,創(chuàng)集團公司催化煙機運行最長周期紀錄。
重催“四機組”是現(xiàn)存為數(shù)不多的全國產(chǎn)化機組,這里到處都印有陳杰文的“烙印”。他提出的煙機輪盤蒸汽改用四機組汽輪機自產(chǎn)低壓蒸汽的優(yōu)化方案,在重催裝置煙機上沿用至今;他提出的將原油站返油箱線安全閥控制改為調(diào)節(jié)閥控制等措施,解決了潤滑油過濾器堵塞、油溫高及油壓波動大問題。2002年,以陳杰文牽頭的重催“四機組”改造項目榮獲中國石化科技進步三等獎、廣州石化科技進步特等獎,每年可增效1500萬元。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成名后的“機王”陳杰文,不滿足于“一枝獨秀”,提出系統(tǒng)培訓概念,為裝置培養(yǎng)出一批批全能型操作人員;他利用導師帶徒的形式,帶出許多優(yōu)秀徒弟,并多次榮獲公司“優(yōu)秀師徒對子”稱號。如今他的徒弟大多已經(jīng)成為各裝置的技術骨干,有的還走上領導崗位。
為進一步發(fā)揮勞動模范、技師群體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效、推動企業(yè)發(fā)展中的示范引領作用,2015年11月4日,廣州石化成立了首批勞模工作室,“陳杰文機組運行維護工作室”就是其中之一。
“成立這個工作室,不是為了‘顯擺’,而是希望借助這個平臺,帶領各裝置的技術骨干就機組運行維護中的難題進行探討,凝聚集體力量解決難題,確保裝置平穩(wěn)生產(chǎn)?!标惤芪恼f。在最近廣州石化進行的裝置大修中,陳杰文率領他的機組運行維護工作室成員,深入每個大型機組檢修現(xiàn)場,為機組檢修出謀劃策。
再過兩年,陳杰文就要退休了。最近,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擠時間給自己安排了一項重要的工作——撰寫歷年機組問題處理總結,把其中最典型、最關鍵的機組問題編進事故預案,并組織職工進行學習培訓?!按蠹液貌攀钦娴暮?。”陳杰文表示,他現(xiàn)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將自己的本領都傳授給“下一代”,讓他們接上班,繼續(xù)確保機組長周期安全穩(wěn)定運行。
好幾次深夜,值班人員在現(xiàn)場看到陳杰文圍著機組轉,這里摸摸,那里聽聽,有時停下來眼睛呆呆地望著機組,嘴里還不時喃喃自語。這可嚇壞了大家,擔心他是不是走火入魔了?
“30多年來,我陪機組的時間比我家人還多,我最了解它們的‘脾性’。一想到退休后就要離開它們,真是有點舍不得。”看著裝置高聳的塔罐、密密麻麻的管線和熟悉的機組設備,陳杰文流露出太多的不舍。
由于成績突出,陳杰文先后榮獲過“南粵技術能手”、廣州石化“企業(yè)文化之星”“勞動模范”“生產(chǎn)標兵”等稱號。
“30多年默默耕耘和刻苦鉆研,他把機組這塊‘責任田’耕耘得生機勃勃,‘機王’的稱號當之無愧。攻堅克難,求真務實,一個不計個人得失的人,把豐富的經(jīng)驗、精湛的技術和肩負的責任一起傳幫帶?!边@是廣州石化為第二屆“企業(yè)文化之星”陳杰文寫的頒獎詞。